分享

客家老记忆系列|接 灯(邹卫萍)

 益苗作文阅读 2022-03-04


接  灯

                         邹卫萍

记得儿时在家乡石城,刚过完新年就开始盼望下一个新年,因为除了有平时少有吃的肉丸、油炸糕及各种丰盛的美味佳肴外,还喜欢穿着新衣新帽、新鞋新裤到处炫耀,而最让我期盼的确是那正月的花灯。

每年从大年初二开始,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有了一份闲心,开始舞起了花灯。说起舞灯,在村里好像个个都很在行,只要吆喝一声,一支支舞灯队就组成了。有茶篮灯、蚌壳灯、板桥灯、草龙灯等各式花灯,数都数不过来。个个能唱能舞,能拉能吹。锣鼓一响,他们浑身都洋溢着激情,把一年丰收的喜庆和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全部溶入在这载歌载舞,龙腾虎跃的欢乐中。

儿时的我,夜幕刚落,听到锣鼓锁呐声便激动起来,满口袋的花生豆子,伴着我一同奔跑,“噼噼啪啪”的像撒着一路喝彩的掌声。老远就见两只大红的箕笼灯在前面引路,随后两人举着贴有“五谷丰登、迎春接福”春联的排灯,浩浩荡荡的一群灯队就来了。我同村里的伙伴一起,跟在装饰得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灯队后面,夹杂在一支欢快而又热闹的队伍中走村串户。

灯队来了,家家户户都要先在祖宗神位前点燃灯烛香火,然后在门口燃放鞭炮迎接。灯队进门后,先到厨房“打八仙”,拜灶君婆婆,围在灶台前三鞠躬。然后,由年长的灯头带领灯队在厅堂赞礼喝彩,长者放开喉咙就喊“新年添丁又添福噢”,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看热闹的,都激昂的回应“有——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噢”,“有——啊”。就这样喊一句应一句地喝“彩”,声音响亮而又悠长,喜庆又热闹,喊得家家户户喜笑颜开,满堂溢彩。

接着就摆开阵势,“排灯”站上席,中间是表演区,二胡、笛子、锁呐和锣鼓铪子就在一旁闹腾起来。四个左手持茶篮灯,右手持彩扇的俏妹子,就围着茶童哥边唱边舞。茶童哥一手拿扇子,一手举着“宝扇灯”,摇头晃脑,手脚不停地舞着。这盏寓意风调雨顺、福星高照的宝扇灯,转得像一只彩蝶在空中飞舞着。我最喜欢看的是彩旦,这个由男子扮成的丑媒婆,手持蒲叶扇,不时在边上伸脖子扭屁股,做些滑稽的动作或表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灯队演唱的曲目,既有节奏欢快明亮、旋律活泼打闹的石城传统小调《倒采茶》、《卖花钱》、《十杯酒》、《小闹五更》等,又有自编的一些富有赣南采茶戏特色的新曲目。歌唱美好生活、传扬新风新貌、赞美勤劳致富、庆贺五谷丰登、憧憬幸福未来。舞完一段,灯头一声哨响就表示舞灯完毕,主人就会恭敬的把红包奉给领队,以表谢意。

灯队来我家时,每次还在老远,我就迫不及待地叫奶奶点起红烛,放响鞭炮,跳着叫着,接灯喽——接灯喽。如果迎进的是龙灯,一下子就把我们家厅堂锃得金光灿灿。五彩缤纷的巨龙在我家盘旋飞舞着,把家里人全部挤在墙角边,看热闹的人全围在门外你推我挤,黑压压的一团,倒像一个打烂的马蜂窝。在村里,因为我父母、叔叔、爷爷都在城里工作,家里大部分人吃商品粮、拿“现铜钱”,房子里外都粉了石灰,窗户上装有玻璃,在当时算得上是较体面的人家,所以在我家都比在别家舞得久。有时候,一个晚上要接几场灯队,经常睡到下半夜还起来接灯。平时节衣缩食的奶奶这个时候却显得特别的大方,别人家的红包都是伍角或一块钱,她一出手就是两块或叁块,要知道平时我很少见奶奶口袋有一两块钱。舞完一段,哨子一响,灯头还会再喊添丁或高升。“添丁”的意思,一是祝愿娶新媳妇或早生贵子,二是还含有要加钱的意思。家里有在外当干部的,领队就会特别点名为他奉送一段歌舞,祝他再高升。我奶奶每次听到喊“添丁”,大家又夸她家境好,儿女都在城里工作,就显得特别得意,乐得手忙脚乱,脸上灿烂得比花灯还光亮,激动地又赠上一个红包。

外乡的灯队来,一般事前都是通过村干部或村里热心的主事人带来表“灯片子”。“灯片子”是红纸印的,上面写明正月初几,由某某乡或某某村灯队“奉送花灯一场”,以示郑重其事。

有花灯伴随的夜总过得特别快。有时,我跟着灯队上村走下村,偶尔也跟在灯队的屁股后面依依呀呀的唱着、扭着,似乎自已也成为灯队的一分子,把一份真诚的祝福送给千家万户,同时也享受着主人的热情款待。每夜直到鸡叫了才带着满身的爆竹洋硝味回到家里,久久沉浸在欢快的热闹中。有时,看到远处的灯队在田角村头宛延地流动着,我就觉得他们像天地间一群跳跃的精灵,给人们带来祥和与祝福、喜庆与欢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的灯彩越来越丰富多彩,传统的客家习俗中,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体现出客家人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变化新气象。家乡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灯彩剧——《花灯仙子》,融合了客家特色的各式灯彩,绚丽多姿,满目生辉,美伦美焕,引人入胜。获得了全市专业团体调演一等奖,还参加了“江西省文化艺术博览会”,并代表江西进京汇演。如今石城灯彩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石城被誉为“中国灯彩之乡”,成为客家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小时对灯彩的这份执着,这份情结,使我有幸在“花灯仙子”中做了一回舞灯仙子。岁月悠悠,我这位客家灯仙子如今不再年少,但对灯彩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说到灯彩,想起灯彩,就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