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唐金镜录》哥舒翰战潼关2:历史不能假设

 金色年华554 2022-03-05

哥舒翰眼见唐玄宗严令出关迎敌的敕令一道接一道而来,作为大唐的臣子,他不能再这样固守城池了。明知出关迎敌的后果,从军事的角度会有多么惨重。可是作为被唐玄宗委以重任的干城虎贲,此刻军事账目必须要让位于政治账目,表忠心站对位置是唐玄宗此刻最为看重的事,也是哥舒翰自己保存自己不得已地妥协。

《盛唐金镜录》哥舒翰战潼关2:历史不能假设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哥舒翰看朝廷再无更改旨意的意思,出关迎敌是必不可免的了,他看看潼关之上苍天如海,残阳如血的画面,一场即将决定盛唐历史走向的战争开始了。

此时成败利钝,已经不重要了。

大唐社稷安危,也不是他一介征战之将能够决定。或许他在心头会问自己,如果现在的圣上当初能够听进劝谏,能够亲贤远佞,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继位出的从善如流,大唐何至于会有今日?即使遇到今天这样的困境,如果今上是个知兵懂军事的皇帝,有着太宗文皇帝般的军事才能,平叛又何以如此困难!

或许这样的念头千百次在心头脑际徘徊,可现实的残酷让他必须收摄心神,以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小的失利,赢取最大的胜利。

哥舒翰传令三军引兵出关迎敌。

《盛唐金镜录》哥舒翰战潼关2:历史不能假设

对面的叛军正是来势汹汹急于求战的崔乾祐,崔乾祐正自愁于无法与哥舒翰作战,忽闻报哥舒翰从潼关出兵了,惊喜过度,急忙传令叛军全部在灵宝西原据险以待。哥舒翰传令王思礼率兵五万作为前锋,别将庞忠令引十万人马于后接应。哥舒翰本人亲领三万人马登河北高皋观战助威。崔乾祐见潼关大军尽出,此时命令叛军一部分作为伏兵藏于险要之处,另派一部分作为诱饵,前往挑战唐军,作为诱饵的这部分叛军一路上稀稀拉拉,三人一组五人一群,毫无军纪可言。唐军见叛军如此军容,早已忘却骄兵必败的古训,哪里能想到在这诱饵之后却有张开血盆大口的叛军精锐在严阵以待?唐军立即发起冲锋,作为诱饵的这些叛军不做任何抵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这样一来,唐军更加不做防备,当下麾军前进。渐渐走入隘道,先前隐藏在险要之地的叛军此时尽出,滚木雷石纷纷自高处落下。松懈的唐军哪里料得此时却是丧命之地?一时之间,官兵死伤难以计数。王思礼见大事不妙,即令全军后撤。哥舒翰见形势不对,也即令以毡车驾马为前驱,想冲散前方叛军,杀出一条血路。此时已过中午,东风突然暴起,崔乾祐见唐军想冲出隘道,于是命令用数十乘草车挡在唐军毡车之前,点上熊熊烈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烈焰浓烟所及,唐军眼不得睁。在此危机之时,唐军以为浓烟深处皆是叛军,纷纷开弓射箭。这一番操作,直到日暮时分,火灭烟散之际,唐军才发现自己不过时自相残杀,左近之处哪里有叛贼的影子?这一番折腾,唐军斗志全无,看着四下里官军的尸首横塞,唇亡齿寒的悲壮感在暮色中渐渐弥漫开来。

崔乾祐见此番埋伏奏效,自然不敢丝毫懈怠,即令麾下精骑自南山出,前往袭击唐军后队人马,庞忠所在的后队遭此掩杀纷纷往前溃败,前面充作先锋的王思礼的部队又再做后退,如此首尾不得相顾,唐军自相踩踏,这一仗是一败涂地。唐军眼见败局已定,有的纷纷逃亡到山谷苟延残喘,有对是被排挤掉落黄河淹死。哥舒翰不得已至此只得率领麾下百余骑西奔入关。关外原有三道沟堑以备贼军攻城所用,此时黑暗中不辨高低,混乱中难分前后,竟多半掉落堑中。

哥舒翰此时检点兵马,可怜数十万大军,此时只剩的七千人马。看着残军败将,哥舒翰悲从中来,对天长啸道:杨国忠误国!

《盛唐金镜录》哥舒翰战潼关2:历史不能假设

此时麾下忽报,贼军快到关下!

戎马一生的哥舒翰,面对大军压境,而此时的兵力捉襟见肘,如何保的全这座潼关?哥舒翰对身边心腹道:“如今兵败势孤,恐怕只有前往关西驿收集散兵再来守关了。”于是哥舒翰前往收集散兵游勇,命令手下大将火拔归仁留守潼关。可是没想到哥舒翰甫一离城,火拔归仁立刻同崔乾祐互通使者,约定了献城投降的事宜。并迅速率领百余骑前往关西驿,进入告知哥舒翰:贼军已至,请速上马!”哥舒翰刚上马,火拔归仁率众叩头道:“将军率二十万之众出征,一战尽失,有何面目再见天子?或且忘了先前高仙芝、封常清的故事了吗?为将军计,只有东行投降一条路了。”

哥舒翰叹道:“我身为潼关主帅,岂能降敌?”

说罢就想下马,火拔归仁喝令随从军士,竟将哥舒翰双足系在马腹上,策鞭东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