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学科主题教学新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新探索

 基础教育研究 2022-03-05

——以三年级《养蚕》为例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与三年级科学《蚕的一生》课题相结合,尝试从项目学习的角度研究蚕相关课题,如蚕喜欢什么颜色、蚕有眼睛吗、蚕有味觉吗等问题,以调动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美术绘画能力、软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达到跨学科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项目学习 趣味性 探究性 多元展示

正文

 成功的教育体系堪称芬兰的“名片”。2016年,芬兰将开始该国“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教育改革计划”,废除传统学科教学,开展“主题教学”。上午一小时的历史课和下午一小时的地理课已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芬兰人口中的“主题教学”或“现象教学”。学生在老师面前排排坐、被动听讲的传统形式,将被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取代。

 我校综合科组上学期开始了现象教学的研究,即确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和多个学科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确定了《养蚕》活动课题,在进行了多次实践后,对于跨学科教学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深入研究课题

   前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说过:“让儿童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实际,可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学习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及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为此,选择适合孩子们探究的课题就尤为重要了。

因此,我们翻阅了科学书后,确定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养蚕课题(第五课养蚕、第六课蚕宝宝变样了)。经过商讨后,与科学莫老师进行了分工:科学课负责讲解养蚕、养好蚕、观察蚕、汇报蚕的一生。利用一节美术课画蚕;而我在综合实践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养蚕小课题研究,大致确定了六大课题。开题课课堂实录如下:

【课前准备:可爱的蚕宝宝视频。】

师:本学期我们综合实践课将要和科学课做一个实验,养蚕。科学莫老师要求同学们写蚕的观察日记,而我呢要求同学们用蚕来做探究实验。你们想了解蚕宝宝什么方面?是否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得到答案?

生1:我想了解蚕宝宝有没有听觉?可以给它听音乐,看看它是否有反应。

生2:有时候蚕宝宝可能觉得音乐很好听,就不动了,这样就不能证明它是否有听觉。可以给它播放刺耳的噪音。

师:考虑得真详细,我们做实验前需要这样充分考虑和猜想。

生:我想了解蚕宝宝会不会喝水?可以在蚕旁边放一点水,观察蚕是否喝水。

生:我在书本上看到蚕不能喝水,不然会拉肚子。

师:书本上说喂蚕的桑叶必须要晾干,所以这是不是说明蚕不能喝水呢?

生:我想知道蚕在蚕茧里面长什么样子的?

师:这个答案在科学书上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呢?等你的蚕结茧了,可以用剪刀剪开看看,不适合做探究实验。想想还有没有其它好的课题?

......

学生们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提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出现蚕会不会游泳,蚕为什么要交尾等问题。所以在其他班调整了策略,先来一个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所以又出现了以下几个课题:

生:蚕会说话吗?

师:你指的是蚕会不会发出声音是吧?我们可以听听它能不能发声或者用录音笔24小时记录(一学生想的)。

生:蚕有味觉吗?可以用辣椒水、盐水、糖水、醋等不同味道的水浸泡桑叶,再把正常的桑叶放在一起,看看蚕选择吃哪些桑叶。

生:怎样养的吐的丝是彩色的?可以尝试下让蚕吃彩色的桑叶,看看会不会有变化。

师:我想了解蚕有没有眼睛?能不能看到东西,该怎么设计实验?

生:可以在蚕的面前放一片桑叶和一片树叶,看它吃哪一片。

......

在了解了全三年级八个班的开题课情况,我综合了学生的想法,确定了六大课题供学生选择:1.蚕有没有味觉;2.蚕喜欢什么颜色;3.蚕有没有眼睛;4.蚕有没有嗅觉;5.养彩蚕;6.我也来抽丝。

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如有学生研究了蚕一生中吃多少桑叶。蚕对于温度变化有什么反应(源于该同学对蚕吹气,蚕都伸出头来)。

二、形成合作探究氛围

跨学科教学,旨在通过构建立体的教学平台,探索不同学科之间教学的横向联系和规律。淡化学科特色,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求学生尝试充分调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面综合分析解决某一个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生生合作、生生汇报。

以养蚕活动为例,我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质疑,共同修改。以下是养蚕方法指导课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一学生养蚕活动手抄报】

师:首先要表扬三(2)班邹卓淋同学,是全年级最快完成实验探究的,而且还完成了手抄报。课题是:蚕有眼睛吗?方案:把一片桑叶分成两半,一半涂上牛奶,一半不涂。把蚕放在了桑叶的中间,发现蚕却跑去了涂了牛奶的桑叶上。证明蚕没有眼睛。

生1:我不赞同她的结论。可能蚕闻到了牛奶的味道,想去试一试。所以不能说蚕有没有眼睛。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来研究呢?

生2:可以给蚕设置迷宫,迷宫一头放有桑叶,假如蚕能走出去,可以说蚕有眼睛。

生3:可以设置有“水桥”,假如蚕看见了,会绕路走。

师:这个想法不错,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对蚕生命有威胁。蚕能看见就会避开。

生4:可以用个透明的玻璃瓶装上蚂蚁放在蚕的附近。这样蚕看见了就会避开。

生5:我想到一个更好的,用透明的玻璃瓶装桑叶,盖上盖子,这样蚕就能看到桑叶而闻不到桑叶味道了。我们观察蚕是否会跑到玻璃瓶。

......

通过不断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设计实验时,能够发散思维,考虑周全。对于一些操作性不强的方案,给予适当的引导。对于大部分学生不太完善的方案,没有过多的干预,让学生们自己在实验中,共同找出问题所在。教师给出锦囊:1.书籍、互联网是你的好帮手;2.父母、身边的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师;3.做对比实验;4.重复性实验。

由于养蚕活动的特殊性,学生们需要在家里进行探究实验。所以本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经验交流,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家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如三(2)班选出两位学生负责采摘桑叶,分发给各位同学。三(1)班家委会统一购买蚕卵及养蚕用品等。合作探究引申为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探究。

刚开始此项养蚕探究实验时,一家长还有疑问:“这作业是给家长做的吗?”言下之意,六个课题对于小学生太难了。我回复说:“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他们可以做到的!”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在微课掌上通我及时发布养蚕活动提示,跟进各学生养蚕情况。一时间,我校刮起了养蚕风暴。连语数英老师也“投诉”了,学生们现在注意力都备蚕吸引了,下课玩、上课也玩。家长们现在在QQ群、微信群讨论最多的就是家里的蚕宝宝长得怎么样了。这么有趣的课题,加上学生和家长都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研究得更认真了。

三、多样化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一般在汇报课上学生用PPT展示研究成果,或者举行展览展示实物作品或者手抄报。而跨学科教学的展示可以是多样的,表演、汇报、报告、PPT、实物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各项特长。本次养蚕活动学生的展示形式有:手抄报、PPT、小视频、实物展示等。教师展示形式为利用微信、QQ、微课掌上通等,将优秀手抄报作品进行网络展览。通过收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相片、小视频制作专题视频进行展示。学生养蚕课题实验更是牢牢占据了家长的微信朋友圈。汇报结束后,学生的手抄报作品、PPT(截图)利用展板全校展览。

跨学科教学以某一主题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各学科能力。在制作手抄报时,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构图、色彩(涉及到美术学科)。画蚕时要求学生需要把蚕的各部分画完整(涉及到科学学科)。在制作PPT时,需要内容完整,图片丰富且清晰(涉及到信息学科)。在演讲汇报时,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环节清楚、注重交流。学生评论时要求认真倾听有礼貌、听后我把优点找、指出不足提建议、若有疑问共商讨(涉及到语文学科)。

学生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汇报的时候就是提供一个舞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评价的标准稍微降低。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表达,多交流,多提问,多质疑。汇报时,一个学生上台展示与汇报,完毕后自己点名让同学给予评价。我在学生中作为倾听者参与,遇到想要评价或者需要引导时举手参与评论。

(图一:蚕有没有味觉课题汇报)

(图二:养彩蚕课题汇报)

反观整个养蚕活动,学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从课题完成的结果来看,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必要求他们设计多么严谨的实验方案。他们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完成探究,并且能够形成实验报告(手抄报、PPT或视频)和大家进行分享,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也做了对比实验调查。由于五年级的科学教材为旧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为新版,所以三年级和五年级都有养蚕的内容。我利用这次机会,调查了五年级学生养蚕和三年级学生养蚕专题活动情况,发现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看来养蚕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汇报交流环节,三年级学生讲的内容更丰富,观察得更仔细,因为他们除了学会养蚕外,还学会了一种探究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碧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综述[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2(3).

[2]韦钰,[加] 罗威(P.Rowell).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国华,男,1989年生,小学科学一级教师、东莞市小学科学教学能手、名师蔡敏胜工作室学员、东莞市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东莞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一种探究习惯——做上学》获2015东莞市校本教材建设评选活动一等奖。《燃烧与灭火》《小小气象员》获市优课、微课二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