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家扶阳高手李可治痛风:正虚则邪伏,扶正开表透邪缺一不可

 湘楚古风 2022-03-05
文章图片1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560期

中医大家扶阳名家李可:痛风痹症,“本气自病,伏邪存焉”

“本气自病,伏邪存焉”——这是中医名家李可老中医对痛风、风湿类风湿免疫等痹症的基本认识。

正如《素问》中所言,“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伤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里的本气、气,指的是人的本气,也就是人的先后天之气,不但包括肾之先天之元阳、元气之气,也包括后天脾土之中气,二者构成的浑元之气。

而气的生成,必然要依赖于脾胃受纳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气的作用,则更依赖于营卫对气血的运行。

人体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如果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则易致痹症——“血气皆少,感与寒湿,则善痹骨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所以人外感风寒湿之邪,会不会导致痹症,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状态。

正如内因是外因的决定因素一样,李可名老中医进一步发展了《灵枢经》中对“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的认知,认为“人身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一切外感必夹内伤”,李可在这里所说的内伤,指的是人体内的阳虚、阳衰,主要责之脾肾二脏,及依赖于营卫气血的功能。

一代中医大家李可:既然痛风乃正虚邪恋,病之来路即病之去路,治以扶正透邪开表

人正气不足,则外邪可干——外邪入侵身体,如果因为正气不足不足于抵御,可存而不去,长期留着,就成为伏邪。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就已经寓示了伏邪理论的意思。

伏邪理论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说的就是如果在冬天感受寒邪,并存在体内,到了春天必然或得病——伏气温邪。
《素问》中还有:“亦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里的重,指的就是多次感受,只是藏伏于里,“留而未发”而已。

再比如《灵枢经》里对寒痹的描述:“此皆尝有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就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这里说的故邪,说的就是以前感受的湿邪,与寒邪相合,导致血气凝结发为寒痹。

风湿免疫类疾病、痛风等疾病除了表现为四肢关节肢体症状外,常合并有内脏(尤其是肝脾肾三脏)的病变。

而李可老中医认为“邪之犯人,有皮毛、肌腠而经络,而脏腑,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积压,深伏于三阴要害而成病,当遵《黄帝内经》'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治其萌芽’的古训,以麻附细法,开门逐盗,扶正托透伏邪外出为上“。

老中医李可:伏邪致痹多与反复“感有关,病之来路即病之去路

人体正气不足,复感风寒湿三邪,这里的复所指为反复,所以李可老中医认为伏邪致痹就像反复“感冒”一样,每感冒一次,就有一点寒气存于以内,寒邪就往里压一层,深伏三阴,久之责成顽疾。

这个观点可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查到。

而且,痹症昼轻夜重,遇寒加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特点都和寒湿等邪气伏藏有关。

李可老中医还认为“病之来路即病之去路”,外邪从表而入,所以”诸症应当先解表“,而麻附细法,就体现了李可老中医治疗痛风等痹症以扶正、开表、透邪的三种基本方法。

在《李可医案处方集》中记载的治疗痹症的芪物麻辛止痉散、芪物麻辛理乌汤就是这个疗法最好的说明——附子乌头这些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破沉寒痼冷,驱逐外邪外透;麻黄开玄府而解表,左右桂枝、生姜能温散而发汗;细辛能透散寒邪,宣通诸窍。这样藏伏良久的痹症寒邪,得以清除。除此之外,寒邪常还会与痰瘀相互胶着,再加上叶天士的理论——久病入络,所以李可老中医认为,对于脱疽而痹症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活血化瘀的方法,必须贯穿治疗始终。

而对寒凝型痹症,可以用《金匮要略》中的乌头汤治疗,乌头汤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开冰解冻,栓塞一通,病即趋向愈。

'伏邪存内,正气必攻”,所以李可老中医认为,在痹症治疗过程中,“当拳拳以元气为念,正气足则攻,正气弱则补,或寓攻于补”,而扶正的中药,必然以黄芪五物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行血,附子理中、四逆汤等来培补脾肾元阳。

如此,久治不愈的寒痹之痛风等痹症方能药到病除。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再犯,远离痛风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