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花鸟要对花和鸟的生长、生活规律研究和了解,从自然进行创作

 泊木沐 2022-03-05

摘要:中国画是二维空间的平面艺术,传统中国花鸟画作品中都有着平面构成因素的成分在其中,平面构成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等形式美法则在大师们的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用平面构成的方法来思考与寻找这种形式美学法则在中国花鸟画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们的花鸟画创作。

关键词:形式美;花鸟画;构图;运用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的多样统一。

“构图”是一个外来语,原意为组合、构成,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它研究的对象是画面的组织结构和方法。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晋代顾恺之称“置陈布势”,谢赫六法中叫“经营位置”。中国花鸟画的构图,总体特征是追求平面化的效果,在平面上寻找各构图要素的多样和谐统一,非常讲究平面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和平面构成有着相同之处。

中国画是二维空间的平面艺术,从构成角度讲,传统中国画的巨匠、大师们的作品中都有着平面构成因素的成分在其中,自古以来画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本文试图用平面构成的方法来思考与寻找这种形式美学法则在中国花鸟画中的运用,以便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们的花鸟画创作。

一、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人类、动物、植物以及人造物存在的结构方式,体现了形态组合、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协调性与完美性,符合人类自身的欣赏及审美需求。对称是平衡法则的特殊表现形式,其自身具有平衡性,是取得安定统一的 简单方法。花鸟画构图中所谓的对称指形式与感觉上的对称,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称。对称构图给人以肃穆、端庄的心灵体验,如潘天寿的《葫芦菊花》和于希宁的《双题绿梅》。对称构图当中经常采用的有A字形和V字形,A字形感觉稳定,又称金字塔式或纪念碑式的构图,V字形构图会产生动荡、不稳定的感觉,如周思聪庚午立秋所作《荷》。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学达到某种平衡的构图形式,主要指画面中的图形与色彩在面积大小、轻重、空间上的视觉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花鸟画构图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如高剑父的《蝙蝠迎风图》,画面中的景物——树枝、月影以及画家的题跋全部集中在右方,左上角仅有一只蝙蝠,但利用物象的属性,画面依然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效果;

齐白石的《荷花蜻蜓图》,右下角印章的一点碎红与左上角的荷花形成呼应,利用色彩的比重取得了平衡;徐悲鸿的《奔马》,马向左前方奔驰,由于运动方向的惯性,前方留出一定的空间,在视学心理上使画面保持平衡……花鸟画构图中 典型的平衡方式是S形构图,或称 “之”字形构图。S形构图迂回曲折,变化莫测,峰回路转,流畅优美。“S”形可视为两个相向的C形的连接,它有一种互为补充的对应关系, 当画面主要的力的走势偏向一方时,可以用辅助力的走势拉回,以求得一种平衡和 称之美。

二、 对比与调和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对比使用得当,能产生一种力量和活力,给欣赏者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它是构图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将欲作结密郁塞,必先之以疏落点;将作平远舒徐,必先之以显拔陡绝;将欲之虚灭,必先之以充实;将欲幽邃,必先之以显爽。”这充分说明了对比手法的重要性。

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做到和谐,和谐就是相近的因素的调和统一,中国画也不例外。调和是以形色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具体的运用中,画面的元素出现的种类越少、越接近(包括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呈现调和性会越大。但过分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出现平滞、后退的效果,所以审美中有了对比的产生。

对比与调和在花鸟画构图中无处不在,我们常会看到大与小、曲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造型无素的形式对比。如任熊的《花卉图册》,大片花叶居于左上角,镇住画面,一枝“牵出”小鸟,疏密安排有致;齐白石的《丝瓜青蛙》,画面上方的丝瓜、藤、叶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处开来,使画面构成丰富而富有变化;郭诩的《牛背横笛图》,一牛一童,一大一小,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齐白石的《三千年之果》,两个大仙桃,一高一低,错落有致;齐白石的《松鸟》,粗壮的松树干为直,小松枝弯曲过来,打破了树干的挺直,使画面生动自然。

三、 节奏与韵律

一幅完整的花鸟构图必须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韵律感。节奏是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日月出没、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生物枯荣、呼吸心跳、移步摆臂都是节奏现象,这是艺术节奏的源头。韵律,是音乐中的名词,指韵味和旋律,韵律美就是音乐中旋律节奏的美。在绘画中,韵律美就是画面运动所产生的节奏变化之美。我们看吴冠中的画,无论是长城雪国还是江南水乡,无不感到曲线运动的流畅之韵,而崔子范的画,则给人以直线运动的力量之美,他们对画面韵律的把握,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分析和借鉴。

四、 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中国画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的就是比例关系。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合理安排。法国建筑学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割比,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 基本的恒定参照比例。我们仔细分析八大山人与潘天寿两位大师的作品,不难看出,在他们的构图中有很多富有美感的黄金分割。

有对四边的分割,又有画中的线的交叉、转折的分割,还有点与面的面积大小的比例安排。当然画面复杂多变,要考虑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八大山人的画中一条鱼,一个款,数方印章,它就包含了几十种比例关系。画面分割是通过“点”“线”所产生的画面轨迹分割画面的空间,调整这些空白的节奏、韵律和秩序,以获得形式上的美感。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只为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情思和笔墨的表现力所激动,还为画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节奏所吸引,这种美就是空间分割的形式美。

不同的空间分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圆形在形式上能给人以稳定、优雅的美感,如于希宁的《花开富贵尤爱晚情(牡丹图)》;纵势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水平的给人以平静深远的感觉,斜式构图则极有动势,如齐白石的《芙蓉小鱼》;齐白石的《菊花八哥》纵横交错的构图形式则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在一幅画中,其画面分割形式的空白的形状越单纯,其形式的美感就越强烈。

总的来说,花鸟画的构图要参照一定的构图规律,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要根据作者对自然现实的认识和了解,对花和鸟的生长、生活规律的研究和了解,从自然本身发现规律。作者能运用形式美法则去高度概括地表现自然现实本质,才能不为物象所役,达到经营位置的极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