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绘画材料变革在中国画创新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泊木沐 2022-03-05

[内容摘要]在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绘画材料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绘画材料是绘画创作的物质基础;绘画材料的变革推动中国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材料变革促进中国画创新

在绘画活动中,画家必须使用某些材料来绘画。绘画的过程就是画家用颜料和画笔在创作的平面上留下各种痕迹。绘画材料在中国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着中国画艺术观念、形态、图式、语言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绘画材料对中国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画也越来越重视材料、图形、色彩、肌理、制作的审美效果,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逐步探寻中国画创新发展的道路。#中国画家#

一、绘画材料是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

绘画的材料包括画笔和颜料,它们是创作绘画作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画笔是一种工具,颜料是一种物质。在绘画创作中,两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两者也结为一体。在绘画实践中,人们开发研制了适合各种用途的画笔。中国画中的毛笔有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类。每一种类的毛笔性能有不同,选择哪种毛笔作画,可根据作画需要而定。毛笔呈圆锥形,能充分运用笔的各个部分,充分发挥一支笔的功能。画笔必须要和颜色及其他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绘画的过程。

画笔不仅仅是一件单一、孤立的作画工具,它还包含其他工具材料,如中国画的毛笔就在包括水、墨、宣纸、颜料以及调色碟的整体性中存在。在这个整体性中,每一物品,如果不参照其他物品,无法准确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只有用毛笔把墨、颜料涂抹到画纸上,留下各种笔触和痕迹,才能是绘画。画笔笔毛经过颜料的痕迹或颜料经过画笔笔毛的痕迹以及容许其他色彩和色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对于绘画的创作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中国画讲究用笔,不同的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用笔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形态就会不同,创作出的作品也迥然不同。

颜料是一种物质,在绘画实践中颜料才表现出它的性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颜料都只是单纯抽象的颜料,绘画在进行中,颜料就在使用中。理解颜料就需要在颜料从使用前转变到使用后的过程中去理解。中国画中的水、墨和颜料通过绘画用笔而存在,绘画是墨、颜料的自我表达。墨和颜料在使用前是一种物质,通过绘画实践过程,它们最终不再是颜料,而转变成了一幅绘画。通过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世界的不同方面被表现出来。因此,绘画就是以某种形式所实现的材(颜)料,进行绘画就是设法通过作品实现这种形式。“材料通过绘画的实现就是画家通过材料的实现,材料对画家及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画家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形成一个新的绘画世界,它的存在的一种新方式发展出来。”

二、材料的不断变革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创新

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绘画的材料一直不停地发展变化,材料的不断变革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创新。新材料的产生是美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之一,材料的更新可以开启新的创作观念,推动新技法的表现,进而产生丰富多样、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作。只有将艺术观念和技术、工具的变革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发展。纵观中国绘画史,中国画的变革和发展都与绘画材料的改变有关。

早在石器时代,绘画的工具较为原始。从半坡的陶盆画《人面鱼纹》的笔痕来看,绘画工具可能为硬羽毛之类,颜料主要采取天然有色土或石料调和动物血、植物汁水来绘制。彩陶装饰绘画中质朴的材质与矿物色独特的粗犷的绘画风格形成统一、和谐的关系。

随着我国丝绸工艺的发达,绘画艺术也受到影响。我国较早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绘画作品是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这件帛画上已经有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样式,以毛笔和墨勾线,并以大块墨色平涂。在汉代,主要是帛画,到魏晋以后,主要是绢画。延续至今,绢帛材料也一直应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到唐代,绘画材料趋于多样,有生绢、熟绢、纸等。由于绢、帛材质细腻,笔、墨、色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增强。纸张的产生早在东汉时期,唐代绘画用纸逐渐增多,多为麻料制成,纸面经过加工后,犹如熟绢一样,有利于颜色的晕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纸上作画。

宋代米芾利用生纸吸水性强的特点,独创出“米点皴”,把水墨晕染的传统技法又提高了一步,画纸的使用又达到一个变革时期。随着唐宋时期制纸工艺的不断成熟,纸张的品种越来越多,一直被画家沿用至今。元代伊始,纸张的兴盛使绘画由在绢上反复晕染着色的工笔重彩画走向水晕墨章,从而使文人画发展壮大。纸的出现,是中国画材料的又一次革新,是中国画创新发展的飞跃。从绢到纸的演变过程反映出,绘画材质的变化诱发了中国绘画技法的革新和发展,充分显示了绘画材料在中国画创新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谈起中国画,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以水墨写意体系为代表的中国画,而忽视了中国画中色彩部分。中国重彩画从壁画到卷轴画,从重彩到水墨,无一不受到绘画媒介和材料的影响。壁画与人类生活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遗产。它的颜色主要以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朱砂、土红、石黄、石青、石绿和藤黄水等植物颜料以及金箔、银粉等金属色为主,用色既明净,又和谐悦目,充分体现了浑厚、灿烂夺目的形式美。这些壁画的绘画技法必然要影响到同时期及后期的绢帛绘画艺术。

在唐宋时期,中国卷轴画的样式一直就以工笔重彩的形式为主流,熟绢、熟纸不渗水的特性,使颜色能一遍一遍反复沉淀在绢和纸上,设色厚重,画面达到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直到元代,文人画占据重要地位,文人们摒弃了对华丽色彩的追求,崇尚平淡天真的水墨意趣,色彩逐渐让位于水墨,蕴藏着博大精深的重彩画逐渐受到排斥。画种的衰退,必然会引起表现技法和绘画材料的变化。绢和纸的使用使中国画的技法有了工笔和写意两种发展趋势。

文人画家对毛笔的运用更加自如,画出的线和色块充满韵味,宣纸的吸水和渗化使毛笔与水、墨相得益彰,相互衬托。纸对水墨的反应更加迅速,用水、用墨讲究变化。因为用笔力度和水分不同,画面显得变化莫测,“水”、“墨”材料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传统文人画在明清时期以笔墨为主,大写意风格占据重要地位,也影响到近现代的写意画风。“在21世纪的今天,水墨画的概念正逐渐被广泛地认可,这一概念是由媒材而定,正如油画、水彩、木刻等,当然它的形式语言与审美内涵又与传统的中国画、文人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体现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又是一种带有现代意味的称谓。”

今天,画家对材料的要求更为特殊,用纸和用墨上,既要保持传统材料的基本特性,还要讲究材料的个性。伴随着当代审美观的变化,中国画也在开始挖掘传统重彩画的表现潜力,并吸收现代构成、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元素,营造具有现代美感的画面。从古老、传统的天然矿物色、金属色,到人工新岩、高温结晶颜料,从绢、宣纸、卡纸等到木板、画布等基底物的变化,这些材料的变革都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为中国画的蓬勃发展注入活力。

绘画和材料的多样性,是从古到今的传统,历代都有各种材料的变革,也正是材料的变革,推动了绘画艺术的不断创新,离开了材料的物质基础,绘画艺术的创新就失去了依靠的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