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种“水果”娃很爱吃,但宝妈最好别让娃多吃,既没营养糖分又高

 IF枕边育儿 2022-03-05

多吃水果有助于维生素C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所以很多家长在日常饮食中都会对宝宝的水果摄入量有所把控。不过虽然水果味道清香,但仍然会有一些孩子不爱吃水果,尤其是平时比较偏爱零食的宝宝,他们会更加容易觉得水果的味道“寡淡”,进而提不起进食兴趣。

于是有的宝妈为了让宝宝多吃水果会选择一些“水果替代品”,来满足孩子的营养所需,比如说水果干。那么吃起来味道更加浓郁的水果干是否真的适合宝宝们食用呢?


邻居王姐家的大宝被检查出了龋齿,这让王姐觉得十分焦虑。“我平时很注意宝宝的牙齿保护,完全没想到小家伙这么小就会有龋齿,而且一次就被检查出来4颗!”

在和医生了解孩子龋齿的原因时,王姐提起了一个孩子日常的饮食习惯,“大宝平时不爱吃水果,我通常会给他买一些水果干吃。”


医生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水果干和水果完全是两个概念。比如说,孩子平时吃苹果,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牙齿的作用,但是如果是吃水果干的话,那么宝宝很容易就会糖分摄入过量,诱发龋齿。另外,市面上的水果干也不建议孩子多吃,糖分高不说,里面还有很多的添加剂,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利。”

水果干酸酸甜甜很好吃,为什么专家不建议给宝宝多吃?

水果在经过风干、烤干处理后,里面的糖分会被浓缩,另外,其中的维生素C、B1等物质还会有所减少。如果孩子多吃的话就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营养元素摄入有限,长期如此则容易诱发肥胖、龋齿


另外,市面上的水果干除了进行风干等去除水分的操作外,为了保证口味浓郁、口感爽脆还会添加一些添加剂,对于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添加剂摄入过多较不健康,同时也有可能会增加肾脏、脾胃的消化负担

所以,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吃水果干,家长一定要控制日常的摄入量,最好是一个星期内吃1-2次,每日的摄入量不要超过15-30克为宜。

关于宝宝吃水果,这几个常见“谣言”真的不靠谱

谣言”一:“宝宝不爱吃蔬菜可以用吃水果代替”

蔬菜的味道不如水果的甜味足,所以很多宝宝都有不爱吃蔬菜的习惯。有的宝妈认为宝宝不爱吃蔬菜可以靠多吃水果来替代,毕竟果蔬经常被放在一起提及。


但是其实,水果和蔬菜中所蕴含的营养元素有所差异,深色蔬菜所蕴含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要远高于水果。另外,如果完全依赖水果来提供实现营养元素的供给,那么不吃蔬菜只吃水果就会导致宝宝摄入糖分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谣言”二:“反季水果不能给宝宝吃”

时下有不少父母开始重视科学饮食,有的家长认为反季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催熟物质,如果给宝宝吃了会有害身体健康。

但是其实,反季水果并没有家长们所想的那般“可怕”,当前市面上的反季水果大多是利用大棚等设备创造出了适合水果成长的环境条件。另外有些反季水果是进口水果,其在营养和口感上与应季水果差异不大。

“谣言”三:“晚上吃的水果是毒水果”

有的宝妈认为,“早上吃的苹果是金苹果,中午吃的苹果是银苹果,晚上吃的苹果是毒苹果。”但是其实,只要是适量的水果,宝宝在早中晚任意时段吃都是很健康的。


在晚上吃水果如果不会影响到夜间睡眠的话也是完全可以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吃饭前不建议宝妈给宝宝吃水果,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水果“占肚子”影响宝宝的正餐摄入。

“谣言”四:“水果做成泥、切成块更适合孩子吃”

虽然说对于低月龄的宝宝而言,水果被做成果泥、果块会更容易吃,但是如果家长一直“舍不得”孩子咀嚼的话,这就很容易导致宝宝口腔咀嚼力不足,影响他们咀嚼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妨碍牙齿萌出


枕边育儿寄语:

在宝宝吃水果时,家长们也要把控好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水果中营养成分丰富但是却不建议过量摄入,宝宝的肠胃娇弱,水果摄入过多容易增加消化负担,同时,食用过量水果也会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营养物质吸收,长此以往则会诱发营养不良。通常,1-2岁宝宝每天摄入水果50-150克为宜,2-3岁宝宝每天摄入水果100-200克为宜,4-5岁宝宝每天摄入150-250克为宜。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