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9-1998柬埔寨内战始末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05

柬埔寨王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边,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

文章图片1

柬埔寨地图

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至1945年,日军占领柬埔寨。战后柬埔寨于1953年11月9日脱离法国独立。

文章图片2

法国统治印度支那时期地图,1863-1953

初时仍为君权体制,即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第一次执政时期)。1960年代中开始,中、美、苏三国均进驻印度支那半岛侵略与扩张势力。政治博弈下,柬埔寨开始发生内战。1970年3月18日,由亲美的龙诺将军发动政变,成立高棉共和国,废止君主制,西哈努克亲王流亡于北京,其时为越战期间,南越军、美军、龙诺政府军和北越军赤柬军交战导致柬埔寨国内民不聊生。

1978年12月,越南出兵入侵柬埔寨并于1979年1月7日占领金边,建立傀儡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1989年,随着世界局势的逐步缓和,国际社会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越南侵略柬埔寨已达11年,但仍不能完全控制战场的局势。民柬三方抵抗力量继续开展抗越救国斗争,并不断取得新胜利。越南迫于内外交困的处境,被迫宣布从柬埔寨撤军。1989年9月26日,越南宣布最后一批越军2.6万人撤出柬埔寨。

越南开始撤军后,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步入重要阶段。民柬三方、东盟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主张对柬埔寨问题实行全面解决,即在有效的国际监督下实现越南的全部撤军;在过渡时期成立以西哈努克亲工为首的临时联合政府。但是,越南和金边政权坚持对柬埔寨问题实行部分解决,即把越南撤军作为柬埔寨问题的“国际部分”,交由国际社会解决;而把柬埔寨过渡时期的政权问题作为柬问题的“国内部分”,交由“柬各方自行解决”。其实质是拒绝接受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联合政府,谋求由越南控制的金边政权继续掌握实权。

由于金边政权和民柬三方在如何组成联合政府问题上相持不下,加之越南宣称撤军后仍在柬埔寨留驻相当多的部队,并留下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大量非法移民,准备支持柬金边政权打内战,因而导致柬埔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进而使柬埔寨逐步陷人内战之中。

1989年9月,柬埔寨抵抗力量三方开始加强军事攻势,在西北部战场对越南和金边政权军队发起反击,使柬西北部及柬泰边境解放区有所扩大1989年底,柬抵抗力量不断攻占战略要地并对部分大城市形成包围。同时,金边政权也在越南的支持下发动了攻势。进入1990年,柬抵抗力量三方加强团结,联合作战,频频出击,使柬埔寨战场改变了以往旱季作战中越南和金边政权军队掌握主动权的态势,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抵抗力量转守为攻的局面在柬西北部战场,柬埔寨抵抗力量解放了大部分地区,越南和金边政权军队只能控制少数重镇和交通干线。在柬埔寨中部和东部战场,柬抵抗力量的游击活动亦日趋活跃。从整个战场形势看,柬抵抗力量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战场主动权。

文章图片3

柬埔寨国旗

文章图片4

柬埔寨国徽

柬抵抗力量在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对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8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经磋商后,最终达成了《柬埔寨冲突全面解决框架》这一重要文件。9月,柬四方(柬埔寨四方即指抵抗力量三方,再加金边政权。)宣告成立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从而使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1月26日,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巴黎会议两主席(法国、印尼)制定了《关于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协定结构的建议》(简称《协定草案》),为柬埔寨问题的全面政治解决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柬四方对《协定草案》中关于过渡时期临时政权、各派军队的处置、联合国的作用等实质问题存在严重分歧,政治解决进程因而受阻。

在政治解决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双方在战场上继续进行着军事较量。自1990年底至1991年3月,侵柬越军和金边政权军队在坦克、火炮的支持下,向柬西部马德望省拜林地区的柬抵抗力量发动了3次大规模“扫荡”,并向该省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6月下旬,随着柬问题政治解决逐步取得进展,柬战场基本平静下来。冲突各方逐步取得共识,即柬问题的最终解决不能通过军事手段,只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1991年,西哈努克主持的全国最高委员会多次举行会议,各方在会议上作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从而使政治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1年10月23日,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的1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的成员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等4项文件,标志着一场由外部入侵、持续了13年之久的柬埔寨冲突终于获得全面、公正、合理的政治解决。

和平协议签署后,柬埔寨进入执行和平协定的新时期。1992年2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45号决议,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驻期不超过18个月;柬埔寨选举最迟于1993年5月前举行;在柬埔寨选举登记结束前将各方的军事力量全部复员;对安置、遣返难民提供援助。从3月份开始,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即致力于在柬埔寨实现全国停火和核查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并将柬全国划分为10个监督区,同时在柬泰、柬老和柬越边界设立了24个检查站,在柬全国规定了82个四方军队的集结点。

6月13日,柬埔寨和平进程进入裁减各派军队的阶段。金边政权的军队、高棉人民解放军(宋双派)和独立柬埔寨民族军(拉那烈派)开始集结和裁减部队。但红色高棉以越南军队尚未按照巴黎协定完全撤离为由,拒绝集结和裁减军队,不允许联合国驻柬临时权力机构进入其控制区设立军队集结点,致使该权力机构的工作遇到困难。10月,一度停止的武装冲突又有扩大之势,违反停火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此外,柬埔寨境内还多次发生向联合国部队直升机开火、扣留和杀害联合国人员的事件。

红色高棉拒绝履行巴黎协定规定的义务,并要求把全国最高委员会改为过渡政府,认为柬埔寨还不具备举行公正大选所必不可少的、中立的政治环境。尽管如此,柬埔寨仍于1993年5月23~28日如期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选。大选前几个月,柬埔寨各派间的矛盾和斗争再度激化,红色高棉和金边政权武装在拜林等地发生激战。然而,6天的大选仍得以顺利进行,选举中仅有个别省份发生了炮击。红色高棉宣布抵制大选,在大选前撤走了其驻各地的联络站。

大选后埔寨组成由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的王国政府,由拉那烈任第一首相,洪森为第二首相。柬埔寨成功进行大选,标志着柬埔寨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柬大选后,国内局势一度陷入危机,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在权力分配上进行激烈较量,并出现流血冲突。在西哈努克的斡旋下,两党矛盾得以缓和,但由两党武装组成的政府军仍照旧归属各自政党,为两党以后发生武装冲突留下了隐患。

柬埔寨局势基本平稳后,联合国驻柬临时权力机构于1993年8~11月有计划按步骤地撤离了全部维和人员。红色高棉未参加大选,并仍保持着其武装和控制区。1993年8月后,柬政府军在磅同、暹粒、柏威夏、奥多棉吉等地多次与红色高棉发生战斗。1994年2月初,柬政府军对红色高棉发动大规模的“旱季攻势”,目标是夺取被红色高棉控制的约20%的国土和消灭红色高棉部队的有生力量。政府军在“旱季攻势”初期取得一些进展,2月中旬即攻下红色高棉在柬泰边境附近的据点安隆市,3月攻占红色高棉总部拜林镇,但红色高棉通过游击战于4月初夺回了拜林镇及附近的据点。之后,双方展开拉锯战。到6月,由于雨季来临,政府军的“旱季攻势”失败。

7月7日,柬国会通过决议,宣布红色高棉为非法组织。对此,红色高棉立即作出反应,于7月10日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救国临时政府”,以柏威夏省为中心,摆开了武装割据的架势。红色高棉还利用雨季把战区拓宽到其他几个省,并在马德望、贡布、暹粒、磅湛等省与政府军展开激烈战斗。12月初,柬政府军再次向西北部的红色高棉根据地发起进攻。1995年至1996年上半年,柬政府军继续对红色高棉发动攻势。尽管红色高棉采取化整为零、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继续与政府军周旋,但却因失去国内盟友和国际支持而陷入全面孤立。在红色高棉内部,不仅高层强硬派与温和派之间的政策分歧严重,广大官兵亦思想混乱、厌战思乡。随着政府军的持续进攻,红色高棉的根据地不断缩小,投降和逃跑事件不断发生。

1996年8月,红色高棉内部发生严重分裂。8日,红色高棉重要领导人英萨利宣布脱离红色高棉,向王国政府投诚。此举不仅使红色高棉失去了拜林、梅莱山等两处军事经济要镇,而且进一步动摇了军心。9日,驻守拜林和梅莱山的第415、第450师也宣布脱离红色高棉,拥护英萨利的领导。9~10月份,陆续有红色高棉的部队宣布归属王国政府。到1997年5月,红色高棉已丧失了近80%,的作战部队。6月,红色高棉再次发生内江,其领导人波尔布特派人枪杀了总司令宋成及其全家后仓皇逃跑,但为部下抓获监禁,并于次年病逝。

红色高棉的分裂减轻了柬政府的压力,但却激化了拉那烈与洪森在对待红色高棉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随着红色高棉内部的裂变,维系两首相合作关系的纽带开始断裂,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从联合政府与红色高棉的斗争,转为联合政府两首相的权力争夺战。随着第二次大选的临近,这场争夺战愈演愈烈,并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1997年7月5日,拉那烈领导的奉辛比克党武装同洪森领导的人民党武装在金边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冲突中两党武装均动用了火箭炮和追击炮等各种轻重武器。6日,奉辛比克党军事总指挥等人逃离金边,人民党武装最终占领了奉辛比克党的所有据点,洪森还宣布罢免拉那烈的第一首相职务,并完全控制了局势。

1998年7月26日,柬埔寨举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大选。11月30日,柬埔寨新一届政府组成。新政府的成立,为结束柬埔寨长期的混乱局面奠定了基础。12月,红色高棉主要领导人乔森潘、农谢向政府投诚。次年3月,柬政府抓获红色高棉总参谋长切春,收编了最后一批红色高棉士兵。红色高棉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至此,柬埔寨的内战宣告结束。

文章图片5

柬埔寨首都金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