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村民间习俗

 流星雨刘鑫 2022-03-06

姚村民间习俗

(一)生产习俗

1、第年插秧的第一天,称“开秧门”。每插完一丘田,需把一把秧留在田中,秧“留秧种”,每熟最后一丘田插完叫“洗秧盆”,割稻季节的始末也有“开镰”及“洗稻斗”的习惯。

2、小猪买回家,如逢单只,用田泥块“凑担”。

3、上下田中间的田后墙,归上田主种植,称“上田管下墙”。

4、月逢九日(初九、十九、廿九日)不挑栏粪,杨公忌日不浇粪,图求吉利。

(二)生活习俗

1、学生每学期上学的第一天,做长辈定要为其煮好二只名为“定心子”的鸡蛋,意在孩儿吃了在校安心读书。

2、家来客,泡茶一人一杯,不宜冲得太满,有“浅茶满酒”之说。

3、有客来时,小孩不能上桌上,筷子不能插在碗中。

4、有病吃中药,药煎好置在碗里时,碗上要横放一只筷子,反之,小孩吃饭完,又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空碗上。

5、每年除夕(农历),全家老小坐齐吃团圆饭,也叫年饭,餐后大人给小辈人分押岁钱,以示新吉利。

6、清时、冬至为死者节日。逢节日凡嫡系子孙都要到祖坟上去祭祀,添土扫墓。建国前,有的还成立祭祀会(太公会),有公堂产业,以充祭奠之资,祭祀后参与聚餐并分镘首。

7、行业等级,民间谚语称“泥水木匠,日头三丈,裁缝篾匠,门外等天亮”,且“石半工”。意为木工、泥水工建造房屋,石工为基础工。比裁缝篾匠重要。上工可以迟些,实质于工匠人有传统等级,其顺序是石匠、木匠、泥水匠、木雕匠、裁缝、篾匠。若几种工匠,同时在一个东家吃饭时,上等者坐堂前交椅,由最低者执酒壶斟酒现已基本上平等。

8、婚事、寿辰等应办喜席,客齐开席,酒至中巡,主人串席向来客斟酒一至两次,表示敬意。席上可猜拳,输者罚酒,赢者再找对手。猜拳时多应用讨彩之词。

(三)建房·分家礼俗

造新房要择吉日良辰,实地定向,挖脚奠基,立柱上栋之日贺客盈门,中柱贴"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横批"吉星高照",晚上设宴庆贺。建国后,此俗简化。兄弟分家要请娘舅主持,先定好赡养父母办法,后分割财产,写好分家书,父亲、兄弟和中人画押签字,各户砌好灶,从老灶引火点燃新灶柴禾,象征祖宗福祥兄弟均沿。

(四)贺生庆寿礼俗

刘家贺生礼俗有催生、报生(女婴一般报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还有“认亲爹亲娘”、“认樟树娘”之俗。每年生日“过关”16岁。年龄到五十岁开始庆寿,十年一庆,有男庆九、女庆十之分。村民庆寿只由出嫁女儿送寿礼先祭拜天地与先祖,后受晚辈祝贺,礼毕吃寿面,俗称长寿面。富有之家先发贴,设寿堂、行寿礼、摆寿宴等。人死后有庆阴寿,亦十年一庆,至百岁止。

               (五)婚嫁习俗

婚嫁:在旧社会,婚姻全由父母包办,还有一套繁琐的礼俗。即部名、议聘、送定、送节、送日子、迎娶、婚礼、洞房、三朝、回门、十朝、弥月。

初谈婚姻,一般请二个媒人,向女方求婚,许可后,多用红纸书写男女双方时辰八字称“八字帖”,经推算无冲克,双方即约媒纳采,致聘金若干,礼物若干,确定婚姻关系,俗称“送定”,结婚一般要择双日称吉日,男方要挑酒、肉、菜、点心到女方家,接亲一般用娇,男方在媒人带领下找嫁妆。进门要开门包,新娘头戴凤冠,身披绸布(称披凤),穿红衣,母女相哭,在鞭炮声再三催娇才起身,新娘手拿“万年青”及放有花生、核桃、莲子、桂圆、瓜子、荔枝、红枣七程吉祥果子的红布袋(称果子袋),到男方拜堂,拜亲戚、长辈要给红纸包,新娘在新房内由陪堂小妨和利事婆婆引导对。席散后,亲朋好友闹新房,讨果子、讨鸡子,后第一个双日,夫妻双回娘家叫“回门”“认亲”,当天返回,满月后才可以回娘家住宿,生了子女第三天请“三朝酒”,满月后请满月酒,小孩周岁生日叫“得周”,娘家要送衣裤袜帽等礼。

建国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提倡恋爱自主,婚姻自主。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昌盛,结婚聘礼增厚,讲排场、比阔气。使之婚后赘务重重。也有部份青年以领取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夫妻,文明结婚,礼仪从简,单独旅行结婚或集体婚礼,但都向亲月好友分小袋喜糖,以示夫妻生活甜甜蜜蜜,白发到老。

          (六)丧葬习俗

旧俗人死为土葬,入土为安,丧礼有送终、报丧、入殓、成服、吊奠、出殡、安葬、服孝等。视“老年丧”为重大礼仪。

丧礼

    长辈临终,子孙聚于床前,叫“送终”。入殓后当晚或单日成服,设孝堂开吊,延请道士或和尚做道场。葬前先请“风水先生”选定墓址,择日出殡。出殡时,前有鸣锣开道,家属披麻戴孝,沿途放爆竹散纸钱。出村外百步途中暂停,孝眷预伏道旁跪接灵柩。至墓地,亲属顺反各绕棺三匝,叫“盘丧”。人死后要“烧七”,自“一七”至“六七”终丧,“六七”为出嫁女儿祭期,百日、周年、3周年也行祭礼。孝子过“七七”才可理发。服丧期内,男不娶,女不嫁。丧家春节不贴红纸门联,改用蓝纸白字。

浮厝

    未死之前所备棺材叫“寿材”,墓穴叫“生圹”。倘入殓之后,一时无力营葬或兄弟之间对墓地有争执,或年岁干支与生人有“冲克”而暂时搁置不葬,将棺停于原野,上覆瓦片或稻草,或停于祠堂大厅,叫“浮厝”。外籍人死后则停棺于同乡会馆厝屋,等待运回原籍安葬。

夭殇

    幼死为夭,投于“枯童塔”深井,山村则埋于草野。未成年人死称殇,丧事简单。

火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葬在城乡仍相沿甚久。兰溪市内自1977年在茶坞建立火葬场后,火葬之风渐开,殡葬旧俗逐渐得以改革。现遇丧事,丧家多以讣告形式,告知死者亲友,并在殡仪馆举行向死者告别仪式,以佩戴黑纱、白花,献花圈、为死者致哀,然后将遗体火化,装骨灰盒安葬。近年,许多村都建有公墓。富户豪华造墓之风时有所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