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金栋按:三作为一个数字,在远古时被看作能数的最后一个数,...

 中孚nsrjcpy5jt 2022-03-06
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金栋按:三作为一个数字,在远古时被看作能数的最后一个数,并认为非常神秘、玄奥,而有“三生万物”、“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等之说。中华传世典籍如

(1)春秋末期道家创始人老子(聃)《道德经·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盅、中)气以为和。”
《河上公章句》说:“道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
蒋锡昌《老子校诂》说:“锡昌按:道所生者一,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言'天得道以清也’,此其证也。然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万,至是巧历不能得其穷焉。《老子》一、二、三,只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愈生愈多之义。如必以一、二、三为天地人;或以一为太极,二为天地,三为天地相合之和气,则凿矣。”

(2)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说:“王者制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人,而列臣备矣。吾闻圣王所取仪,法天之大经,三起而成,四转而终,官制亦然者,此其仪与?
“三人而为一选,仪于三月而为一时也。四选而止,仪于四时而终也。……
“何谓天之大经?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由此观之,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以此为天制。”

(3)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4)西汉戴圣撰辑《礼记·曲礼上》说:“卜筮不过三。”
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求吉不过三。”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三部》说:“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

(6)许慎《五经异义》说:“古者圣贤言事,亦有效三者,取象天地人。”

(7)东汉中医经典《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谓天地间九州等物,其生皆在阴、阳及和三气。”
丹波元简《素问识》说:“《太平经》云:'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出《后汉书·襄凯传》注。其气三,或此之谓与?杨上善《太素》注云:'太素分为万物,以为造化。故在天为阳,在人为和,在地为阴。’出弘决《外典钞》。”
愚见,所谓其气三,即天之清阳气、地之浊阴气、人之中和气,乃天、地、人三才之道也!

(8)《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

(9)清代王筠《说文释例》说:“然则凡数多者,皆可约略记以三也。故知三也者,无尽之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