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主要表现:畏寒怕冷(腹部或背部特别怕冷)、唇色苍白、大便溏薄、舌淡胖嫩,喜热饮食、耐夏不耐冬。 1、金匮肾气芄——用于肾阳虚水肿, 表现:腰以下水肿明显、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2、桂附地黄芄——用于肾阴阳两虚早×、腰痛 表现:腰膝逆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头发白、视物不清,口干或口渴不欲饮水。 注意:阴虚内热者不适用。 3、参附强心芄——用于心肾阳虚 表现: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面色青白、面肢浮肿 4、十香芄——用于肝阳虚 表现:头晕目眩、两胁隐痛、多疑善虑、月经不调、腰腹疼痛、脾气急躁等 注意:湿热内侵,瘀血阻滞,气虚下陷,不宜过服、久服。 5、四神芄——肾阳不足的五更泻 表现: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 面黄肢冷。 6、右归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表现:是比较严重的阳虚,精冷尿多,大便溏薄,男科病多见 7、附子理中芄——脾阳虚 表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呕吐,吃点凉的就腹泻 8、香砂养胃芄——胃阳虚、 表现: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喜热饮、脘闷不舒、呕吐酸水 注意:胃阴虚者不宜用, 9、小建中颗粒——脾胃虚寒轻症 表现:脘腹疼痛,喜温喜按,食少 常用补阳食物:羊肉、牛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鸡肉、猪肚、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胡椒、茴香、核桃 寒凉食物要少吃:西瓜、苦瓜、冬瓜、绿豆、柚子、梨子、甘蔗 常用补阳中药:鹿茸、冬虫夏草、巴戟天、枸杞子、仙茅、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杜仲、沙苑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