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驱力

 清宁如素gsn 2022-03-07

我带学生像带我家娃,不控制,培养独立性,激发内驱力。

不控制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尊重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发言的机会,能够认真听他们说话也是尊重的一种。

当你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带着好奇,有时候还会拉着手,听他们分享,时不时插话询问,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被重视。

相对于不分青红皂白让学生不得闲地做题,这种效果更好,劳逸结合。

让人心情爽了,干啥啥来劲,这就是~论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了。

有些理论渗透很重要,毕竟教书还要育人,所以,我更强调的是:课堂听课的重要性,提高课堂听课质量加强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从小开始渗透,所以二三年级的小朋友都有那个意识,要听课,高年级更没问题了,全程听课质量都能保证,初中才是厉害呢,能发现老师的偶尔小失误,或偶尔讲错了题,能给纠正呢。

班级里总是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有开小差的,望着窗外“思考人生”的……这些都挺正常,看到了,把他们“拽”回来就行了,不必小题大做。

还有一个小特色,就是我不收卷子或练习册的答案,包括听写,做题,都不怕错。

我们奉行的原则,不管错的简单复杂,都不怕,我们目的是搞定题目解决错题提升自己,哪怕题目我讲过你没听课,我不怪你,不会我就再讲一遍。

时间久了,让同学们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学习,养成一种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为了更好的自己去努力,从而激发内驱力。

我的重心不在批评同学上,而在解决错题上,也不在你没完成作业上,如果你没完成作业,那我也不批评你,咱们放学留下来完成作业就ok。

所以时间久了,学生不会因为完不成作业或是犯了错误而去遮掩撒谎,相反实话实说,然后去改正错误,修正自己。

以前有家长问自家孩子:你们班谁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

学生说:不知道,我们班没有好坏之分。

是这样的,不以成绩论英雄。有一些抑郁,内向,自闭的孩子来了不会被歧视,外向,活泼的也不会被优待。每一个人都会因自己独特的气质和特色被重视,被鼓励,被支持。

所以整个氛围是自由平等的。

不管课上课下,团体,个人,只要有状况,有冲突,在需要引导或教育的时候,就必然会干预。

当然,这需要有心理学的功底,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规律非常了解,还好,我都有,功底扎实,耐斯!

从小带到大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典型的后劲儿足。

教了这么多年,看的见的改变,印证了阿德勒那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从小被尊重,有选择权,不被羞辱指责的孩子,会感觉人生是自己的,要为自己而努力,越大内驱力越强,后劲儿越足。有一些孩子,小学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严厉要求下学习,大部分的作业被检查,背不过的,写不过的必须搞定,否则罚抄罚背50遍,100遍,当时真的是被罚完之后那两个词刻入骨髓了,渗透到血液里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成绩不错,基础扎实。

后来,到初中开始逆反,彻底不学了,所有的科目一塌糊涂,基础最好的科目也哗哗下来了。

是不会吗?不是!是根本不学不听课,因为注意力都在对抗老师和家长上。

这是真实案例。

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就是一场权力的争夺,被控制或照顾或要求太周全的,初中了一定会逆反。

我不太逼迫孩子们考满分,也不太要求孩子们必须听写满分,更不会错一个罚写多少遍,我不喜欢惩罚,如果考试要求必须百分百正确,必须满分,容易培养出强迫性格,大了会很痛苦。我懂心理懂教育,就会从更长远的视角来带孩子,来培养孩子,而不拘泥于短浅的目标。

我鼓励孩子们犯错,每一次犯错都是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小时候犯的错越多,长大积累的经验越多。

我喜欢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多练。考试要争取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认真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不认真不是推辞,不是借口,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如果一个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积极正能量,不怕困难,不逃避,情绪稳定,你想他还会不努力学习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