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色彩:霁青初探

 长剑三尺 2022-03-07

霁青,中国传统色彩蓝色系之一。即凝炼的深蓝。

《汉语词典·》:瓷器釉色名。因其色如雨后的天空之色,故称。亦代指这种颜色的瓷器。

清《景德镇陶录》:青料为画瓷之用,而霁青、东青,各釉色,亦需料配合。

清《陶说说今篇》:... 郎之好样萃于一窑,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宜而施 ...其八曰采取青料 瓷者青花、霁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绍兴与金华二府 ...

清《国朝宫史》第3部分:春云漾碧霁青胆瓶一件。

《南窑笔记》言:“宣窑……又有霁红、霁青(青指蓝)、甜白三种,尤为上品。”其釉色蓝如深海,净无纹理,色调深沉,浓淡均匀,浑厚而美观,是古代颜色釉瓷的优秀代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祭蓝釉最早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是一种以钴着色的石灰碱釉瓷器。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烧好后的祭蓝釉瓷器,釉色深沉稳定,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一致。

入明以后,霁蓝釉瓷器继续烧造。特别是在宣德时期,烧造的质量最佳。

“霁青”指的就是“祭蓝”。云销雨霁,彩彻明。“霁”代表雨后晴空的颜色,以此形容这种蓝色瓷器的美丽。

“霁青”的叫法一听就是美称,大部分时候还是愿意称之为“祭蓝”。“祭”就是“祭祀”的祭。清代之后霁蓝釉更加普及,官民同享,也不局限于只有祭祀器物的烧造。

霁青,从字面理解是雨后天空的颜色,还有一个色彩词叫“雨过天青”,两个色都是雨后的天空颜色,但截然不同。前者是深蓝,后者是浅蓝带点绿色。就形象而言,后者更贴切,前者是美称而已。

霁青来源于瓷器颜色但不限于瓷器,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的共有名词。

瓷器的霁青材料来自于金属钴,纺织品的染料来自于靛蓝。

在纺织品上染出霁青色,需要用靛蓝反复多次染色才能达到霁青的效果。

从时间轴来说,霁青色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

很多色彩爱好者在网上发的霁青都是浅蓝,实则想当然,还是以文物瓷器的颜色为准,还原霁青的本来颜色为好。

染匠黄荣华壬寅年二月初三于越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