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暴君还是明主,毁誉参半的清世宗

 泊木沐 2022-03-08

清世宗是人们常说的雍正皇帝,他叫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清朝的黄金时代是康乾盛世,清世宗作为一代承前启后的帝王功不可没。不过清世宗的名声不怎么好,在民间传说中他是个篡位的皇帝,为人残暴,实施酷政,就连他的死亡原因也被杜撰为仇杀。很有必要好好聊聊,清世宗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胤禛出生于公元1678年,32岁被封为雍亲王,45岁登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的登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可谓步步惊心。康熙皇帝很早就立了太子,随着太子年纪增长,父子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康熙末年,宗室子弟和朝廷官员互相勾结,形成了“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太子胤礽三立三废之后,康熙决定在他有生之年不立太子,他写一份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胤禛登基之初改年号为雍正,面对他的是一个“烂摊子”。据《清史稿》记载,当时仅户部的亏空就高达250万两白银。康熙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2500万两白银,可想而知250万两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雍正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吏治改革,整顿朝廷财政。他发布诏书,全面查明户部亏空原因,限定三年之内补足亏空。

雍正有个弟弟允,他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外孙。宗室子弟,高官后代,这样的双重身份也没有保住他。雍正查明他拖欠户部公款,就逼他还债。允还了几万两黄金之后家无余财,雍正下令查抄他的家产充公。如此强硬的“讨债”方法,让朝中大臣胆战心惊。于是关于雍正是暴君的说法越来越多。

客观讲,雍正开展的工作,将前朝统治遗留的弊端逐一弥补,让清朝的发展返回正常的轨道。如果康乾盛世之中,没有雍正这十几年的统治,那么大好局面能否延续还是个问题。

雍正统治期间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康熙曾经做出“永不加赋”的决定,朝廷根据康熙51年的人口总数作为基本常数制定赋税收缴政策,此后出生的人口不再缴纳钱粮。雍正在此基础上实施“摊丁入亩”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摊丁入亩就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朝廷将丁银并入田赋,个人不用缴纳人口税。

在吏治改革方面,雍正设立了军机处,简化办事流程,加快朝政处理速度。军机处此后成为清朝的最高权力机关。雍正还确立了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他明确了皇帝生前不立太子的做法,设立“密建皇储制”。可能他也知道民间传言他篡位登基,所以他留下了两道确立皇储的密旨。一道藏在乾清宫匾额后,另一道藏在宫中其他隐秘地方。皇帝驾崩后,两道密旨校验无误后,确立新帝登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