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象纷呈如是观:形象是设计出来的吗(摘自《王三堂日记》)

 惟虫能天 2022-03-08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赶考)

时下有一个词很时髦,叫“形象设计”,并出现了专门为别人设计形象而赚钱的人,叫“形象设计师”。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固然重要,但内在素质更重要;形象固然也需要设计,但形象似乎并不是设计出来的。何以见得?我们回想一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并没看重什么形象设计一类的东西,但形象好的人似乎并未因此受影响而出得少或不出,而形象设计这个词近年流行起来以后,也未见现在形象高大、美好者比过去增长得快了多少。倒是不时地有一些像海市蜃楼式、肥皂泡式的人物出来,其中着实有“形象设计”的“功劳”在。

形象真是“设计”出来的吗?我说,是,也不是,或者说,主要的不是。形象虽然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它却是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形象。从长远看,二者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情况不会长久。这也和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一样的。现象总要反映本质,假象总会被戳穿。素质很高而形象欠佳的人短时间是存在的,对这样的人,设计一下形象似有必要,但也不见得有奇效。而对素质不高的人无论如何设计、包装也总有一些斧凿作假甚至滑稽的感觉。

从根本上说,人是很难改变的。人可以改变容貌,可以改变声音,可以改变包装,但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而不能改变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这个人之所以是这个人的内在本质。形象设计,说到底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圣经》上讲,“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善”“恶”这个最重要的形象是无论如何也设计不出来的。硬要装出来,也不像,迟早会露馅。我们看过真假包公、真假孙悟空等戏剧,那个假包公、假孙悟空无论从外表上如何的相像,总会在忘情时漏出点本相出来。

我并非一概地反对形象设计,更不是否定形象设计师的作用。我只是说,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肯定比外在形象更重要,把功夫下在“本”上,肯定要“合算”得多。而形象设计师无论如何的神通,也只不过发挥些枝节、皮毛的作用。正如树要成长的话,阳光、雨露、土壤、肥料、整枝打杈等固然重要,并且缺一不可,但这些东西无一能代替树自己的成长,更何况你如何包装也无法把灌木设计成乔木,把狗尾巴花设计成牡丹花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权威不是封的,也不是“大树特树”起来的,而是在斗争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同理,形象也是如此。“设计”出来的形象是经不住细看,更禁不住考验的,更别说设计出来的“假象”了。形象毕竟是外在的非主要的东西,它发挥的作用总是即时即处而生止的。不信你看,我们记住了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哲人、艺人的名言、警句,思想、品行,文治、武功,但是否还记得他们的高矮、胖瘦、白黑、丑俊呢?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收月送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