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 早期识别与他汀干预不足,重度高脂血症患者管理如何破局?

 果冻715 2022-03-0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图片

图片

对于LDL-C≥190 mg/dL的原发性重度高脂血症患者,最新2018 AHA/ACC指南推荐首选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策略。

通过190 mg/dL的这一界值,可以更加方便地识别出如下的高危个体

  • 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个体、

  • 50%具有角膜环和肌腱黄色瘤等体征患者、

  • 包含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载脂蛋白、PCSK9基因的杂合子变异个体、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0倍以上个体。

有一类高危个体同样值得关注:具有比杂合子突变更严重的高脂血症表型,可能是多基因遗传,通常没有体格检查阳性发现,但ASCVD风险仍增加5倍以上。

研究已经证实,heFH患者低成本的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近期一项荷兰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既往未接受他汀治疗的heFH患者,他汀治疗后显著降低了非冠心病死亡率。

尽管明确了他汀治疗有效,仍有很高比例的符合他汀治疗指征的重度高脂血症患者未接受他汀治疗。

      美国50个州的住院和门诊数据提示,LDL-C≥190 mg/dL高脂血症患者,很少遵循指南推荐的他汀治疗。LDL-C≥190 mg/dL但不存在相关ASCVD的患者,他汀处方率仅为66%。年轻患者的他汀应用情况更为堪忧,年龄小于40岁的符合条件患者中,不到一半(45%)在接受他汀治疗。

      近期JAMA Cardiology发表的研究的数据,进一步证实和扩展了这些发现。研究者通过分析大型医疗保健系统的数据,发现只有不到1/3的重度高胆固醇血症(≥190 mg/dL)年轻患者真正达到了指南推荐的LDL-C降低50%或以上的控制目标。此外,近1/4的患者在随访8年后LDL-C水平持续≥190 mg/dL。

为什么已经证实他汀治疗有效,但临床中仍然存在使用延迟?

潜在的原因是

  • 医生的处方习惯、

  • 对指南了解不够(尽管指南都推荐这一高危人群接受他汀治疗)、

  • 对他汀治疗安全性的担忧、

  • 对育龄妇女他汀治疗的谨慎。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存在他汀治疗不良反应,可以在妊娠前安全停用,母乳喂养结束后重新启用。

在LDL-C≥190 mg/dL的年轻患者中,heFH诊断相对困难的原因包括如角膜环或肌腱黄色瘤的体征并不明显,但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即使存在上述体征,临床医生也容易忽视。

更为便捷好用的电子数据库可能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符合指南I类推荐的患者。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也许患者抗拒他汀的态度是他汀治疗不足问题中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患者对他汀治疗的恐惧或不情愿,是患者自述的拒绝治疗的主要原因。

为了实现早期他汀类药物的干预,如下的早期宣教建议也是必不可少的:

1.预防心梗与卒中风险

对于LDL-C≥190 mg/dL的患者,早期启动有效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相关死亡率。如果LDL-C≥190 mg/dL,ASCVD风险评估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群体他汀治疗能有绝对获益。

2.改善生活方式

即使患者已经启动他汀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仍必不可少。

患者需要通过保持运动和避免过量卡路里摄入来避免体重增加。

需要进行强制戒烟。经常吸烟的人,心脏事件更频繁。

一些健康宣教网站也能提供有用信息。

3.药物治疗的临床净获益

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LDL-C升高人群的长期预后不佳。

他汀治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

4.经济成本考虑

大多数他汀启动治疗阶段,都能通过低成本的仿制药形式保障供给。

5.医患共同决策

可以鼓励患者用语言描述他们认为合适的药物治疗策略,并邀请患者向医生提问,

表达患者的偏好,并向患者灌输坚持生活方式改变和他汀治疗带来的获益。

推荐患者查阅值得可信的消息源渠道,帮助患者理解有关风险决策的问题,最终与患者共同决策,确定治疗方案。

希望大家更加关注重度高脂血症患者这一高危群体,早期的风险识别,他汀药物降脂策略至关重要。

引用文献

1. Treating Severe Hypercholesterolemia-If Not Now, When? JAMA Cardiol. 2022;7(2):128-129. doi: 10.1001/jamacardio.2021.4987

2. Management of Severe and Moderate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Young Women and Men. JAMA Cardiol. 2022;7(2):227-230. doi:10.1001/jamacardio.2021.4983

作者:李玉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