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亏一篑的“小家伙”——美国T92轻型坦克

 不沉俾斯麦 2022-03-08

文/食我APFSDS啦

作者序:作为代表本人文章向陆战转向的系列,时间线相简单,可查资料较多同时结局又颇为讽刺的1952年轻型坦克竞标作为试水陆战的题材再好不过了~

另寻新欢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M41是一种相对成功的轻型坦克,由于在设计时可称为相当优秀;即使因为服役较晚也依然够用的三大指标(即火力、防护、机动性),同时在冷战升级的大背景下,上千辆M41从美国被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友邦”,

文章图片1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也是用户之一~

有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在使用。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拉回到1952年的美国,就会发现其实美国人对它并不满意,当然这样很好理解:不久前在远东发生的一系列噩梦般的山地战和50年代以C-130为代表的新锐运输机陆陆续续开始服役让美国陆军开始寻求一款重量与尺寸较M41更小(以便给空降兵用)同时基本指标保持

文章图片2

这位大家想必很熟悉了

(至少不能缩水太严重)M41水准的新轻坦;原定指标是新轻坦的体重要小于20短吨,同时装备90mm炮,但这个略显严苛的指标不久后就知趣地修改成了18短吨以下的同时装备76mm炮(划重点,重量指标的单位一直是是美国短吨,18短吨约合16.33公吨);指标放宽后,几位乙方不久就拿出了方案。

大同小异

事实上由于各个公司的方案中有相当多的通用部件——如所有的设计案都使用了相同的主炮、发动机,两个方案使用同种变速箱等;导致了各个公司设计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设计上:就拿底特律的T71

文章图片3

T71 DA的布局简图,由于该设计案事实上是第一个出局的,故细节比较缺乏

(由于底特律和凯迪拉克的方案共用了T71的编号,为方便区分下文把底特律T71称为T71 DA)来说,它的设计师相当激进地采用了摇摆炮塔+自动装弹机的设计以在保持火力密度的同时把车组减到3人;在防护上也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类似IS-3的楔形首上来设计加强防护,可惜重量上过于严苛的红线使得其防护水平注定不如M41;动力系统也由于重量限制而只能采用输出功率280HP的AOI-628和XT-270变速箱,这套尴尬的组合直接导致了T71 DA的极速只有35英里/时,跟M41比仅在最大行程上占优势。

文章图片4

和底特律设计相比稍显保守的凯迪拉克方案,但事实上这家伙在竞标中比T71 DA苟得更久……

和底特律的方案不同,凯迪拉克提交的方案相对保守得多:一个装备了T185坦克炮(和M41的M32同坦克炮在硬性指标上相差无几,但可以快速更换身管),

文章图片5

M41上装备的M32坦克炮,T185在硬指标上和它相比基本没有大的进步

同时留出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位置的传统炮塔被安装在了一个动力后置的传统车体中。但在第一期竞标中两辆T71的获胜者却是相对保守的凯迪拉克设计案,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底特律突然开窍改掉堆砌技术的毛病或甲方降低了性能标准,而是来自其他公司的激进设计已经把T71变成了低风险的预案。

不成功的逆袭

AAI是一个即使对现当代装备史略有研究的人也并不十分熟悉的名字,在新世纪被德事隆收购前后几年以各种无人机系统小出了一把风头前,其为美国军队提供产品多是各种二线的非实物服务(如为空军的战机提供维护服务);但AAI在此次竞标中提交的设计却和自家公司几乎没有坦克设计经验的“刻板印象”相反。

文章图片6

不过这个长相嘛……倒确实挺非主流的

T92的设计与T71差别相当大,焊接铸造混合的车体中动力系统(要重点强调的是,T92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的整合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在50年代还属于相当前卫的设计)布置右前,左侧就是被钢板隔开的驾驶室。战斗室后部留有类似梅卡瓦的小门

文章图片7

M41与T92从后部视角对比尺寸,可见这个装填手专用的小门事实上尺寸远不如步兵战车的双开门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小门的主要作用是让装填手出入而非供整个车组快速逃生)。

文章图片8

T92中装填手的座位

为了提升火力密度,T92的T185E1装备了半自动装弹机,即使它需要装填手将炮弹从待发弹药架(T92的总备弹量共60发,其中主弹药架24发,待发弹药架7发)放到托弹板上后才能将弹药推入炮膛,但依旧把它的射速拉到了恐怖的12发/分;

文章图片9

T92的炮塔底座及两部分炮塔连接处的特写

T185E1和M32一样,可以发射AP、HE、HVAP等多个弹种,可惜这些动能弹药的穿深对于苏联坦克的装甲来说来说都相当凑合(虽然美国人在60年代初开发了如M496之流适配坦克炮的HEATFS,但问题在于整场1952年坦克竞标的所有选手都没活过1958年,也就难怪美国人纳闷“我们的新轻坦为什么连IS-2都打不穿”这种问题了……)。

文章图片10

适配M32的76mm M496尾翼稳定破甲弹,可惜T92跟这玩意没有缘分

尽管T92从始至终有相当多的问题仍待解决,但酷爱新玩具的陆军(说句题外话,美军铺张浪费的毛病到今天还改不过来)还是非常青睐这个性能优秀、有一定升级潜力的同时设计工作进展神速的方案:1954年月和11月分别获准建造共计两辆原型车(即后面测试阶段的一号车和二号车),但受设计上的问题(T92的整体设计在1956年初才敲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一号试验车在在1956年11月才被运到阿伯丁试验场参与第一轮测试;

文章图片11

一辆在阿伯丁的T92样车,从观察塔武备不同同时没有加增诱导轮的情况下判断是二号样车

但由于某些原因有一些部件(如炮手和车长的观察塔)并未随一号车一起运达,所以一号车这些零件运抵前只能在测试时用配重模型替代。次年7月,二号车抵达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

文章图片12

比如这位大小姐就是跑飞了履带

T92的基本设计在两辆原型车的测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T92的履带寿命不大理想,且行走机构的设计缺陷也导致其在转弯时还可能出现履带跑飞的情况,

文章图片13

加装尾诱导轮的改T92

尽管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更改窄直径履带和增加一对诱导轮之类的改动解决,但它在各种地方出现的纰漏还是太多了,多到间接把这个项目坑死。

荒唐的结局

尽管和T92一同得到了制造原型车的许可,但在前者的研发及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时,凯迪拉克的T71却因为资金方面的匮乏而举步维艰;直到1956年1月T71项目被取消时凯迪拉克的进度也还仅仅停留在木制模型阶段;但这其实并不代表宣称1962年可以开始量产的T92就真可以安安稳稳混进军队里服役。

1957年,美国人发现苏联人已经在海军步兵和摩托化部队的侦察/两栖单位装备了数量极其可观的新型水陆坦克(即PT-76),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当即就点着了不少知识匮乏还斗兽棋思维入脑的议员老爷(p.s:我这里真的没映射当代互联网懂哥的意思~),对着陆军的轻坦竞标怒喷了很多像“我们的轻坦为什么不能下水”、“我们的轻坦为什么炮这么差”这种相当尴尬的问题;

文章图片14

虽然后来在越南发现这玩意实际水平也就那样,不过当时美国人倒已经有对位的新玩具了

陆军当然不想鸟这帮酸子,但美国的体制下国会对军事的干涉能力已经决定了T92的未来:先是1957年订购的的第二批(共两辆)原型车的订单在1958年被取消,到了年底,该项目彻底被放弃。

T92和T71们的故事结束了,一地鸡毛的1952年轻坦竞标结束了。尽管军队最终还是向国会妥协,枪毙了T92;但也没真正接受PT-76的设计思路,至于陆军找回场子的下一辆轻型坦克,叫谢里登。

文章图片15

至于这位,有趣的故事就更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