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3-08

 【大崮】

大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驻地东北方向上位村、松泉官庄村北,海拔 588.20。山上多松树、荆棵树,山脚多柿子树、杨树,树林中栖息着各种鸟类。

早年为防土匪,大崮顶上建有山寨。四周悬崖峭壁林立,峭壁之上建有围墙,南北两侧今存残墙仍高4左右,宽约2。崮顶比较平整,长满荒草、野艾蒿、野酸枣树、荆棵等,从崮顶房屋遗址看,房屋排列整齐,房间面积大多不超过10平方米。崮顶中央是一处高高的碉堡类建筑,今只剩坍塌石堆,高四五米。

大崮东南侧有村名过虎峪。过虎峪村位于夏蔚东5.5公里处,相传明朝初期,马、周、徐等姓开始在此居住成为村庄,后来又有王姓来居。村处峪中,传说早年有老虎经过此地,故名。村东南公路对过乱石堆中有一座土坟,坟主姓毛。因毛、岳两姓都相中此地欲为阴宅,引起两姓相争,“猫”遇见“药”,结果两败俱伤,两姓从此都衰落,今天当地已无这两姓后代。

大崮南有村名松泉官庄。松泉官庄位于夏蔚东5公里处,相传明朝中叶,韩、吴、桃等姓居此成村,后来又有张、李、王等姓来居。村北山上有松柏,山下有清泉,取其吉祥意,故名松泉官庄。

以前过虎峪村东北有和尚庙,松泉村西北山峪中有姑子庙,现均已湮灭无存。据当地村民讲,前些年村民经常在和尚庙附近捡到琉璃瓦、罐子、生锈的锄头等器物,并且说以前和尚庙的建筑规模挺大。现在姑子庙旧址重建了一座小庙,矮矮的石墙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院子中间仍立有一块石碑,碑面用石灰涂过,碑文不存,仅可看清“重建”两字。院门口立有两只石狮子,一只有头,另一只无头。传说以前这两只石狮子不安分,夜间经常到大崮北的麦坡村偷喝老百姓摊煎饼的糊子,为老百姓捉住,将其中的的一只狮子的头割掉。不知为何,周围村庄流传的关于姑子庙的负面传说较多,如相传早年姑子庙的姑子常常“偷跑”到和尚庙,为此清朝皇帝下令拆毁两庙。姑子庙西南约50处两棵柿子树下有一座姑子墓,墓碑倒卧在地,但完整无缺,字迹依稀可辨。墓碑上刻“归空先师徐翁一位霞灵”,左下角刻有32人姓名。墓碑立于崇祯九年十月二十日,崇祯为明思宗(1628-1643)年号,崇祯九年为公元1636年,距今已近400年。

据说大崮前的山梁南面以前有万姓在此居住,附近有松林,有清泉,非常兴旺,后来搬下山顶,万姓便开始衰落。

松泉官庄村北有一座吴氏墓,墓碑大半埋入土中,自碑文知道墓碑立于明万历41年(1613年),为吴氏、张氏夫妇合墓,距今已近400年。此墓已多年无人祭扫。 

关于民国时期当地农民的防匪情况: 

历史上,山东就以“鲁国多盗”而有名。自民元以来,中国大地土匪蜂起。山东又是全国土匪最多的省份之一,仅20年代中期的土匪人数估计就在2万到3万之间。而临沂地处鲁南冲要,军阀混战,兵祸匪患,灾难尤深。据《续修临沂县志》载:自民国5年(1916年)至民国24年(1935年)的19年间,骚扰临沂地方、打家劫舍的股匪,有名的就有50余股,其中曾流窜数省的刘桂堂匪部,更为全国匪患之首。至于昼伏夜出、栖身草莽的散匪,更无从统计了。总的来说,鲁南诸县(鲁国旧地)受到土匪的影响最大。 

民国时期土匪蜂起,百姓深受其害。各地对土匪有不同的称呼,如“胡子”、“响马”等,沂水人称呼土匪为“光棍子”,土匪亦自称“咱光棍”。为防土匪,农民们被迫一村一寨的组织起来,集体与土匪斗争。沂水山区的许多农民在村庄附近的山顶上筑起城寨,准备好抬枪、土炮。一旦土匪来了,他们便全村驱赶着牲畜上山寨去;待土匪离去,在返回村庄,照料田园。大崮周围上位、松泉、过虎峪、麦坡等八九个村庄的老百姓联合起来,利用大崮四周的天险地势,在大崮顶修筑起坚固的山寨。崮顶及周围设立许多哨所,周围几个村子派人全天候轮流站岗,点香换防,一旦发现“光棍子”来袭,立即敲锣报警,老百姓携妇挈子,紧急上山躲入山寨。

看看下面仅民国15年(公元1936年)一年左右土匪在临沂的烧杀劫掠情况:

股匪孙复堂、田思清等于民国14年12月,匪焚三区(相公庄)之庙前村,屠五区之穆家疃,杀1100余人,遂盘踞苍山(今临沭县境)一带。民国15年1月,匪破五区之楼子村,杀52人,全村尽焚。同年2月,股匪宋朝胜、刘天增、张黑脸、刘黑七(刘桂堂)等破四区之大山寨,杀63人,掳300余人。宋朝胜遂占程家屯。3月,刘天增、宋朝胜、宋东太等破四区之南曲坊,杀10余人,掳200余人。4月,匪破四区之闵家寨,杀20余人。匪首刘天增破土城子,掳400余人。7月,股匪刘天增破二区之王家庄。8月,股匪刘天增攻四区之庄家村,为村民庄元安率众击毙之。副贼张黑脸复纠匪破村,杀80余人,房屋尽焚。同年4月,股匪徐宝献、王连庆、吴凤至、赵承学等,攻入八区之鲁坊村。股匪徐宝献等破二区之守义庄,杀40余人,掳29余人。5月,匪破四区之庙疃村,杀83人。股匪赵家枌、徐宝献、谢立德等破二区之峰山村,杀200余人。又破小丁庄,杀46人。同年5月,匪破五区刘家湖村,杀200余人。民国15年6月,股匪许振邦等破二区之富义庄,杀李传皋等15人,掳140余人。股匪围五区之山西头村,村民死49人。自称苏鲁义军之匪首刘竹溪、高近彪、武占山等焚掠五区白茅村,杀5人,掳10人。股匪陆宝山破二区之后东门村,掳11人。7月,匪破兰陵镇,破二区之城子村,杀20余人,掳200余人。8月,股匪刘麻子破二区之尖山寨,杀21人,掳300余人。同年8月,股匪丁大祥、相克爱等破五区之西潘村,杀400余人,焚屋700余间。破二区之南大桥村,死伤20余人。民国15年9月,股匪李斗金、李斗银等焚掠兰陵镇西五六十村。

临沂土匪活动之猖獗,人民生活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大崮山寨牢固无比,加以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光棍子”虽几次冲击,但始终未破寨一次。老百姓赖以保平安,大崮山寨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全貌(东面)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崮全貌(南面)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凹处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东面的小崮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北面的山寨大门遗址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寨围墙,残墙高约3-4米。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寨围墙,宽约2米。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崮顶茂密的荒草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自山凹中远眺大崮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崮顶炮楼遗址,今只剩坍塌石堆,高四五米。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崮顶房屋遗址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崮顶房屋遗址,房间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朝南俯瞰。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站在崮顶上往西可远远地望见锨板子崮。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崮前的山梁顶部。据当地村民讲顶部南面以前有万姓在此居住,附近有松林,有清泉,家族非常兴旺,自搬下山顶之后,万姓便开始衰落。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腰郁郁的松林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崮南面山梁接近山顶的清泉。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清泉上方景色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脚处的清泉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庙全景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庙大门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庙。早年建筑已毁,此为后人重建。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庙院内的碑碣。碑面用石灰涂过,碑文不存,仅可看清“重建”两字。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门两边的两只石狮子。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石狮子:一只有头。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石狮子:一只无头。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墓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姑子墓石碑。上刻“归空先师徐翁一位霞灵”,墓碑立于崇祯九年十月二十日(公元1636年),距今已近400年。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小庙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山脚丛林中有许多这样的鸟雀。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崮东南面的围子。居住?哨所?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吴氏墓,位于松泉村北,墓碑大半埋入土中,自碑文知道墓碑立于明万历41年(1613年),为吴氏、张氏夫妇合墓,距今已近400年。据当地村民讲此墓已多年无人祭扫。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石碾。当地几乎村村都有这样的石碾。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松泉村的两眼水井,井水仍然满盈清澈。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

过虎峪村:位于夏蔚东5.5公里处,相传明朝初期,马、周、徐等姓开始在此居住成为村庄,后来又有王姓来居。村处峪中,传说早年有老虎经过此地,故名。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松泉官庄村:位于夏蔚东5公里处,相传明朝中叶,韩、吴、桃等姓居此成村,后来又有张、李、王等姓来居。村北山上有松柏,山下有清泉,取其吉祥意,故名松泉官庄。

大崮(沂水县夏蔚镇)大崮在高庄镇的方位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