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师秀《有约》:我在雨中等你来

 墙头草说 2022-03-08
本来与朋友约定好的事情,却临时有事去不了,该怎么办呢?有人说,那不简单么?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解释一下就好了。可是,在通信手段不发达的古代,往往没办法及时通知朋友。于是,古人非常重视约定,哪怕朋友爽约,另一个人也会坚持等候。宋代诗人赵师秀在《有约》一诗中就表达了这种意识,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末夏初,梅子成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诗人却别出心裁地用“家家雨”来写梅雨时节阴雨连绵的现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阴雨连绵”只能从自然的角度写梅雨季持续的时间长,而“家家雨”却强调的是一种空间,诗人巧妙地以空间感来表达线性的时间;第二,“家家”给人一种生活气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闲居不出,给人一种闲适的温馨感。
“青草池塘处处蛙”,那远远近近岸边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阵阵蛙声。梅雨时节,正是青蛙繁衍的季节。这时,阴雨连绵,池水涨满,为青蛙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场所。于是,青蛙们恣意地欢叫,这是一种张扬的生命状态。诗人以“处处蛙鸣”,成功地让读者们体会到那种在梅雨时节,江南水乡,万物迸发出的生命活力。
“有约不来过夜半”,时间过了午夜,但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到来。诗人在室内,听着外面的雨声和蛙声,坐等客人的到来。眼看着约定的时间已过,客人却还没有到来。或许是因为下雨,路上难行吧?于是,诗人继续等待,哪怕过了午夜,也不愿爽约。直到这时,诗人心中还存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如果朋友冒雨前来,自己却没有等待,该如何是好呢?
“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就落下来一朵……友人未至,诗人闷坐无聊,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若失。但是,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内心的怅然,而是通过“敲棋子”“看灯花”两个动作来表现这种感受,这种表现手法就给诗歌增添了一种含蓄蕴藉的美。
梅雨天气,夜晚时分,友人爽约是情有可原的,诗人并没有去指责友人不遵守约定,而是反求诸己,不管友人爽没爽约,自己却是信守约定的,哪怕过了约定的时间,还要坚持等待。与诗人这样信守约定的人交朋友是人生幸事,相信在雨过天晴之后,那位爽约的客人定会上门拜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