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东坡》:我爱这崎岖坎坷的人生路

 墙头草说 2022-03-08
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生活很是困窘。他的朋友马正卿看不过去,在黄州城东给苏轼买下一块撂荒的营地。苏轼加以整治后,躬耕其中,并营建“雪堂”,之后,他写下《东坡》一诗,原文如下:

雨洗东坡月色清,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雨洗东坡月色清”,雨后的东坡,月光也变得清澈。诗人在东坡营建“雪堂”后,正式定居在东坡。这天,雨过天晴,世间的一切都像被洗过一遍似的,澄澈清明。夜晚,月亮从东方升起,诗人月下漫步,想到自己初到黄州时的困窘,不禁感慨,自己的人生也像这天气一般,雨停月出,雨过之后虽然没有太阳,但一轮清月足可以慰平生。
“市人行尽野人行”,城里人很少来到这里,只有村野之人在这里路过。当诗人定居在东坡之后,发现这里是一处僻静之地。因为,东坡位于黄州城东,是一块被废置的营地。那些体面的城里人很少到这里来,从诗人门前经过的,多是村野之人。诗人躬耕于此,远离了世间喧嚣,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到了一处栖息之地。
“莫嫌荦确坡头路”,不要嫌弃这里的道路坎坷不平。诗人喜爱东坡的一切,哪怕是崎岖不平的道路。在这句诗中,“荦确坡头路”有双关意,一是指东坡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二是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磨难。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遭遇到了人生的磨难,但是诗人并不嫌弃磨难,这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自爱铿然曳杖声”,我就是喜欢拐杖拄在石头上发出的铿然的声音。面对磨难与困难,诗人并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东坡的道路虽然崎岖不平,虽然布满了坚硬的石头,但诗人依旧拄起拐杖,只听“铿”的一声,便迈开脚步向前走去,以意气昂扬的态度去征服生活中的磨难。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点明时间与天气,暗示自己定居在东坡之后的心态;然后指出东坡是一处偏僻之地,暗示自己远离世间喧嚣,坚守自身品质的决心;最后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不管前路多么崎岖坎坷,都会积极地走下去,就如同他在《定风波》中所说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