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初的淡水路(二):朱衣里4号

 午后骄阳 2022-03-08

淡水路66弄4号(原淡水路朱衣里4号),曾是团中央《中国青年》的编辑部旧址,位于金陵西路淡水路西北,紧贴正德药厂。
朱衣里,由沪上名医朱少坡兴建于1923年,两排7幢房屋,占地约615平方米,建筑面积786平方米。后期为朱少坡的侄子朱叔屏居住。1946年更名为南通里。
朱少坡君,神州医药总会会长朱少坡医士,前因贵州路房屋不敷,自在淡水路建置住所(即朱衣里),刻已落成,日昨迁居,贺客如吴昌硕、刘春圃、关芸农、刘山农等均到,朱君定于一时至三时,在朱衣里视诊,三时至六时,则仍在贵州路六号云。(《申报》1924年3月25日)

▲ 图右为朱少坡,图左是海派徐氏儿科创始人徐小圃,照片由朱少坡长孙朱焕民、曾孙朱为康提供
朱衣里的业主朱豪(1877-1930),字少坡,江苏吴县人,中医世家,善儿科,1917年在天通庵路创办景和医科大学,1922年与顾渭川、徐小圃等人创设上海神州医药总会并担任会长,1926年与张赞臣等发起创立上海医界春秋社,社址位于霞飞路宝康里(即淮海中路315弄,今为瑞安广场)56号。其子朱瑞群(1920-2006),自幼随父习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五十余年。曾孙朱为康,现就职于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其中朱衣里4号是一幢坐北朝南、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单开间二层楼,面积61平方米。1924年1月,团中央机关租下作为《中国青年》编辑部办公场地,二楼客堂及亭子间是编辑部办公室,小阁楼作印刷间。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为了贯彻中共“三大”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共产主义的原则和国民革命的理论教育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群众”,创办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它仍是团中央机关刊物。
《中国青年》是团中央继《先驱》之后出版的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周刊,英文刊名Chinese Youth,该刊由中国青年社负责编辑和发行工作,由上海书店(位于小北门民国路振业里)负责总代销,在广东、北京、河南等地均有发行。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该刊迁往武汉,同年7月汪精卫叛变,又迁回上海。
《中国青年》创办之初,没有固定的编辑部用房,来往信件都由法租界辣斐德路186号(今复兴中路196号)“但一”君转,“但一”是恽代英的笔名。1924年5月,肖楚女奉团中央的调令从湖北来到上海,领导《中国青年》的编辑工作,就住在朱衣里4号。最初几期由邓中夏负责编辑,以后由恽代英任总编辑,先后担任过主编或参与编辑工作的还有任弼时、林育南、李求实、张太雷、任粥时、李求实、陆定一等。1926年3月,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恽代英为《中国青年》撰写过200多篇文章,肖楚女写过70多篇文章,是《中国青年》撰文最多的两个人。

▲ 1923年10月,出版《中国青年》的上海书店旧址
据邓拓同志回忆道:“那时不少年轻人的衣袋中常常藏有一本32开的周刊;在反革命统治的角落里,这样一本刊物,往往要秘密地传递过十几个甚至更多人的手。它和《新青年》、《向导》成为革命的群众、进步的学生、教职员乃至一部分稍有新思想的老先生们所热烈追求的读物。”这本刊物,就是《中国青年》。它像星星火种,传遍中国大地。期刊初刊时是16页的周刊,印发3000册,后来达到3万多册,成为当时发行最多的革命刊物。
恽代英(1895-1931)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2009年恽代英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萧楚女(1893-1927),原名萧秋,字树烈、楚女,湖北汉阳人。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团中央调到上海工作,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编辑,并在《中国青年》以及《向导》、《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投身现实革命斗争。1927年4月22日在广州被杀害。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他的名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正是他的真实写照。2009年恽代英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