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躬老师】阳明心学之一:王阳明凭什么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完人”?

 勇敢的芯2 2022-03-08

传统制香技艺非遗项目 

图片

图中为退躬老师

【退躬老师】阳明心学之一

退躬先生讲解

肖红文字整理

寂丰校核

今天的讲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阳明生平、著述及对当世后世的影响;第二部分(主體)“共生慧”视角进入“阳明心学”的微言大义,对“阳明心学”进行一一解读,给今天在座的修学人较为长远的参考。

首先讲第一个大类:王阳明的生平、著述及对当世、后世的影响。

王阳明生于1472年(明代中葉),卒于1529年,寿命57岁,父亲王华,明代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官至吏部尚书,相似于现在中國的中央组织部部长,所以阳明先生实际上是生于一个高干家庭,阳明从小英姿天纵,文武兼备,幼學诗书礼仪,圣贤修持非常勤奋,到少年时候,喜好谈论边关之事,对兵法、江湖游侠、以及刀剑、兵器十分感兴趣。所以阳明先生从小就是一个文武兼修的人才。他生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年代:首先是宦官专权,那时候明朝廷已经设了东厂、西厂,而且以刘瑾为代表的宦官在东、西厂的基础上还设了内厂,这就证明宦官专权和朝廷斗争非常厉害;另外,在阳明出生前后,又遇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出现农民起义、灾民爆乱,所以国内的社会矛盾、宫廷斗争都是处在比较频繁的阶段。这就是阳明先生生活时代背景的一个基本概括。

阳明先生在这过程中一边文武兼学,一边诗词歌赋,对圣贤境界进行了大量探讨。到中年时期,十七八岁一过,他就对朱熹学问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修学。我们都知道“格物致知”的典故,也就是说,朱熹谈“格物致知”,王阳明就要把“格物致知”的境界一钻到底,他用了七天去“格物”。我们当代有一个得诺贝尔大奖的科学家叫李政道,曾经就举了这个“格物”的例子:“格”竹子,连“格”七天,发现朱熹的学问在他的境界中遇到了障碍,因为真正的人类认识功能与万物的结构功能之间可以相通,但是要进入生命的究竟层面,这通过知识是不可能达到的,“格物致知”只能知万物的规律原理,不能知自己的良知良能。所以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对朱学进行了一份反思和怀疑,这是阳明心学成立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对当时的官学“程朱理学”进行了一份反思,到了十七、八岁之后,他就专攻佛、道两家,按照《传习录》的记载,朱熹研究佛学和道学上的修为大概在30年左右,但是大量的后续研究(发现)只有20年左右,不管是20年还是30年,总之,阳明先生为了解决“格物致知”中知识不能进入究竟智慧、不能进入道德,對这三个对象之间的关联,他只有通过佛家和道家来解决,这是学术上的重点。歷代大量的儒生,他们最后没有在心性上有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像王阳明那样进入佛学和道学的修为,而王阳明在那个时候敢于冲破时代的界限,自己专门去学佛学道,而且一学就是20多年,所以王阳明第二个学术来源就是来源于佛道两家的深入。当他学到28岁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而且是一士二部,同时进入了吏部当主事、兵部当主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叫戴显的人参当朝最有钱的宦官刘瑾,被刘陷害入狱,而王阳明因为中进士后已经做了官,他仗义执言到狱中去看望戴显,而且为戴显打抱不平,因此得罪刘瑾,马上就被削调官职,让他进入当时的蛮荒之地贵州修文县,一个叫龙場的地方当驿承,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邮电局局长。由一个兵部的主事,一下子下到一个县当地方的邮电局局长,这对王阳明的打击是特别大,他由京官变成一个地方的边僻小吏,人生受到重大打击,一生的抱负與学问在这里就有了很大的转折。这是他学问的第三个来源:人生的遭遇。这是后世研究王阳明学问提出的“俗凡三变”里面的前三变。“俗凡三变”在学术界,研究王阳明的人一共分了前三变和后三变。前三变就是指:从诗词歌赋转入程朱理学;从程朱理学转入佛道修为;第三变就是进入龙场悟道(就是由人生的打击、人生的遭遇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进行一份结合)。王阳明的前三变就是这样构成的,讲这个的真实目的,是让大家学会一份转识成智:转学问为智慧,如王阳明那个时候,就必须要借助佛、道两家的智慧和人生的遭遇,光在书斋里得到的书,得到的学问都是不可靠的,必须要经过生命的亲身考验。这是王阳明生平学问的一个阶段,這裏就讲完了。(未完待续)

图片

退躬(涂继成)先生小传

涂继成:号退躬,生于1953年9月9日。少读古藉,师承唯识一脉。随韩文畦修学世间行。平生依实业文化立身,文思广涉儒释道科哲五学。曾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发行国学挂历达19年,近三十年在川内外公益教学中华传统学术课题。文稿近六百万字。

曾与许广清先生共同主编《韩文畦文化思想存稿》,自己的文化观点有“正慧”、“共生慧”等。多年来在川内外公益开讲国学学术讲座,深获听众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