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子星座」97辑:李磊/广东诗人黄双全诗歌的“深层意象”

 诗人样本 2022-03-09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李磊赏诗双子星座诗赏评专栏

写诗:从仰望天空开始

——广东诗人黄双全诗歌的“深层意象”解读

文/李磊(花剑)

当代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喧嚣的年代,其思考方式和审美角度更是五花八门。而各类媒体都为诗人开放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想象空间。即:诗人在主动寻求自我表达的权利,并通过不同的理念来建构自我的身份。这种多元的、充满诱惑的、无限制的书写方式,既造就了诗坛的繁荣和兴盛,同时也造成了当代诗歌泥沙俱下,荒诞和荒唐的现象。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总比万籁俱寂、沉默或撕裂要好。因为我相信,那些真正的诗者,他们不为哗众取宠而写作,不为虚荣和虚名而写作,他们秉承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审美范式,主张把诗歌还原给诗歌,提倡一种“多元包容的、结构复杂或简单的,隐喻和直接的”诗歌。他们的触须要么抚摸周遭烟火的世界,要么仰望天际来隐喻世界,把生活和生命放在一个独有的想象系统来解读,在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事件中实现强烈的主体性,从而形成一个理想或现实、达观或反讽的精神景观。广东诗人黄双全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从2020年开始,他陆续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等名刊发表诗作,尤其是他诗中的“深层意象”,注重诗歌的意境营造,体现了诗的自然性和超然性以及整体的审美效果。

双全诗歌的“深层意象”往往从起句开始,我常说他写诗,从仰望天空开始。“从念青唐古拉山雪上升起的白云/在两种蓝色之间孤立不动/湖水在转经筒引导下,盘坐在信徒身边/牦牛目不转睛地凝视/高天上的纳木错。经幡招展/唤醒无数次梦中一闪而过的未知”。在这首发表在《诗刊》上的《静》,就体现了他震荡在内心深处的理性意识。他从“升起的白云”开始,在“两种蓝色”中孤独,“高天”和“湖水”在“转经筒”的旋转中融合一体,与他内心的孤独融合一体,我们就可以看到,天、地、人在“经幡招展”中“凝视”,黄双全在“凝视”一片特别的土地“纳木错”,从而“唤醒”梦中的“未知”。他正是通过特殊意象的流动让读者进入“一闪而过”的艺术空间,在一刹那同时领悟到人类意识的内部和外部的生活。即:“向雪山上的阳光俯首/捧读婴儿之色的湖水,群山之间/我所获得的意味,神秘而悠长”,使诗人和读者一道感悟到“雪山上的阳光”和“婴儿之色的湖水”的“神秘而悠长”, 同时使其诗歌中的“梦”通过“疼痛、青稞、石头、天珠”得以具象化。

为什么双全的诗歌几乎每一首都“从仰望天空开始”,他说他从来没有意识到,是自然的流露,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使然。在写作中,他极力把微妙而深远的意象与人类普通的生活相勾连,最终指向心灵深处的某一个层面,他极力通过梦幻和神秘的艺术方式,创设一个游离于普通生活之外的艺术空间。他的《打动群山的是小河》中就体现这一点。“没有船帆、桨声。大堂里的乐手,把歌声献给了谁?没有爱情的沙滩/红酥手从哪里找回她的油纸伞/雨水如此多,它也有隐去的表面/但是,我却看见了鸟在飞/但是,我真的看见了它雨中的亮点”。在这里,他精心挑选富有心理和能量的诗歌意象,“船帆、浆、沙滩、油纸伞”,通过其短暂、急速的跳跃过程,使得追寻隐秘的心理无意识成为可能。“雨水、飞鸟”,最终他看到“雨中的亮点”。他的审美集中于沉吟某一景物,又通过各种感觉激发想象,从而产生一系列联想的跳跃,并最终引向某一发现或启示。这种内嵌式意念中包含了直觉、主观情感,以及其他超验的体验,他直接将喻体和喻指集中于内嵌式意念,并以逆说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像在黑暗中不知从何处突然发出的灵魂的闪光。

我认为,当代中国诗人大都喜欢在其诗歌里展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追问,即使那些看上去有点荒诞的篇什。因为我一直相信他们都在表达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而在黄双全的《如此不安》里,我们可以看到“天,阴着脸,吹响凄厉的警笛/闪亮的鞭子挥舞,乱云失去重心/地上爬满想奔跑的蜗牛”,在这里,他选取了“阴”和“凄厉”、“鞭子”、“乱云”和“蜗牛”等沉重的意象,体现他对现实“不安”的态度。对于这个起句,我以为他的“不安”构建了三个维度。一是个体生命的脆弱性,“警笛”和“鞭子”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压力;二是个体情绪与处境的关联性,“鞭子挥舞”,“乱云”垂落,“蜗牛”奔跑,这些正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种恐惧状态。三是个体精神的矛盾性。“以病体示现人间的居士/讲了两千多年的法,我们依旧向/不真实的存在沦陷。”这种天生的恐惧感,也不经意间流向了读者的心里。“蜗牛”与人的处境和体验就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即:隐忍和孤独。但黄双全却从“恐惧”和“不安”中摆脱出来,因此,他在《寓意》中写到:“千里之外的故乡,月明星稀/一只仙鹤,悄悄飞临老家的屋顶/它要接走一个人的呼吸/她也梦见最美的落霞”,“用盛夏的荷叶,接走可怕的雨水”。我一直认为,生活在平庸的社会里,面对无聊乏味的事物,对理想和美的追寻是诗人不变的使命,这就注定了诗人不会安于现状和平庸。但诗人却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存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存在不是因为某种理想而存在,而是因为自我人生的完整而存在。当诗人在寻找理想和属于自己的彼岸世界的时候,切不可把诗歌里的梦想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现代生活要求诗人去适应它再试图改变它,而不是像诗歌书写一样永远追求一种虚幻的美和真。在这方面,双全干的很出色。

人类的忧患意识常常形成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是要诗人和作家对现实的经验进行反省。当我们面对着不安全的世界,这种忧患的凸现显示了人类精神的跃进,它的激荡使人类从人对神的敬畏和依赖转而诉诸于人类自身主动的反省和努力。这种忧患决不是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痛苦,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困难。如果我们的诗人和诗歌能够更多地从风花雪月中走出来,从诗歌艺术的艺术中走出来,能够花大一些的力气来关注、适应庸俗和浮躁的现实生活,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个人生活原来还有更加广阔的一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诗人面对生活生的困窘和诗意的贫乏,就会感受到某种心灵的冲动,并把它储藏在记忆之中,成为个人生存感受的一部分,从而也能变成一首动人的人生篇章。

但写诗,从仰望天空开始!!

【评论家简介】李磊:男,湖北人,现任广东某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系广东省大英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广州外语学会副会长等,曾主持省级以上哲社和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在《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刋发表相关文章50余篇,主编出版英语教材多种。有诗歌和译作在《诗刋》等30多家报刊上发表。出版英汉对译诗集2部。2019年起,陆续出版《七剑诗选》和《新性灵主义诗选》。独著《投影与独白》,译著《Only the Cloud Knows 》和个人诗集《剑与花——李磊的诗》。

【黄双全的诗

1、静

从念青唐古拉山雪上升起的白云

在两种蓝色之间孤立不动

湖水在转经筒引导下,盘坐在信徒身边

牦牛目不转睛地凝视

高天上的纳木错。经幡招展

唤醒无数次梦中一闪而过的未知

背光之处。我想记录、留存的一切

已经抹去痕迹。再也不用拷问

我为他献上牛奶的人

为什么摘去我的眼睛

喉咙中陈旧性疼痛,在高反中

穿过掌纹,找到仙人遗落的天珠

终于卸下梦中之梦的石头

只剩唯一的洁净的青稞

向雪山上的阳光俯首

捧读婴儿之色的湖水,群山之间

我所获得的意味,神秘而悠长

2、打动群山的是小河

靠近2120号窗口,抬望眼

虽不如登临泰山,场面却比我看着脚尖走路

阔大许多。推开窗,放进一股清风

只差一杯酒,就可吟哦挂在窗帘后的天空

打动群山的是小河,它有穿透边缘的力量

被声音拍碎的石头,长出树根

江心绿岛,可以深挖的题材

一闪而过的白色梦境,在蜿蜒中

无限接纳我从黑暗中吐出的泥沙

那不是断裂,也不是阻挡后的回头

它有流水的初心和既定

唯其不可辜负,才会妥协

恰如运动员,弯腰,重新系好他的鞋带

没有船帆、桨声。大堂里的乐手

把歌声献给了谁?没有爱情的沙滩

红酥手从哪里找回她的油纸伞

雨水如此多,它也有隐去的表面

但是,我却看见了鸟在飞

但是,我真的看见了它雨中的亮点

3、寓意

枝形的闪电,白色的血管

在苍灰的屋顶抽搐

惊叫的风在楼群中奔跑

树木旋转,不时有碎裂的声音

雷声,在未知的地方,玻璃轻微颤抖

喧嚣的都市,只剩几处模糊的光晕

黑鸟抓紧窗前的雨水,各种

物体以倾斜的姿势接近我

不明其意的梦境

我在雨中看见最美的落霞

未名鸟沿着山峰飞翔

千里之外的故乡,月明星稀

一只仙鹤,悄悄飞临老家的屋顶

它要接走一个人的呼吸

她也梦见最美的落霞

4、大暑

死亡的脚步在天空徘徊,它想一脚踢倒

水碑,制造惊涛骇浪般的哭喊

197588日,在驻马店,它是这样干的

助纣者台风烟花,共同布置了

一场恶雨。平静生活的人们,淹死在大街地铁

悲情笼罩。它窃笑,在天空点燃鞭炮

历史不是直线,关键时用然而转折

辖制极端的方法,除了进步的信息、工具、手段

还有今日大暑,我们祈祷,让失职的太阳北上

用盛夏的荷叶,接走可怕的雨水

5、如此不安

天,阴着脸,吹响凄厉的警笛

闪亮的鞭子挥舞,乱云失去重心

地上爬满想奔跑的蜗牛

孔雀脱下翎毛,装饰纸糊的帽子

他们用牙齿撕咬世界的底裤

站在高处,制造了一条夹缝

两地之间,用怀疑分隔成若干小国

却拒绝签发护照,你沿着冬天的边境线

找不到信任的绿色

以病体示现人间的居士

讲了两千多年的法,我们依旧向

不真实的存在沦陷

【诗人简介】黄双全:男,湖南汨罗人,居广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于《诗刊》《延河》《诗选刊》《诗歌月刊》《广州文艺》《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作品》等。




《诗人样本》推介当下最活跃

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

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END-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