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渭清回忆喜迎胜利扫残敌,收复高淳金台溧阳宜兴地区

 兰州家长 2022-03-09

喜迎胜利扫残敌

文章图片1

第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结束后,苏浙军区各纵队按既定计划撤离天目山地区。第一步撤至宣长公路以北地区休整。

时值1945年7月上旬,我一纵回到了离开半年之久的苏南老解放区,军民重逢,喜不胜言,又逢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的消息传来,我们在欢庆“七大”的同时,抓紧在全纵开展军政教育和军事训练,部署学习“七大”文件,总结南下作战经验,掀起了拥干爱兵、拥政爱民和技术练兵的热潮。由于南下作战过程中部队补充了大批俘虏和新的兵员,所以还专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团结教育工作。部队装备更加齐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苏浙军区为使我军在即将到来的战略反攻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要求我一纵进一步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8月上旬,一纵在苏南一分区部队的配合下,在高淳发起了东坝战役。

高淳是日军推行伪化政策的重点地区。伪独立第十五旅胡冠军部乘我军南进天目山之机,于5,6月间进占高淳一带,在东起溧阳社诸、梅诸,西至宣城狸桥、水阳一线修筑第十一章南下苏浙皖边区工事,遏制我军向南发展。我一纵决心扫除这个障碍。具体部署是,二支队及溧高地方武装攻击东坝、定埠、潜塘、固城、下坝之敌;三支队及宣当地方武装在左翼攻击狸头桥、塔山一线之敌;一支队在右翼攻击社诸、梅诸之敌。8月7日晚,各参战部队进入预定地点,午夜23时向敌军发起总攻击第一仗是东坝之战,二支队一营首先攻克了东坝镇北的降福殿伪军据点,歼灭伪军两个连。接着,二营向工事坚固的淮阳祠堂发起猛烈攻势,全歼伪军一个营。三营先后攻克东坝以西的固城、潜塘两个伪军据点,歼灭伪军一个连。

第二仗是狸头桥之战。狸头桥、塔山、韦村、郑村等地驻扎伪军第一八九团1000余人。8月7日,二支队分三路进攻敌军。一营在扫清了狸头桥外围守敌后,直插街心,攻占徐家祠堂,接着又连下镇上的几个碉堡;二营向耕并巷守敌发起攻击,全歼守敌两个连,并击退从水阳来援的伪军第一八八团。8月9日,三支队在宣当人民自卫总队配合下,向狸头桥镇上的伪军一八九团团部发起总攻。突击队员顶着用桌子和棉被制成的“土坦克”,冲过石板桥,经两小时激战,攻入伪团部此战全歼伪一八九团10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42挺,长短枪800余枝。

第三仗是定埠之战。8月9日,溧高县地方武装包围了定埠伪军据点。伪军依托坚固碉堡进行顽抗。二支队闻讯后,即派主力携带炮兵增援。在我炮火打击下,两连伪军举起白旗投降。

第四仗是漆桥之战。苏南一分区特务营在群众支援下,架浮桥攻入漆桥镇,分头攻打镇内各碉堡。在我炮火掩护下,战士们把手榴弹绑在竹竿上伸进碉堡机枪口内爆炸,歼伪军两个连,生俘日军十几人。

第五仗是游山之战。伪军游山据点居高临下,三面峭壁,一面斜坡,易守难攻。我溧高独立团和溧阳警卫团连攻两日不下。8月9日,二支队主力赶来增援。我军以炮火击中伪军据点,压制其火力,再兵分三路发起强攻。同时利用被俘的伪营长向据点喊话,展开政治攻势。伪军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与此同时,一支队在右翼的攻势也连连告捷。

此次东坝战役打了五仗,总计摧毁日伪军据点50余处,歼日伪军1800余人,解放了苏皖边区多个市镇,成为苏南战略反攻的第一战役。

其时,太平洋战争形势急转直下。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掷第一颗原子弹。8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9日,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在敌后坚持了长达八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欣喜之情确实难以形容。记得杜甫在一首题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里有这么几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我们刚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若狂,就是这么个心情。

但是,和平的话音未落,日伪顽合流,反共的硝烟又起蒋介石于8月n日连发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二是要国民党军积极推进;三是要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接着,他突击加封了大批汉奸,如伪上海市长周佛海当上了国民党军委会上海行动总指挥,伪江苏省长任援道成了南京先遣军司令,命令日伪军守卫江南大中城市和交通线,拒绝向新四军投降。蒋介石依仗美军的支持,连日空运大批部队,抢占沿海各大城市。

在此形势下,苏浙军区根据上级指示,审时度势,将原定夺取京、沪、杭的计划,改为就地向四周发展,夺取县城、集镇和广大乡村,准备长期坚持斗争。据此,我们一方面紧急进行政治动员,要求全纵指战员树立整体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准备继续战斗;一方面要求地方党政机关继续以支援部队作战为中心,围绕中心做好城镇接管和新区开辟工作。

这时,日伪军仗着蒋介石的三道命令,重新壮了胆,蠢蠢欲动,欲作垂死挣扎。第一起公然向我苏浙军区新四军寻衅的是驻扎在句容城里的日伪军,共出动1400余人,于8月14日向溧水地区发起“扫荡”,妄图阻挠我军向南京挺进。我们接到情报后,立即动员群众做好反“扫荡”的准备,同时部署了诱敌深入的歼敌计划。我一纵一支队和苏南一分区特务营接到命令,即以一连兵力引诱敌军,将主力部署在回峰山西南经巷一带。当敌军进入我伏击圈后,一支队一营立即予以迎头痛击。敌军发现我军二、三两营正向北迂回包围,慌忙收缩兵力,但为时已晚。我一支队特务营和一分区特务营像两把利刀,将敌拦腰切成两段,分别包围在杜巷和张家岗两地被围困在杜巷的有400余伪军,被围困在张家岗的有日军两个中队和伪军200余人。两地的敌军人数虽差不多,但张家岗村落较大,易守难攻,而且有两个中队日军。于是,我们在接到一支队的报告后,命令他们先打弱敌,再打强敌。果然,打杜巷敌军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彻底干净地解决了战斗。而张家岗之敌则凭借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负隅顽抗,企图寻机逃脱。随后,我军调整部署,由二营机炮连从西北方向主攻。15日晚,二营突破敌军防线,攻入村内,一营也由村东南突进村中,敌军遭我军南北夹击,准备逃跑。我军欲擒故纵,撤去对张家岗的包围,一分区特务营在敌军逃跑的必经之路蒋家坝布下伏击圈。敌军果然逃至蒋家坝坝头上。我轻重武器一齐开火,敌军死伤过半,其余全部被俘。

8月19日,我苏浙军区一纵队又向金坛、溧阳两城拒降的日伪军发起攻击。一支队经一昼夜激战,解放了金坛县城和朱林镇。日伪军逃至金坛和武进两县交界处的夏溪镇,向国民党地方当局投降。我一支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8月23日采取行动,将这股伪顽合流的武装全部解决,毙伤敌200余人,俘虏700余人,收缴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装备。与此同时,我一纵二、三支队在深阳地方武装配合下,向敌军重兵防守的溧阳城发起进攻,歼灭伪第一方面军第二师师部及官兵1000余人,缴获炮4门,各种枪支800余枝,日军一个大队逃往宜兴城。兄弟纵队也在苏浙皖边区发动强大攻势,解放了长兴、安吉、郎溪、广德、高淳等县城。

至此,只剩宜兴县城的日伪军拒不投降.如果强攻,将造成我军较大伤亡。我向陶勇同志建议,放开一面,让敌军逃跑,再在途中歼灭之。陶司令员采纳我的意见,部署三纵七支队在东横塘河的洋溪镇一带设伏。9月12日,无锡日军出动汽艇到宜兴城接应日军撤离,行至洋溪渡口,即被我军包围,激战两小时,歼敌60余人,生俘日军山本大佐以下39人。宜兴城日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被迫放下武器投降。我军同意其徒手撤往无锡、常州。这样,苏浙军区在苏南抗战的最后一仗,便以宜兴的解放而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