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第377讲 子张第十九 第12节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内容简要: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学的都是洒扫应对之类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太过琐碎了,没有直接讲夫子的核心要义。

子游江苏常熟人,被称为南方的夫子。前面《论语》中有一段话谈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子游在武城做官,他的文学很好,琴弹的很好,教老百姓都去弹琴,孔子很开心,跟他开玩笑:“割鸡焉用牛刀?”

在孔子的学生当中,子游和子夏并称为文学方面的优等生。

子夏在教学生的时候,可能是更多的注重从生活的细节一点点开始入门去教;而子游可能更多的是从《论语》、《诗经》、《尚书》这些文学的奥义直接去讲。

他们方法不一样,一个从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人逐步的往上走,一个从比较深奥的地方点出来,让人再慢慢的去贯穿。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

这两种教育方法,一是个人的风格不同,另外也有针对的学生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子游的评价,更多的是讲子夏现在所教的学生,并不是子夏所有的学生,他们讨论的是一种教学上的次序。

子夏听到子游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之后,也做了一定的回应,他说圣人之道应该先教哪一个,后教哪一个,并没有定论,夫子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说先一步步学再教你,还是先教你再一步步去学。

其实,孔子是有的,孔子先让人读《诗经》,然后在平常的交流当中都会给到正确的建议,再时不时的看看人的成长如何,悟性如何,给予点拨。

下面的学生就开始有点取相,子夏和子游也可以称得上是贤者了,不过不能像孔子那么圆融,才会在方法上产生一定的争执。

不管是子夏让人循序渐进的教法,还是子游从根本处导引的方法,都是需要的,而且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包括如果以后有机会去影响别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的时候,甚至我们在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要注意这两种方法要结合,不能只顾一种。

要站在一个学习的顶点,学习的高度去思考,一个人如何一层一层的往上去到达,既不能够让人一直是学那些基础的东西,也不能上来就说本性至善,明心见性等等。

要让人有阶梯可以走,有阶梯走得通,这是一个师者应该去做的事情,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师者。

子夏和子游并不是在争一个对错,他们方向上都是一致的,传的圣人之学,只是在方法上有所不同。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小草有小草的叫法,大树有大树的叫法,君子之道,哪可以去言语相诬,只有圣人能做到有始有终。

这一句话点出了人的学习,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人都能做到有一个开始,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结局。

希望大家学习国学不要停,每天都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这样一直走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就算不能成为圣贤,成为一个君子,善人也是很好。

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有始有终,便能成圣,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就能到达终点。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