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息妄还真】十种方法/视角(4)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2-03-09

四泯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所以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著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乃真心独照不碍于道。即古人夺境不夺人也。故有语云。上园花已谢车马尚骈阗。又云。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第四种方法名为【泯境存心】。这种训练方法在【心】【境】关系的处理上,转换了一个新的训练视角,即专注于对【境】之【空性】的观照。

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

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时,其要点在于,将一切【内外诸境】全部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

内外诸境,即身心内外一切现象,不管什么现象,都是所观之【境】。对于所有【境】,都需要以【缘起性空】的智慧进行观照,将其观为【空性】【寂灭】——【空寂】不是【虚无】,而是其性本空,犹如幻化,没有任何实质。空寂,更深一层的含义是,空去对其执著,使其归于【寂灭】,寂灭即是无生。无生,即是不对境生心,心不染境,境不染心,境清净,心亦清净。在这种训练方法中,【心】并非不在【觉察】的范围,而是将重点放在【境】上。而且这个【境】,包括了内外一切诸境。【内境】是什么?内境其实就是妄心妄念。比如念头、情绪、感受、思维、情感、分别、执著、妄想等等。这些全都是【境】,全部都要纳入【觉察】的范围,不仅要【觉察】,而且要【觉破】,觉破其假象、幻相,照见其真相、真性——空性、寂灭、无生!当照见【境】的真性时,【境】也就失去了对【心】的迷惑作用,【境】空时,【心】亦空,【境】寂时,【心】亦寂!所以【境】归于空寂之后,【心】必然只存【一心】——一体无分、远离分别、空寂明朗、智光独照、孤标独立之心!此时,【境】已寂灭,【妄心】亦已寂灭,剩下无生无灭、空明寂静的,非真心而何?

所以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著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乃真心独照不碍于道。即古人夺境不夺人也。

所以古代的前辈们说,【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此【一心】孤标独立,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境做对。心若执著【境】,此著境之心即是妄心。而现在【境】已寂灭,心无攀援,朗然清净,灵光独耀,哪里有妄呢?纯真赤露,纯然光明!此即【真心独照】之境界,与【道】相通,与【道】相契,与【道】无碍,与【道】无二!这就是古人所说【夺境不夺人】之方法。

故有语云。上园花已谢车马尚骈阗。又云。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所以古人云,【上园花已谢,车马尚骈阗】,原意为美丽的花园中鲜花已经凋零,而来赏花的车马人流却仍旧集中尚未散去。此用来比喻将心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此集中起来之后的【觉】,当失去了可观之【境】后,此【觉】即凸显出来。无妄之觉,即是真觉。

又说,【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意为,诸多的凡俗之流皆已不见,只剩下天然独圣之圣心、圣光遍照太平之天下。

这就是【泯境存心】之【息妄归真】的实修方法和训练要诀。

解析到此,就会发现,知讷禅师所言的息妄十法,更像是十个次第,一步比一步更深入,一步比一步的要求更高。

【觉察】可算是初学第一阶,【休歇】就上升到了第二阶,【泯心存境】则为第三阶,【泯境存心】则为第四阶。

从第二阶开始,每一阶都比前一阶【觉察】的难度更高、深度更深,当然所获得的体悟和达到的境界也就更深。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么仅仅练习其中一法,一门深入,比如【觉察】,和逐渐增加深度,次第而修,应如何取舍呢?

以【息妄归真】而言,仅仅训练一法,一门深入,见到真心,保任真心,功夫纯熟,同样可以究竟解脱。

所以,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的,只管选择一法一门深入即可。而且,只要功夫到家,返本还原归家稳坐之后,各个法门其实皆是相通的。

对于喜欢深入探究各法门其奥秘以为利众之妙用的,则可以以其中一法为主,一门深入,同时兼修并蓄,触类旁通,乃至于一通百通,悉皆通达,自可领略其中之妙。

在实际修行中,更多的情况则是,当以其中一法一门深入的时候,深入到一定程度,自然也就达到了相应的次第,这时只要稍微转换一下视角,很快就能掌握其中的要点,亦能领略其中妙处。

这即是【一法含万法,万法融一法】,功夫到时,法法皆通,本自无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