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意识综述

 智能人做超人 2015-04-24

运用意识综述

运用意识是主动地、自觉地主宰意识活动,使之符合练功要求的意识活动过程。如第一节所述,意识活动有内向、外向之分。练气功的运用意识主要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发挥意识的特殊能动作用,从而完美人的身心健康状态,所以我们把运用意识列为气功第一要旨。我国气功门派众多,各自有其独特的运用意识的要求。因此,在如何运用意识问题上,不可能对众多门派的运用意识方法逐一介绍,只能就一些带共同性的根本问题予以综合性的简要介绍。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根据运用意识的方法、原则,达到的目的不同,把古典气功的运用意识归纳为三种模式:虚静模式、导引模式、意守模式。

Ⅰ、虚静模式

《性命圭旨》中说:“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又说:“有闻如不闻焉,有见如不见焉,毁誉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七部名数要记》中说:“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虚静是要求练功者达到的一种无思无念的特殊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会自然发生向高级跃迁的变化。《性命圭旨》中说:“修上一关兼下二关者,顿法也,若径做炼神还虚者,工夫到虚极静笃时,精自化气,气自化神。”《听心斋客问》中说:

“心归虚静,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到这地位,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不必去安炉立鼎、采药物、看火候。而所谓三元八卦、四象五行,悉在其中。”

于此不难看出,虚静模式只是针对意识领域用功,不注重人体的其他生命活动——如精、气、形的活动等,而是使精神活动进入虚静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意识活动的自我主宰能力强化,使意元体内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干性增强,呈现出整体效应,从而使人体生命更加有序。表面看来,虚静模式简单容易,实际上在传统功法中,臻于虚静的方法非只一途,虚静的表现及静后练功均有很多学问,下分述之:

一、虚静模式包容的法门

(一)清静法门。《清静经图注》中说:“清者,万缘顿息也,静者,一念不起也。”《七部名数要记》中记:“专精积神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如何达于清静?《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则心自静,澄其心则神自清。”此中又分三法。

1.清静自然法,亦称作“自然无为法”。所谓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无缘无故的动;自然是指意识自身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本然状态。清静自然法,即通过清静的方法恢复意识的自然体性,亦即意元体的清静灵明,了无分别的体性。它能反映客观:物来映像,物去像去,不留踪迹;它能发指令,但发令必有因,因于客观需要,不无故发令,不故意做作。以意元体的自然体性来对待客观之自然事物,不加任何主观意念。所谓物来则应,物去则消,符合真正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有物不遗,无物亦不求;感物生念,念物一如,心行一致,纯任自然,无事时则“寂然不动”,有物时则“感而遂通”。如是则与万物同游,久之则人天浑化,这是最高级功法,亦称顿法。自古以来,各家无不赞誉之,但绝少能行之。因为人自出生以后,染上了很多习气,障蔽了灵明之性。或执偏为遍,或以谬为知,或以杂念为本原,或以静为自性……凡此种种,都难以修炼此法。若欲修之,可用“万缘放下”口诀。说放下即心念灵明,洒脱无物,任其自然,自自在在。需知此与不修炼之“放荡不羁”迥别。如果心中有念头,自觉认为这些念头不符合练功要求,想尽力排遣之,其实这种想法本身不符合“清静”的要求,唯觉到有念即放下,放下即空静,所以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一觉即放。功夫进展后,则要与念为一,此即“一念妄时真归假,觉念合一念亦真”。六祖慧能说的“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亦即此境界,修此需从明理明法悟入。

2.观空无法。空无法门是清静法门中又一形式。《清静经》中说: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遗也。能遗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从气功高级境界上讲,任何事物都处在空态。即佛家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何理解呢?试以现代科学比附之:任何物质中都有空隙。以原子而言,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而原子核只占很小位置。电子空间很大,正因为如此,宇宙天体中的白矮星的质量大大超过地球物质质量。据说使地球密度达到白矮星的程度,地球的体积仅有蓝球场那么大,以白矮星来看地球,岂不是处处皆空吗?我们看空气是空的,空气中不是也有各种分子吗?能明了这一点,即可从道理上明了万物之空态。

另外,在超常功能态下,万物均有其空间整体性的“空态”,此不赘述。具体方法可以观虚空的一无所有,而后闭眼体察空态,尤其是晴天看蓝色天空效果更好。

有了观境空的基础,可以观自身空,闭眼观察自身,从空无之境界起,譬如先观想虚空,然后将观虚空之感移观自己身体。开始可能什么也体察(感觉)不到,久之可能产生内视功能。另外,还有一种具体的观空秘法,方法:凝视一物,目不瞬,心不动,片刻即觉目胀流泪,仍凝视不动,所视之物轮廓逐渐模糊,进而呈现空无状态。练功者若能从此悟入,则可直达上乘。

3.守中法: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外之中,而是指的一种特殊存在。李道纯在论中和时说:

“礼记:喜怒哀思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中和集》)

《性命圭旨》中说:

“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又云:“惟此本体,以其虚空无朕,强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强名曰一。言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又说:“而说这个窍,元是廓然无际,神妙莫测的。元是浑然大中,不偏不倚的。元是粹然至善,纯一不杂的。昭昭乎本是园明洞彻而无碍。以为有,不睹不闻,奚所有也;以为无,至灵至神,未尝无也。本无方所,亦无始终……乃乾坤之灵体,元化之玄枢,人人性命之本原,天下万事万物之大本。太易所谓太极四象八卦皆由此出,大舜之谓中,孔子之谓一。”

若能明了“中”的体性后,有意念体察其存在,则可直达本原。此法归于意守模式中亦可。各模式之间本无严格界限,只是为了学者方便,人为地划分而已。

(二)止念入静法门。对于入,《资治通鉴》中说:“入静者,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无思无营。”古语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是枉然。”常人思绪万千,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驱除杂念才能入于静境。此属有为法,亦称渐法。

1.反客为主法。练功时心中产生念头,难以排遣,不能入静时,可采用此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与具体实事有关之念头:念头若是属于能及时处理的事情,最好停功先处理完该事物再练功。念头若是不能处理的事情,就把念头想到底,把各种可能性(尤其是最坏的可能性)都想到极点,这样反而会导致心神安静。

②若属理性念头,则可以顺着当时心绪任其自然地想下去,很可能会导致正确结果,很多灵感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以上两种都是初练功者的权宜之计,不是根本方法,更难以使练功者臻于上乘。

③念头体察法:当念头出现后,就认真思索,体察念头本身的体性,有无体象和位置,以及念头从何处产生,有无时象等等。如此分析,体察结果是一无所得,即可逐步进入虚静状态。据载,禅门二祖慧可请达摩予以安心。达摩说:“将心来。”慧可说:“觅心不可得。”达摩说:“与汝安心竟。”这一过程即此法。

2.注意念头之间的精神状态。任何念头都是时断时续的,当前一念头消失,后一念头未生起时,脑内呈现虚静状态,这与《中庸》中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境界是相同的。若能集中于念头的间隙,念头就会自然消灭。

上述的两大法门虽有无为与有为之分,但都属虚静模式的运用意识,其主要特点是完全在意识领域里用功。由于意识的无形无象,古人对此又称为无心功夫。至于用功方法,释知讷将其归纳为十类,颇简捷明了,现录于下:

“从来诸师说,做无心功夫,类各不同,今总大义,略明十种。

一曰觉察。谓做功夫时,平常绝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便与觉破,妄念觉破,后念不生,此之觉智,亦不须用,妄觉俱忘,名曰无心,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又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妄。'此是觉察息妄功夫也。

二曰休歇。谓做功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古人云‘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直得绝廉纤,离分别,如痴似兀,方有少分相应。此休歇息妄功夫也。

三曰泯心存境。谓做功夫时,于一切妄念俱息,不顾外境,但自息心。妄心已息,何害有境,即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也。故有语云:‘是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又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

四曰泯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所以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着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乃真心独照,不碍于道。即‘古人夺境不夺人'法门也。故云:‘上园花已谢,车舆尚骈阗。'又云:‘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五曰泯心泯境。谓做功夫时,先空寂外境,次泯灭内心,既内外心境俱寂,毕竟妄从何有。故灌溪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即祖师‘人境两俱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牛俱不见,正是月明时。'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

六曰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又云:‘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此是存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七曰内外全体。谓做功夫时,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于何处得妄心来,所以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此是内外全体息妄功夫也。

八曰内外全用。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现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向什么处安着,故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志公十二时歌云:‘平旦寅,狂机内隐道人身,坐卧不知原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

九曰即体即用。谓做功夫时,虽冥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空寂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即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容妄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此是即体即用灭妄功夫也。

十曰透出体用。谓做功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方八面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园陀陀地,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古人云:‘通身无缝罅,上下忒团圆。'是乃透出体用息妄功夫也。

以上十种做功夫法,不须全用,但得一门功夫成就,其妄自灭,真心即现,随根宿习,曾与何法有缘,即便习之,此之功夫,乃无心之功,非有心功力也,此个休歇妄心法门最紧要,故偏多说。”(《直心直说》)

二、虚静模式的生命活动变化

虚静模式最根本的要求是精神上的虚静,以此影响人体生命活动,为此首先需了解何谓静,静的层次以及各层次的表现。

(一)何谓静。静是指练气功中的宁静的精神状态而言。古人称为虚静(指一念不起)或坐忘。需知入静以后虽然对外、对内都处于不反应的宁静状态,但异于现代生理学中所指的抑制状态。因为其中尚有灵觉存在,此正如《内功图说》中指出的“静息思虑而存神也”,即使“坐忘”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似乎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其实不然,因为后面尚有一句“同于大通”,既然能察知自身,同于大自然的大通状态,说明其中尚有灵觉存在。正如《淮南子》中所说:“孔子谓颜回曰:吾服汝也忘,而汝服我也忘,虽然汝虽忘乎吾,犹有不忘者存。”现代科学也证明气功的入静,既不同于清醒的兴奋态,也不同于睡眠的抑制态,而是一种特殊的第三状态——气功态,是更加优化的生命态。诚然,现在所描述的那种气功态,只是虚静的初级表现。为了便于理解,试以实数的序列为例说明之:正数比附兴奋态,负数比附抑制态,而入静的气功态则相当于零。当然,入静达到“零”态的静,是需经历若干层次的。

(二)静的层次

1.念住。念住指意识活动中的概念性活动停止,这是虚静的第一步,达到这一程度,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只要有一个想要虚的念头,都不是虚静,正如《韩非子》中所说:“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想为虚的念头尚且如此,其他念头就不待言了,一个初练气功的人,很难做到。因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无时无刻不接受外界刺激而引起意识活动——常人的这种外向的思维活动已成了习惯势力。练气功就是改变这种状态,要学会内向运用意识,因此必须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刻苦锻炼,长期坚持,往往需要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古人有“五候”之说,由初不知静,到念多静少,至念静均等,到念少静多,直至最后达到虚静。在虚静状态下,大脑的活动有序化增强,一方面可以减少真气的消耗,另一方面,减少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扰动,使之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活动,从而显出生机盎然的气象。《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是指此而言,充足了的真气,反过来又增强对神的濡养,使之功能更加敏锐,即古说的“静养灵根气养神”。

2.与生命活动相关的思维中止。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各部功能得到加强,即使身体各部受到一些刺激,气机仍能保持畅通,不易形成滞点。于是因刺激引起的脑兴奋随之消失。更不会引起诸如反射之类的运动了(如果各部信息不畅而产生了各种感觉,即使停止了概念活动,仍是未达到高度静境)。在此基础上发展,呼吸即可停止,即古说之“息住”。这时呼吸微弱到几乎察觉不到,再进一步心跳亦可停止,即古说之“脉住”。至此,宏观的生命活动都停止了,身体各部分的生命活动基本上进入了微观层次,平常的各种刺激基本上清除了。脑内活动不再受扰动,从而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人体的生命活动,开始摆脱意识活动的羁绊,恢复固有生机,使人的健康梯度得以提高。以后之发展有两途。

①如果能主动地在意元体中进一步解除有生以来建立起的偏执参照系的束缚,建立起完满参照系,即可发挥出意元体的全部性能,对客观世界(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也就进入整体化层次。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然而这仍不是究竟,《道枢·坐忘论》中说:“虚无之道有浅深焉,深则兼被于形,浅则惟及于心。被形者,神也;及心者,慧觉也。慧觉者,身不免于谢焉。”佛家说:“见性”以后仍有功用在,即指以后之修为而言。只有达到形气统一于神,才能臻形神俱妙之实像层次,即意识混元。

②如果不在意识领域用功,而是“静观自身”,则将促使周身气机变化,呈现先天气大显像,以后则进入了“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的境域,走上了道家的“结胎”的道路。由于后天形成的参照系未破除,尚需在“演神”后,续做九年面壁的虚静功夫。

气功入静模式初期与中期都是练静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基本属于静观其变。一是入静的内向意识,使体内真气减少消耗,得以积聚;一是避免了意识对身体各部生机的干扰,恢复自然。然而到了后期则均需按理行功。

虚静模式是古典气功的主流派,然而纵观气功史,能完成其全过程者,寥若晨星,因为虚静的第一步就很难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