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分析 丨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的题型、立意及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钟楼语文 2022-03-09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一、材料题型与审题思路

昨天中午江苏高考语文场结束后,网络就传开了作文试题。多数人提到这道题时,都说“核心词是'味道’”。这是把考题当做了与前年“车”和去年“语言”一样的核心概念式材料作文了。其实,这道题属于物象隐喻类材料作文

其一,材料开头说“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盐”只是“物”中的代表,“味”(咸味)只是“盐”这一物的特性。(也可以认为“淡”是水之味。)

其二,材料结尾说“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如”“犹”皆为喻词,“亦然”也属暗喻,这就明确了材料意在构建由物到人、事的类比。而核心概念类材料结尾是这样的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还有这样的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都是以核心概念词为主语的排比句,又都是以主题方向为宾语,这样就形成了单点发散的结构。而本题的物、事、人显然不是主题,而是类比对象。

我们在《高中考场作文分类突破》中有对核心概念类作文和借物喻理类作文的图解,现选择两幅让大家对两种作文有直观的感受。两者一为四向发散,一为事理内蕴,区别明显。

核心概念典型题:2017年江苏卷“车”

物象隐喻典型题: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

其三,“味”在这道题里只是一个借以说理的喻体,如果把“味”换成“色”、“音”等等,所喻指的道理依然不变。所以,“味”不是在作文中必须出现的实体。这不同于“车”一题必须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车为核心构思写作。作文只要能切中材料的寓意谈到“共存相生”即可。

当然,如果把本题用核心概念式的思路来理解,紧紧扣住味道来构思,也可能由实入虚,由食物的味道引申到世情人性来写作,这样就与借物喻理的理解殊途同归。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仅盯着味道联想素材,文章单纯写一种味道,或罗列几种味道,就没有机会体现材料中“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等道理,除了思想浅薄外,还有可能陷入明显的套作。下面预测几例这次可能出现的套作:

套作

《一碗油泼面》:从一碗面的味道想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

《水乡情味》:一篇游记,加点小资情调,或者来点传统情怀算是“味”。

《茶中三味》:看似写三种味道,其实是写由茶得出的三种人生感悟,而感悟不属于同一领域,并无冲突或共融。

我们也可以拿这次的上海卷材料来作一个比较:

上海卷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虽然同样也提到多种味道,但上海题讲的是依次经历多种味道,而不是各国风味的融合,与江苏题的方向相悖。适合这个上海题的作文,基本不适合这次的江苏卷作文。作为高考作文题,防止套作是基本要求,这点江苏卷和上海卷都做到了。而变换试题形式,也是扭转套作风气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我们前几天发起的“你最喜欢的江苏作文题”投票中,有隐喻性质的2010“绿色生活”和2013“蝴蝶与蜡烛”的得票数是最低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类型的难度,以及大家对这种类型的陌生。

二、材料逻辑与作文立意


材料的寓意要点就是“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立意需要以此为基础。而立意的高低,就看对于材料内部逻辑把握的多少。

如前所述,材料第一句话展示的是“物各有性”这一基本前提。后面两句话是对比展示“物各有性”前提下的两种“加法”。

前者是“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即同种性质的东西,不管怎么累加,也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

后者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异种相加而且配合得当,此即“共存”,“共存”之后又能“相生”,由“五味”生出“百味”,从而“百味纷呈”。

这里对“相生”作一个解释。“相生”原本是中国五行学概念,指五种基本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后被中医用来比喻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并且融入中国传统哲学,表达事物由于矛盾转化而生生不已。“并存”是静态的存在,“相生”则是动态的变化。

显然,材料的重点和倾向在于后者。前者只是反衬后者。后者有明显的褒义词汇“调和”“纷呈”,而且有线性的逻辑推进,便于依托成文。

整个材料的比喻,可以解读成一条逻辑链条,将之抽象,就能得出一套完整的寓意,类比不同人、事,又能得到不同的立意:

材料比喻

物各有味→异物相加,诸味调和→生成新味→百味纷呈

抽象寓意

物各有性→异物相加,诸性调和→生成新性→百性纷呈

具体类比

学术方面

不同学科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不同学科相结合,方法相融合→产生新的研究方法→学术方法多样化

文学方面

经典作品风格不同→著名作家吸收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界文学宝库愈加丰富

团队方面

成员特长不同→组成团队,互补不足→整个团队形成新的能力→成为特别能战斗、能在任何条件下战斗的团队

人格方面

父母的性格不同→父母都会对子女产生人格方面的影响→子女形成不同于父母的独特个性→丰富的人性,多彩的人生

……

立意只要立足于这些逻辑链条的某一环节进行生发,都算是切题。而涉及的环节越多,文章就越能深刻。下面分层次介绍一些立意:

1

各有味

“物各有味”是整个理论的前提,但是单纯写这个常识,没有什么价值。

2

味很多

立意如果直取“百味纷呈”的结果,而不问存在“百味”的缘由,那就单纯是一种对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赞美。比如写班里有不同类型的同学而不写其如何互相交往,写中国有不同的菜系而不写其如何相互影响,都属于此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王夫成老师主张的立意“事物的多种多样才构成我们这样一个丰富华美的大千世界”,就属于这一层面的立意。(见“智慧十三中”微信公众号昨天推送的文章《高考加油 | 作文超级难?十三中这位省特级教师与你来谈谈!》)

3

味相加

立意如果只取“异物相加”的环节,那就仅仅是现象的呈现,而缺少思辨。比如写多味陶渊明,即写陶渊明既能平淡,又能豪放,还能金刚怒目,写出了他多种性格的共存,但没有写出这些性格的关系。又比如写百味人生,写自己的几段让他欢喜让他忧的经历,但没有写出这些经历的前后影响。

4

味相和

立意如果由“异物相加”联系到“诸味调和”,得出和谐共融等主题,自然比前者高出一些。比如写城市的味道,写城市中各个时代的景致相交织,形成和谐的画面。同时,和谐共融是比较价值观化的概念,要想进行形象化地表达,很考验写作水平。

5

生新味

如果能把握到产生新特质的环节,对于议论文来说,可以增加新的理论层次,对于记叙文来说,可以设置情节的转折点。当然,实现这种立意确实有不小的难度。

在此我们想介绍一下“姑苏徐飞”曾经发布的《一道很有“中国味”的作文题——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随想》(不知何故,“姑苏徐飞”公众号推送的这篇文章被作者删除,只能看到其他公众号的转载),在开头有一段对于本题寓意的精准解读,覆盖了上述的所有环节:

作文题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晏子春秋》中提出“和如羹焉”——羹是由各种不同的味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统一之味的。“和”即是在各种有个性的东西融合的基础上达到和谐之境。“五味调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化解“极化矛盾”,在极化反应中共生,生成新质。

解读

文章后面举了一个人涉足多个领域、团队包容个性的例子,主要是说味相加、味相和,对生新味语焉不详,后面又说可以用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来让作文有深度。但费氏此语主要是主张文化间互相尊重,“美美与共”确实在说“共存”,但与“美人之美”有关的博采众长,与材料中的“共存相生”还是有差别的。

我们在此不是想指摘徐飞老师文章的瑕疵,只是想说明这次的材料,要想全面把握寓意来构思文章,是有很大难度的。能否就其中某些逻辑环节展开,已经是很不错的文章了。

三、“和而不同”非核心立意

我们必须批判一下昨天盛传的刘宏业老师的一篇解析。(见“江苏教育频道”官微推送的文章《【名师点评】2019江苏高考作文:借“味”说理, 意“味”深长》)

他说

材料的核心内涵: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前面的解说是对材料的正常概括,但“从而”后面的内容完全是他的脑补。危险的是,他之后的讨论全是基于这一脑补,并且斩钉截铁地说

“'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

这个判断是误解了材料语句的逻辑关系,把两句本为对比关系的句子,作了颠倒的排列,从“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中拈出一个“和”字,又从“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中提取出“不同”。摘字解读已经是危险的方法,颠倒原文句序更是审题大忌。

材料本来的精彩处就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主张相融相和,变化生成,“和而不同”则落脚在“不同”,是强调保持独立。虽然两者不是完全对立,“和而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和“调和”“百味纷呈”等环节挂钩,但毕竟侧重不同,又怎么能以此解彼呢?

如果把不在材料逻辑主线上的“和而不同”作为了本材料的核心立意,势必将有些主线立意排斥在准确立意之外。当然,最后的阅卷当然不会作出如此偏狭的限定,本届考生不会受其影响,但刘老师的解读估计很快会被编入各种教辅,影响下一届学生。

刘老师执着于“和而不同”这个词,可能是因为受高中教材的课文《美美与共》的影响太深。而去除成见,从文本本身去体贴其内涵,正是作文审题的一个关键,也可以说是基本的阅读原则,甚至可以说,去成见、求新知是包括语文在内的一切学科的基本理念。

四、对以后作文教学的启示

另外,我们对这次的考题误读或不能深读,是不是因为对江苏高考作文题型的成见太深了呢?

两年的核心概念式江苏高考题,让我们习惯了用一个词语作出的写作限定,而把其他句子都看成了立意的发散,不再去细究它们的逻辑关系。而另一方面,物象隐喻类的材料虽然以典型题(2016年上海的“心灵的微光”)的方式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多年强调,但未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每种类型的材料,都有其表意模式,正如“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核心概念类材料对于写作的限定较清晰而引导较宽泛,其味淡如水,物象隐喻类材料的限定较隐晦而导向极明确,其味重如盐。

如果我们每年的高三作文练习或模考只是重复去年高考的题型,那么最终“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师生不仅感觉单调乏味,还会影响味觉——失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只有对不同题型都有所涉猎,“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锻炼思维,提升写作能力。比如核心概念类作文适合训练切题意识和发散思维,物象隐喻类作文适合训练类比思维和比喻修辞。

而各种题型还能“共存相生”。比如今年颇受好评的浙江卷试题,就是几种题型融合的产物: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并举两种观点,属于观点碰撞式;问“你将如何对待”,属于对策选择式;“创造生活的'作家’”,又是用作品比喻生活,属于物象隐喻式。三式合一,清晰流畅,不着痕迹。

当然,融合多种题型也可能增加审题的复杂度,违背题型特征的融合可能造成混乱。毕竟,对于“百味纷呈”,古人也有“五味令人口爽”的说法。所以,“共存相生”还需要以“调和”能力为前提。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对命题、审题、阅卷的科学理解,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脚步,才能让每一次作文练习有针对性,有正面效果。

我们在《高中考场作文分类突破》中总结了八种材料类型:

核心概念类

理论陈述类

观点碰撞类

行为评价类

对策选择类

以事寓理类

物象隐喻类

诗意哲思类

希望该书在今年6、7月间的出版,能够引起大家对作文试题类型的讨论,从而让作文教学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