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附例文)

 钟楼语文 2022-03-09

2020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解析

01

题型总说

今年作文材料的类型与江苏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车、语言)和借物喻理式(五味相生)都不相同,更接近2016年的考题: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类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以阵法作比喻,理论陈述类材料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理论展开的方式,虽然无非索因、举例、对比和从一般到特殊等几种,但几句话连贯而出,就是一套组合拳,确实可能让人看懵。特别是这几年江苏各地模拟题以概念式的居多,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在材料中勾选关键词,遇到今年高考这样的材料,审题或觉无从着手,构思或觉难以兼顾。

不过,去年的比喻式材料中,也包含着论述:水加水、盐加盐和五味是对比,从调和共存到相生百味,是过程分析。只是比喻式材料把抽象事理的推演包藏在对物象的叙述中。从原理上来说,在阅读理解上,理论陈述类材料难于核心概念式而易于借物喻理式。但是,借物喻理式因为有从物象到人事的大跨度,侧重于事理概括,往往阐发的是普遍哲理,而理论陈述式则侧重事理分析,往往有独特的思路,并指向比较专门领域。所以从写作上讲,前者更容易取材,而后者较难完全贴合材料展开。

下面,我们先分析高考材料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再重点解读这些句子中对写作有提示意义的词语。

当然,我们的解读目标是理解试题材料,至于阅卷时是否要求作文完整把握这些信息,是否要求作文与材料在理路上完全吻合,则有待相关专家作出研判。解牛之庖丁,烹熊掌或不能熟,所以笔者在专业之外,无所能言。

另外,我们昨天发布的一篇作文,以及本文之后列出的例文,都基本覆盖了材料中的关键点,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但它们只是展示了这个题目的写作可能性,并不代表这个题目的标准或最佳写法。

02

材料的逻辑结构

材料四句,两句一层。

前一层提出普遍规律,后一层落实具体情境。简言之,前理后事,以理引事,借理析事。

但两层关系一定不是“以事证理”。因为两层之间的没有用“比如”之类关联语,而是用“总是”“更加”提示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

前一层有两个事理环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与“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为一环,后者是对前者的通俗化解说;

“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为一环,是前一环的结果,而“同类信息”是前后环节的连接点,从而成为本则材料之理论核心。

后一环节细分又有“环绕”“塑造”两个过程,从下面一层“你未来的样子”来看,“塑造”是整个材料的指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题属于“个人成长”这个大话题。

后一层,第一句提出“智能互联网时代”,给定了“信息”获取的范围,第二句用“浏览”“点赞”“分享”进一步强调网络这一话题情境,并提示了“同类信息环绕”的实现方式。至于如何从“环绕”推进到“塑造”则是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

投票箱

03

一些值得关注的词语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关注”“环绕”两个词并不难懂。我们想说的是,“关注”不等于“认同”或“站队”,“环绕”不等于“包裹”或“捆绑”。两词都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把信息包围设定为一个正常而中性的事件。所以本材料有事理呈现,无善恶判断。网友分析和评价本题时,往往使用“信息茧房”这一包含贬义的概念,可能反而自陷于“信息茧房”。(当然用“信息茧房”的理论来写作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同类信息”的“同类”固然可以理解为同样的立场和价值观,也可以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观点。至于人能否获取多角度的信息,是一个技术运用方向和个人思维习惯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以“异”为高,对于“同类”嗤之以鼻或视若仇雠,毕竟“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一个“同”字。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传统互联网把现实搬入网络,实现信息的低成本传播。“智能互联网”则有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加持,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交互方式有更精细化的影响。所以下文说“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而不是强调数量的多。

就本人体会,2015年左右,微信朋友圈才流行起来,那时,点赞、转发仅朋友可见还是一种新的网络社区机制,智能互联网手段也只在购物网站“偷偷”运用。快手、B站的精准推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这一届考生,是称得上伴随智能互联网时代而成长起来的。当然,他们也可能因为缺少其他时代的经验作为参照,而无法感知智能时代的特点。

“可感”,是说智能互联网时代,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更容易被人观察到或表述出来。这是个很有分寸的用词。如上面的分析所言,智能互联网时代才开启不久,其影响范围还没有覆盖一代人或者某人的一生,网络信息的“环绕”是既成事实,“塑造”则尚未可知。我们并不能说刷朋友圈对一个人的影响,会强烈或深刻于苏辙读太史公之书而养成奇气。但网络有痕,数据精准,“可感”是确实无疑的。

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点赞,一回情不自禁分享

“未来的样子”当然主要是说自己现实成为的样子,但也未始不可是别人看来的样子,也的确有人通过点赞和转发塑造个人形象。不过既然“塑造”的概念要保持前后一致,那么还是作为现实的样子理解比较妥当。

“浏览”“点赞”“分享”是典型且连贯的网络行为,都可能影响到你之后的网络信息获取。比如网络平台会加强同类信息对你的投放,或者你与信息投放者会形成关联从而能即时获取对方发布的信息,或者你的点赞经过量化促使对方继续向网络投放同类信息,或者你的转发让该信息传播给了与你相类似的人……

以上是从行为层面说的:智能网络环境下,小行为都可能有回响。“从心所欲”“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则是从心理层面做挖掘:智能网络环境下,内心的小触动都可能反应到行为上。这一点关联到上文的“更加可感”。

总体上,材料提示的心理和行为,是积极健康的。当然,确实会有人利用智能互联网进行信息控制或者商品营销,甚至可以说,这些运用是智能互联网研发的主要动因,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智能互联网对于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当然从写作上说,写正面或负面都可以)

一场突如其来感动

这一条与前三条并列,有些违和。因为这一条说的并不是典型的网络行为。“感动”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材料开头的“喜爱”呼应,“突如其来”则暗示了“感动”并非出于主观的“应”和“求”,即此“感动”可能引发新“喜欢”和新“关注”。由此,新的信息环绕之旅开启。也由此,信息环绕并非封闭的信息场,在智能互联网条件下,亦随时可能触发新的信息关联。所以这一句,既是对“人”这一要素的强调,又引发对“喜爱”的再认识。

最后简单说一下本人对于“智能互联网影响下信息环绕对人的塑造”的理解。无论是造纸术还是智能网络,都只是技术条件,信息流本身是无意识的。虽然有人能控制信息流,但控制者群体并不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网络形成的所谓的信息环绕并不是旋风可供扶摇而上,也不是季风可供诸葛亮来借。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如果一直做信息的接受者,那正如飞沙风中转,并不能实现“塑造”。任何时代,自我塑造之难,难在保有一个供信息环绕的轴——“自己喜爱”。

04

一篇例文


 伐 木

江南大学 戴玥

(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2016届毕业生)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互联网像堵透明的墙,将人们从彼此真实的视线中分隔,成为虚拟网络世界中空谷回响的伐木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而在这空谷之中,却又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嘤鸣之声,唤醒你我相似的故事,呼唤与我似又不似的你。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无论相隔多远,都走在同一条路上。也许是分享故事之后的相互理解和深入交流;也许是远在千里,只能留下一串点赞和评论;又也许从来没有什么小说桥段里的精彩邂逅,只是同一时刻同一张图片下同样绽开的笑容。互联网划破过去时代交流的壁垒,给陌生的远方以无限的可能。它从更深更广的维度,让喜爱和被喜爱变成万分简单的事情。不经意间的倾向性搜索,随意发表的言论,都可能引来无数相似的拥抱,顷刻之间便可沉浸于同类人和同类事物的温柔环绕。

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再需要凿壁偷光,因为墙壁已经消失,只要抬头便能看见光芒。

而这样的光芒是单调的,这样的拥抱是孤独的。互联网在让人们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时,也于无形之中划分出了楚河汉界。在更多的时候,你的眼里只有你想看见的人和事,你的耳里只有你希望听见的声音,你的故事和无数个故事重叠,你开始变得和其他同伴一样,大同小异的俗世凡人,风霜泡影里的微末名字。

空谷回响里的伐木人,在找寻相同的时候,丢失了不同。他逐渐只能听到同一种回响,同一群鸟鸣,却认为自己和所有人都处于同一片天空之下。

互联网能够穿破一切时间和距离,让陌生的人们彼此接近,也能让人走过重重回廊,兜兜绕绕却仍在原地和“旧友”相遇。

我们都希望遇见相互支持的朋友,遇见远路上指引的灯塔,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这样的成长,源自于同类环境的习惯培养和性格塑造,源自于志同道合之间的相互学习,源自于同类事物在你所希望的方向进行的潜移默化。但源自于更广阔天空的新鲜空气,也同样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已然形成的同属性环境中,去做些尝试。去听一些不同的声音,能让人避免一路往前的横冲直撞,更好的辨别道路与方向。去看一些不同的色彩,会发现世上故事千万不仅仅限于身边的你我之间。去追寻一些未曾遇见的可能,发现五光十色的存在。相同让人生如松,挺拔向上,不同则使人生开枝散叶,变得更加立体可感。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与此同时的求其不同,或许是伐木人伐木成舟,驶向辽阔天空的可能。

(扬子中学王有如老师推荐)

 图书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