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念奴娇.中秋》——历经磨难后向往月宫那一片净土

 新用户3536Meiv 2022-03-09

著名的诗词大家苏东坡,一生佳作无数。虽然他在官场上跌宕起伏,甚至被下狱差点掉了脑袋,但他一生乐观昂扬,随遇而安,从不因为被贬谪、被流放而萎靡不振,对生活失去热情和希望。他的人生志向和生活态度,成为国人千秋万代的榜样。

他的词多为豪迈旷达之作,乐观浪漫之词。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无不脍炙人口,让人百诵不厌。今天我又读到一首苏东坡不太为人所知的词作《念奴娇.中秋》。

苏轼《念奴娇.中秋》——历经磨难后向往月宫那一片净土

玉宇琼楼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直译:

上片:置身高处抬头远望,只见中秋之夜长空万里,云朵全无踪迹。月亮的光辉从天空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陷入冷清之中。想那月宫中的玉宇琼楼,仙女们乘着鸾鸟飞来飞去,人在那清凉之地。我向往月宫那江山如画的境地,看那朦胧月色中树影婆娑。

下片:醉酒中我边拍手边豪放地唱歌,并且举杯邀请月亮,对着影子成了三人。我们共同起舞徘徊于清风和白露之下,以至于忘记了今夕是何年?我真想乘着清风直上九霄,翻然离开人间归去,哪里用骑着大鹏的羽翼。到了月中水晶宫,我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那该多么快意。

苏轼《念奴娇.中秋》——历经磨难后向往月宫那一片净土

江山如画

赏析: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082年中秋。当时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当团练副使,这是一个相当低微的职务,属于戴罪管制。他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经历了人生重大磨难之后,苏轼深感在人间生存的不易。于是,中秋夜他举杯畅饮,醉酒时对着月亮倾吐心声......

上片:写中秋夜的天宫景象。先是长空万里,冷清的月光,而后想象着月宫中的琼楼玉宇,仙女们自由地飞来飞去,月宫中江山如画树影婆娑。诗人把月宫想象成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一切都是极其美好的。

下片:写诗人内心的渴求。诗人醉酒当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一定借用了李白《月下独酌》里的思维,酒后狂乱地起舞徘徊于风露之下,甚至忘记了今夕何年?然后他想如果能够乘风飞上天宫该多好,可以忘乎所以地吹奏横笛。

苏轼《念奴娇.中秋》——历经磨难后向往月宫那一片净土

今夕不知何夕

一向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苏轼,在遭遇了种种人间磨难后,在身处最低谷的时候,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脱俗的清空境界。于是,在中秋节之夜,他忍不住对着月亮倾诉心中的苦闷,向往月宫那一片“天上净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