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犍陀罗》 | 嫁人要嫁沙贾汗

 苇杭工作室 2022-03-10

纪录片《永远的犍陀罗》

苇杭手记07

胡马雍陵,又一处跟此行佛教考察主题其实无关的世界遗产。这样外围渐入,也是考察的方式一种,适合我这种慢热的人。陵寝建于1570年,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东南郊亚穆纳河畔。此陵是莫卧儿帝国创始人巴卑尔之子,帝国第二代君主胡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为印度第一座花园陵寝,著名的“爱情坟墓”泰姬陵也是以此为范本所建,形制相类,材质和色调不同。

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莫卧儿帝国,帝国在其子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莫卧儿帝国内部实行文化融合和宗教宽容政策,但这一政策在第四代皇帝贾汗吉尔时期因叛乱而被抛弃。到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莫卧儿帝国空前强大,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纠纷,1657年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奥朗则布时期的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最庞大的时候,但沙贾汗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莫卧儿帝国衰落。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大英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帝国等殖民帝国在印度争夺殖民地,最终英国胜利,使莫卧儿皇帝成为傀儡。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

(摄影 吴昊)

(摄影 吴昊)

以上内容,一看就知道来自百度,复杂的朝代更迭和人伦关系看得人头大,不看也罢,还是看我写的吧。我用做纪录片的写法来写:不求全,不指望一个题材说遍所有人或讲完一个人的所有事,抓住一个点一个侧面讲透,让人记得住,就OK。(太史公曰:然。)   

算起来,胡马雍应该是泰姬的夫君沙贾汗的太公,然而论知名度,他哪比得上重孙媳妇泰姬和他那位情种重孙沙贾汗。两处的游客也是疏密有别。泰姬陵,世人心中的“爱情丰碑”,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中“时光面颊上的一滴泪珠”,英国作家笔下“世间至纯之物的体现”,情种君王沙贾汗口中“让日月落泪的美”。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其令人永生难忘的风采,聆听其美丽的爱情故事,经历一次爱情的洗礼。——回家后照样过着匹夫匹妇柴米油盐争吵不休的琐碎日子。

(摄影 吴昊)

相传,1631年夏天,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最爱的妻子泰姬·玛哈尔难产而亡,爱妻的死讯让沙贾汗悲痛万分,一夜白头。次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阿格拉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建筑师以德里的胡马雍陵为蓝图,动用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和艺术家,融合中亚、波斯和印度本土风格,用22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座白色大理石艺术建筑。

(摄影 吴昊)

泰姬陵完成后不久,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看来,爱情的结晶,也会因为错生于宫廷而变异,并非是自带真善美光环。晚年沙贾汗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身旁。 

可见得,爱情是上帝赐予凡人的神力,能横亘中西,永恒千古,令人津津乐道至今,而政治杀伐则早被人忘却。我们熟知唐明皇李隆基,可谁会常提及其父李旦其子李亨?我们熟知温莎公爵,可谁记得他曾经是爱德华八世,谁记得他父亲乔治五世?我们熟知六世班禅仓央嘉措,可谁记得为他授戒的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乱世中,总会诞生这么一个敢爱敢恨的情种,用来慰藉亿万冰冷绝望的世人心。温莎公爵在退位演讲时说道:“我可以失去我所得到的一切,我的财产我的王位,但除了沃利斯,她是我人生的归宿,失去她便失去了我的一切,假如真是那样,那么我将何去何从”?仓央嘉措则对他所爱的仁珍翁姆写下情诗: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一夜白头,那得爱到多深的程度啊!令我顿生“生子当如孙仲谋,嫁人要嫁沙贾汗”之慨叹。出于女人特有的不可言说的小心理,我专门去查了一下泰姬的信息:绝世美人,那是毫无疑问的,先天条件具备,可她去世时,三十九岁,且已生育过十四个子女,很难再有年轻貌美的优势;至于擅琴诗书画,那是可以通过后天修习的;我特别注意到“性情温柔,婚后与夫君同甘共苦,形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这一行字。——为何对此特别敏感,因为这些“臣妾做不到啊”!有人曾不止一次对我长叹:你要是能像邓丽君那样温柔该多好!我反唇相讥:你要是能有木心那么英俊沙贾汗那么深情该多好!性情不温柔就算也是天生的难以改变,那么,同甘共苦夫唱妇随呢?总可以做到吧?也做不到?那那那……咱凡妇俗女凭啥奢望得到一夜白头的爱?

(摄影 吴昊)

请原谅我独特的叙事方式,面对密集的陌生的世界文化遗产、宗教、建筑和历史,我这个《世界历史》《世界地理》都没学好,逻辑思维极为欠缺记忆力又逐年下降的人,哪里记得住,恶补显然来不及。我梳理并记住它们的捷径是,拿某个特殊的人物作一根有温度的线,如此这般东扯西拉关联上所有相关信息。有温度,才记得牢。 所以这里顺便提及位于印度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的莫卧儿帝国皇宫。因其主要建筑由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名“红堡”,是一座颇具伊斯兰风格兼莫卧儿风格的古老建筑遗址,为象征莫卧儿帝国强大势力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自1639开始,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泰姬的丈夫)开始兴建,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才完成。同在亚穆纳河畔,还有一处阿格拉红堡,就是曾囚禁晚年沙贾汗的所在。

摄影 吴昊)

这些城堡纯属政治性建筑,我兴趣不大,印象最深的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和古堡上时不时飞起落下的大群乌鸦。传说乌鸦多的地方是不祥之地。大概是因为乌鸦在鸟类中嗅觉特别灵敏,人或畜还没有死,但是身上已经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于是乌鸦就闻味而来;也许宫廷里杀戮太多,血腥过重,才聚集了这么多乌鸦,几百年后还能闻到血腥味,不肯散去。【图6-13】  

(摄影 吴昊)

这样的地方,能诞生爱情的奇葩,不可思议,是血色玫瑰。 在胡马雍陵,谈的却是胡马雍的重孙和重孙媳妇的那些事儿,其实,胡马雍的一生也蛮曲折的,特别是王子流亡和单骑复国的桥段,颇有传奇性,可大家显然都没兴趣。胡马雍呀胡马雍,你在石棺里是否会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争做雄主,还是做情种吧! 

做雄主与做情种,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性命相见。别妄谈爱情,这是世间最名贵的奢侈品。


 作者  |           

苇杭,名刘海燕,七零后,纪录片导演,作品有《刺刀下的劳工》《风中客卿》《花冈越狱》《重返卡拉麦里》《寻找端纳》《千古忧乐》《消逝的建筑》《永远的犍陀罗》等,两度获得国际纪录片“金熊猫”评委会特别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长片“十佳”,广电总局推优,以及“光影纪年”学院奖、中美电影节入围奖;作品《刺刀下的劳工》获中央档案馆收藏。著有影视随笔《光影过客》《小隐六记》,创作手记《念念犍陀罗》即将由三联出版。

本公号长期征集佛教艺术相关图文,wenxin:654580449

  温故  |           

《永远的犍陀罗》 | 我的个神呐

《永远的犍陀罗》 | 不如初见

《永远的犍陀罗》 | 千年之争

《华夏之华》 |  瑞者信玉

《华夏之华》 |  只此黄绿

《华夏之华》 |  见相非相

《永远的犍陀罗》 | 缘起手串之末

《永远的犍陀罗》 | 于道各努力

《永远的犍陀罗》 | 千里自同风

  周边  |           

樊锦诗 | 北周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段晴丨丝路之畔的赫尔墨斯

回眸:梁思成与费正清的“独乐”情缘

乘风破浪——敦煌壁画中的舟船

观展 | 从一物到世界——金华市博物馆“无穷·镜:古代铜镜中的微观世界”展览访谈

观展 | 大叙事下的文物与考古——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访谈

佛藝访谈:台湾中华鹿野苑艺文学会吴文成专访

佛像和我们——熊秉明

古佛之美|走近奈良法隆寺壁画和百济观音

慈悲与智慧——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金铜造像

—————————————————

情怀也是生产力 。做有温度的视频,写有思想的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