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大案南北榜案,朱元璋以搞平衡的方式,确保了民族间的统一

 飓风居主人 2022-03-10

作者   小院之观

老朱一生办了无数大案,洪武三十年(1397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个大案:南北榜案。

说是大案,其实没杀几个人,但重要性直接影响了后世数百年,因为它涉及到的是大明的根基——科举。

对待教育,老朱是认真的,从洪武初期开始,他就开始扶持教育,培养贫苦人家的子弟读书,培养出来的生员,中上等的直接送京师国子监,次等的送中都(凤阳)国子监。

国子监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直接听命于皇帝,老朱这么干的目的,除了重视教育,还要和里甲制连起来看。

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官员能做到不被其他政治力量左右,对皇帝忠诚度极高。等到里甲制开始推行的时候,老朱从中央派出与地方粮长对接的人选居然是国子监的学生。

这招出乎所有人意料,它把中间庞大的官僚阶层都给绕开了,中央派下去的人能直接与基层对接。

牛不牛?皇权下基层。简简单单一手,既节省了国家巨量行政支出,又能把控基层,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老朱确实是有点天才的。

大明的科举在洪武三年第一次举行过一次,第二次举行要到洪武十五年,中间停摆达十年之久。不是老朱不重视科举,是他让觉得选出来的人才缺少实际才能,他需要时间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

直到洪武十五年,科举才得到恢复,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公布《科举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后二百五十多年的科举成文法规。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大明又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经反复斟酌,圈定了85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录取名单一出,舆论顿时一片大哗,北方人几乎闹翻了天——因为所录五十一人全都是南方人,这一榜因此被称为“南榜”。

南方经济文化都比北方发达是事实,可这么多次科举下来,从没出现过北方人一个也没录取的情况,这也太夸张了。几天后,落第的北方举人便联名上疏,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

街头巷尾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南方士子集体作弊的,种种说法都有声有色。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先后有10多名御史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老朱本人自然恼怒,三月初十他正式下诏,成立了以自己侍读张信为首的12人的调查小组,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朱元璋不高兴是肯定的,因为当时明朝已经统治北方近30年了,结果北方在辽北宋金元时期大儒频出,比如郝经,杨果,刘秉忠,耶律楚才等。经过明朝近三十年的统治,却来了一个剃头。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数日的复核,到该年四月末做出的调查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以考生水平判断,南榜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

最惨的是张信,这位前科状元因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南北榜案的原因众说纷纭,到现在也没个定论,我们不必去纠结于这些,直接看老朱为啥要这么处理。

按照科举考试三年一届的周期来看,如果录取的全是南人,出于地域的关系,三年时间已经够他们形成一些势力,与朝堂里原有的南方前辈形成合力,打压北方士子。

这绝非耸人听闻,明初的北方与南方绝非一家亲。经过辽、金、元长达400余年的统治,南北在人口、文化、经济上都有了很大差异,导致的后果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族群认同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唐亡后,北方便陷入了与游牧部落的斗争中。及至南宋,北方更是几乎完全沦陷。而南宋到明朝之间还有四百年的时间。宋亡后,元朝将北方汉人称之为汉人,南方汉人称之为南人,堪称人类早期《种族细分法案》。

这样,数百年来南北方一直处在相互对抗、攻伐的过程中。北方人想的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怪南方不出兵营救自己;南方人念叨着“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责怪北方人当了汉奸。直到明朝初年,南北方人才重新成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这种情况下,南北方人的关系,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说实话这种感情可以理解。

比如灭宋的元将张弘范本是汉人,他将南方人称为南蛮,率蒙古大军崖山灭宋毫无压力。而灭宋以后,元朝的统治将汉人与南人区分开来,久而久之,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之间的族群差异越来越大,南北有撕裂的危险。

老朱好不容易驱逐元朝,收复幽云,让南北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怎么能让这种事在大明再次发生。

按照南榜取士,这录取的全部是南方士子,三年后就算有北方士子录取,朝堂上南北平衡的格局也已经被大大改变。长此以往,几届下来,朝堂之上南风将全面压倒北风,北方士子再无出头之日。

真到了这一步,老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南北统一,很可能会重新坏在地域歧视手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的后果面前,南榜作没作弊实在只是个微小地不能再微小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南北方必须要互相融合,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朱元璋开科举,是为了无论南北为国家选拔人才,也是为了团结南北方。

哪怕刘三吾、张信等人是冤枉的,这个锅他们也只能背。

此案造成的直接影响,在于此后明朝改变了科举取士的制度,经过南北榜案这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而是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南方考生有点吃亏不假,但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这种事比起来,总会需要有人做出点牺牲。

500

朱元璋用搞平衡的办法处理了这次震撼明王朝的科举大案。南北榜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

中国自汉朝后历经400年南北对峙,唐朝统一后又是更加彻底血腥的近500年南北对峙,两边已经很难算作同一类人了,南北榜案涉及国家民族认同,处理不甚影响深远,而朱元璋的解答对得起他的历史定位。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