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损害表现

 所来所去 2022-03-11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作用于各个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感觉的类型

  1. 特殊感觉

视觉、嗅觉、味觉、听觉

文章图片1

2.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 浅感觉:来自于皮肤和粘膜的痛、温、触觉。
  • 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运动、位置和振动觉。
  • 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感觉分析、比较、整合而形成的实体、图形、两点辨别、定位和重量觉等。

躯体感觉障碍的类型

  • 抑制性症状

主要表现为感觉减退或消失

  • 刺激性症状

01 感觉过度(痛刺激后疼痛反应时潜伏期延长、疼痛时范围扩大,性质模糊,消失慢)

02 感觉过敏(轻微刺激感觉剧烈疼痛)

03 感觉倒错(冷刺激感觉是热的,触碰感觉到疼痛)

文章图片2

04 感觉异常(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发感觉麻木、疼痛、蚁走感,虫咬感等)

文章图片3

05 疼痛(局部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牵涉性疼痛、幻肢痛、灼烧性神经痛)

感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01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

  • 痛觉、温度觉传导通路
文章图片4
  • 触觉传导通路
文章图片5
  • 深感觉传导通路
文章图片6

02 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

文章图片7

03 节段性感觉支配

脊神经的分布在人体具有节段性。

每个脊神经后根的输入纤维来自相应的皮肤区域,该区域称为皮节。共有31个皮节。

文章图片8

04 周围性感觉支配

若干相邻的脊神经前支在颈部和腰骶部组成神经丛,如颈丛、腰丛和骶丛。

再通过神经纤维的重新组合和分配,从神经丛发出多支周围神经,每支周围神经含多个节段的脊神经纤维,因此周围神经在体表的分布与脊髓的节段性分布不同(主要鉴别点)。

文章图片9

感觉神经系统受损的定位诊断

(一)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

文章图片10

(ニ)末梢型感觉障碍

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温、痛、触和深感觉),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文章图片11

(三)后根型感觉障碍

为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的分布一致。常伴有剧烈的放射性疼痛(也就是神经痛)。

文章图片12

(四)髓内型感觉障碍

文章图片13

1、后角型

损伤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出现病变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

文章图片14

2、后索型

后索的薄束、楔束损害,则受损平面以下深感 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文章图片15

3、侧索型

因影响了脊髓丘脑侧束,表现病变对侧平面2~3个节段以下分离性感觉障碍。

4、前连合型

损害部位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对称性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正常,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5、脊髓半离断型

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亦称脊髓半切综合征。

文章图片16

6、横贯性脊髓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深浅感觉均缺失或减弱,平面上部可能有过敏带。

如在颈胸段可伴有锥体束损伤的体征,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

文章图片17

7、马尾圆锥型

主要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呈鞍状感觉缺失,马尾病变出现后根型感觉障碍并伴剧烈疼痛,见于肿瘤、炎症等。

文章图片18

(五)脑干型感觉障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损害同侧的管理面部痛温觉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管理对侧躯体交叉过来脊髓丘脑侧束,出现交叉性痛温觉障碍。

文章图片19

(六)丘脑型感觉障碍

损害时出现对侧偏身(包括面部)完全性感觉缺失或减退。常常出现感觉过度和偏身疼痛,深感觉损害重。

文章图片20

(七)内囊型感觉障碍

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常伴有偏瘫及偏盲,称三偏综合征。

文章图片21

(八)皮质型感觉障碍

病灶对侧的复合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障碍。

皮层感觉区范围广,破坏性病灶可出现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如为刺激性病灶,则出现局限性感觉性癫痫。

文章图片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