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来临前,皮肤会有4个征兆,这时再不控糖就晚了!

 中医药方便 2022-03-11

我们常常说,糖尿病本身的一些明显特征(三多一少)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并发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

长期血糖增高,还会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其中,最骇人听闻的可能就是糖尿病足了,很多人看过这张图后,就吓得直接“忌糖”。

以下为糖尿病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真实病例,不仅皮肉腐烂,甚至可以直接看到骨头:

其实,患上糖尿病前,皮肤会有4个征兆,提醒你该关注血糖了!

患糖尿病前,皮肤会有的4个征兆

1、皮肤瘙痒

现代研究表明,当血糖升高时,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过多,它们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稍,使其感觉功能紊乱,且血液中的晶体渗透压高于周围组织,会让组织中的水分向血中转移,造成长期慢性脱水,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除了皮肤瘙痒,干燥、脱屑,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表现,都要注意是否是血糖升高导致的!

2、真菌感染

持续升高的血糖,容易破坏皮肤的免疫能力,再加上血液末梢循环较差,所以糖尿病患者极容易出现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就是白色念珠菌,常出现在患者的腋下、脚趾间,容易诱发皮疹。

这些皮疹多会伴随小水泡、鳞屑等症状,在感染后还会有局部发红、瘙痒等表现。

3、外伤不愈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

最初可能仅仅是足部的真菌感染,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外伤,但外伤却不如常愈合,而是不断向深处发展、周围溃散,形成溃疡面,且久久无法恢复。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持续升高的血糖,造成了血管病变、末梢神经炎等问题,足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而且,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超标,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大量细菌依附在伤口处,更是加重了外伤的发展,最终形成慢性溃疡。

4、黑棘皮症

如果你勤于观察,会发现身体过于肥胖的人,往往会出现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过于发黑的情况,这其实就是黑棘皮症的表现。有时黑棘皮症也会出现在面部、肘前、膝盖后面、手掌等处。

所谓的黑棘皮症,其实就是皮肤过度角化、黑色素不断沉积后的表现,在黑棘皮症的皮肤表面,还可看到类似乳头状、天鹅绒状的增生。

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黑棘皮症的出现和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有直接关系,黑色棘皮病发生在多达74%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中。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合理控制饮食

糖尿病之所以被叫作富贵病,主要就是由于在饮食上没有节制所引起的。如果大量摄入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高血糖,血糖一直处于超高状态下便会引发糖尿病。

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多食用蔬菜与水果,选用粗粮代替细粮。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2、避免熬夜

长期熬夜,不仅会令人精神不振,影响工作与学习,还会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激素分泌紊乱。这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一定要避免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能减少患病的几率。

3、坚持运动

预防糖尿病,还需要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建议大家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老年朋友应当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散步、瑜伽等方式。

作为人体最直接、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血糖”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东西。但万事万物都有度,血糖过高的危害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患上糖尿病怎么办?合理配穴也能调!

我们知道,糖尿病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在我国的医学典籍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及尿有甜味为诊断要点。

明代《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消渴症”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注:现代医学在诊治糖尿病的过程中把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占临床上糖尿病的5%,多发于未成年人,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导致,在此不做详细展开。本篇主要探讨糖尿病中占比高达95%的2型糖尿病的调理。

消渴症整体调理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1主穴:

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其中胰俞是经验效穴;肺俞培补肺阴;肾俞、太溪滋补肾阴;三阴交滋补肝肾;脾俞健脾而促进津液的化生。

2配穴:

上消:加灸太渊、少府。

中消:加灸内庭、地机。

下消:加灸复溜、太冲。

烦渴、口干舌燥:加灸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加灸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

便秘:加灸天枢、腹结、足三里。

多尿、盗汗:加灸复溜、关元。

合并视物模糊:加灸头维、光明。

头晕:加灸百会、上星。

上肢疼痛麻木:加灸肩髃、曲池、合谷。

下肢疼痛麻木:加灸风市、阳陵泉、解溪。

皮肤瘙痒:加灸风池、曲池、血海。

阴阳两虚:加灸关元、命门。

结语

总之,在身体健康的问题上,请作一个认真的人,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做一个“怕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