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饮上泛用六涤汤

 中医闫大夫 2022-03-11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259)


   沈竹梦老朽,对叶桂、薛雪、吴瑭、章楠四家学说十分娴熟,善投时方调理流行性疾病,并对杂证亦妙手回春。他对血压正常、睡眠无变化,胸闷、头眩、耳鸣,认为痰饮上凌属神经性,不要按肝气、肝火、肝风治疗,应祛痰化饮,忌投泻肝、固涩、介类潜阳,主张小方久服缓以图本,破釜沉舟急进猛打反会偾事。为此特制了六涤汤,有天麻6g、茯苓9g、白术6g、半夏3g、枳壳3g、橘红6g,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连用15-30天。老朽曾给予不少患者,其效确切。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传承沈竹梦先生治疗痰饮上犯导致的胸闷、头眩、耳鸣所制定的六涤汤是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味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在《医学心悟》中记载到此方主治眩晕,湿痰壅遏者本方为治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冉先德《历代名医良方注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痰浊上扰,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故胸膈痞闷。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晕,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天麻息风止眩晕,二药合用为主药,以治风痰眩晕头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为辅药;橘红理气化痰,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均为佐使药。诸药相合,方简力宏,共同体现化痰息风,健脾祛湿之功。”

张老在本文中提出此方治疗痰饮导致的胸闷头眩耳鸣主张小方缓图,不可大量猛攻。小郎中认为小方适合针对轻症,针对痰饮较重的病例此方所给出的参考剂量相对偏小了,临床中小郎中也多用此方治疗痰饮导致的眩晕、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下面分享一则医案:患者,中年女性,高血压2年余,未规律服用西药降压药控制,近日来血压控制不是特别理想,出现眩晕症状,头晕眼花,特别是在饭后饮食过饱时明显,眠浅易醒多梦,心烦,胸闷,大便2-3天/次,不干,小便可,纳可,舌淡胖苔白中后黄腻,脉沉细滑。辨证为痰饮郁阻化热,半夏白术天麻汤证,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重化痰湿行气清热利水之药,药后症状缓解,血压稳定,后坚持用药一个月后,眩晕消失,舌象基本正常,在不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120-130/80-90mmHg。

关于生白术治疗眩晕的功效小郎中想特别提出一下,白术治疗眩晕的方剂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频繁出现,诸如苓桂术甘汤、泽泻汤,近效术附汤等均重用白术。而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凡治疗范围中有眩晕症状的方剂,如五苓散、真武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也都有白术。《名医别录》中记载白术“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火,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河南中医》1997年第3期发表李华医生总结生白术治疗眩晕的要点,小郎中认为颇为全面,诸位可参考使用。

①应用白术治眩晕,不必拘于痰饮与火的临床见证,除肝阳上亢及舌红无苔,或舌苔黄燥外,其余诸型眩晕均可选用

②应用白术治眩晕用量宜大,成人不宜少于25g,内耳眩晕可用至50g。

③白术质润气香,一经炒炙,香损质枯大失其性。近人研究证实,炒白术其挥发油损失约15%以上。而挥发油很可能即是白术治疗眩晕的主要成分,所以白术治疗眩晕,最好用生品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