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耐得住寂寞,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包括年轻化

 老威小屋 2022-03-11

“ 没有一种功夫,是在热热闹闹中得来的。

笨方法在首次实施时成本很大,但没有后续追加成本。而且可以收获最大的功效,扎实可靠。

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甚至运动爱好中,我都特别推崇基本功(也因此特别愿意亲近重视基本功的人)。

在汉语中,“功夫”是个广义词,只是后来武术电影流传开来后,逐渐用功夫指代武术。在我年轻的时候,武术是武术,功夫就是指“努力,时间,技能”等概念。


它的原意,跟专门用来指时间的“工夫”是通用词。

在词典里,“功夫”一词的对应英译,也是effort/time/skill(努力,时间,技能)等等含义。

所以,题头那句黑体字的话,可以翻译成这样:

只有在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才有可能获得一项技能。

文中,“努力”,“时间”,“技能”,都与“功夫”的基本含义相关联。

而默默地花时间去从事一件事,练就一项技能,或者追求一个收获,过程都是寂寞的。

以我们经常说的跑步为例。

01

前进的脚步一旦停下后再起,就要承认自己是小白

我不止一次地说,从高中时代开始喜爱跑步,延续到大学里。虽然大学里参加的体育队并非跑步(田径队),但是跑步依然作为训练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作后,运动的爱好也坚持许多年,除了健身,也坚持跑步。在2014年就绕行了北京的二环、三环。但是,随后也有两三年,因为各种原因,坚持得不好,不够系统,所以,状态马上变得比较差。

在2019年再度重新整装出发。这个时候,我首先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小白,实际上,也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小白。

不要说自己有多少年运动经历,那些底子,可能对于重新起步后的恢复(进步)有些帮助,但在荒废了若干时间以后的重拾起来的最初阶段,就是小白。

抱着自己是小白的心理,才会承受得了各种糟糕的状态,以及当训练课中感到力不从心,依然以愉快的心情去从事它。

2019年,我重新从5公里,10公里,5公里间歇,这些项目做起。

那年的11月的下旬,在暖和的海南,最长跑了17公里,大部分时间的心率分布在150以下——这个心率现在看来就是有氧高区的正常值,基本上还是“呼吸如常”,但那时候已经累得要死要活的——现在想来,大概就是无氧阈值太低了,很快就撞到了累死的那条线。

在随后的12月下旬,报名参加了一个网上半马,竟然失败了。

一个月后,进入2020年。年度的第一个目标,是以配速6分钟跑完5公里。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是轻松的事情,但在当时,这简直跟登天差不多。

正好春节期间去南半球。先期在南方城市停留。

好在南方城市冬天不冷,穿了单衣,算是勉强在学校的操场上完成了“以配速6分跑下5公里”的目标。

接下来,在春节期间的2月2日,在南半球的盛夏季节,把10公里配速跑进6分钟。

这简直跟当初第一次跑下北京二环一样让人兴奋了。跑完的当天晚上就踏上了飞回北京的航程,一路上自己都在得意。

这一次把10公里跑进6分配速内,几乎就是我的一个里程碑。

有图为证。

这是2020年的2月2日,众所周知,回家后就进入了全民抗疫的第一阶段,这是我最后一次外出。

下一步目标,是把5公里跑进25分。据说这是一个“跑者”称呼的门槛。

02


基本功才是一切的起点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根基还是很差的。特别是有氧基础不够扎实,能够勉强把10公里跑进配速6,但是这个所谓“快”(自己跟自己从前比),更多地不是靠“能力”,而是凭着“拼劲”。

遗憾的是,疫情后的7-8月,一直在追求各种pb,这个时期,无论是6分配速,530配速,5公里跑进25分,2小时内半马......等等,都已经完全不在话下。

仿佛自己已经快成大神了。或者说,至少是希望自己能短时间内练成大神。

总而言之一句话,那时候是有点走偏了!

之所以说那时候根基很差,只是“拼命”才显得跑快了,并不是能力提高了。

因为根据数据统计,心率基本上都落在130-160区间。按照丹尼尔斯博士的分法,也许这个心率也的确在2-3区,可是按照这个体系,2区就是马拉松比赛区了,3区就是无氧阈值区了。

那时候心率设置是以丹尼尔斯博士的分法(储备心率的59-74-84-88-95-100),但是执行时候的强度检测标准,却是参照了50-60-70-80-90-100。也就是说,达成的速度所对应的强度,按照现在来看,都是偏高的,也就是有氧基础比较弱。

我后来特别信奉“跑多快不重要,关键看在什么强度(心率)条件下达到的速度”才重要,与自己的这番自我检讨,很有关系。

也许,用自己的2区心率达到6配速,比用3-4区心率达到530配速,前者更加强大,而不是说530就一定比600强大。不能光拿速度来对比,这样看不出自己是否进步了。

基于这个认知,后来对于追求pb什么的虚幻的“业绩”,基本没有兴趣了。

偶尔也会竭尽全力去跑,往往是测试性质——不定期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有没有提高。而不是追求达成自己的什么pb。

03


慢跑是跑步的精髓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经常在讨论跟跑步能力有关的概念,其中最大摄氧量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概念,其实有很多理解需要澄清。

1、最大摄氧量的大小,跟一个人的跑步成绩好坏,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最大摄氧量是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所搬运和利用氧气的能力,理论上说,这个数值大,能够有更好的有氧代谢表现。但是跑步除了有氧代谢能力外,还有很多其他能力参与,甚至有跑姿——影响了跑步经济性——的因素。

而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有氧代谢几乎不需要考虑。

2、纵然可以在竭尽全力的跑步中看到最大摄氧量的高值,但这个能力本身,却是通过长期、大量的有氧慢跑积累的,而不是靠竭尽全力地奔跑来获得这个能力的。

3、这个能力几乎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的“拼老命地训练”,对于这个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小。

我现在也很能理解有的朋友反对“有氧训练”这种提法——尽管我不大赞同——他们认为“有氧运动”这个观点“反人类”。他们认为人类是在跟自然斗争中进化过来的,而跟自然做斗争的本质是力量,快速奔跑等技能。所以,力量和快跑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运动”。在这个条件下,没有什么有氧代谢的舞台。

我之所以能够理解,但不赞同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毕竟在发展,与生俱来的基因也许是力量和快跑,但有氧代谢下的运动模式,也不能说就不符合人类天性了呀。远古时代没有抽烟与喝酒,那现代人还多有染上这类爱好了呢,它是不是人类基因里的东西呢?

而对于长时间、长距离跑的人来说,不调动体内的脂肪来供能,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事情,如果一直在燃糖,要让这个活动持续下去,只有两个条件:

1、不断地补充碳水;

2、忍受不断堆积的乳酸,让自己在筋疲力尽、浑身酸痛中完成自己的训练课。

我比较喜欢较长时间的慢跑,所以我乐意提升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

04


每一步努力,老天都不会辜负你

昨天我在《户外空气不佳时,室内力量训练正当时》里,用两张训练中的图来作为力量训练话题的插图。

我一辈子用镜头拍人无数,但自己很少有照片,那两张照片,还是去年9-10月间自己好奇心发,在运动中拍下来的。

这两张图,拍摄当时贴过的。不仅如此,曾经还上过跑休日在家做力量训练的视频。

人长得丑,一般都把脸隐去,不过从图中左手手腕上那块酷似儿童电话手表的Polar M430就可以判断,是老威本尊无疑了。

有跑友说,这怎么看都不像40开外的人。说起来,老威对于自己过40岁生日这件事,都觉得是遥远的记忆啦~~

但是,这恰好说明一点:

运动,让人年轻!

最近这两年,随着瘦身成功和跑步、骑行规律化(《健康来自规律性的运动习惯》),小区里的邻居们,也从最初善意地担心是不是生病了(《瘦了个身,让善良的邻居“操碎了心”》),而变成每次见面都问“今天已经跑完了呀”,或者“今天是骑车还是跑步”。

无论是跑步,还是骑行,还是打拳,我们要的,不就是能维持更久的运动能力,以及让整个身体,尽量保持在年轻态、健康态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