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自医去修行14】将内观的经验融入艾灸中

 芬芳满园163 2022-03-11

将内观的经验融入艾灸中


以上学为参照,我就是个十足的学渣。从小到大的很多年,我都因此贬低自己。

当我通过内观来了解自己,我发现,其实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甚至很爱学习:前提是我所学的东西一定是现在就需要用到或者即将要用到,而对于所有未来可能有用也可能无用的学习毫无兴趣。


我的学习方法就是:
去做、去用!说得高级一点就是体验式学习。事实上这样的学习方法更能学以致用,灵活发挥,还能在原本所学的基础上创新。比如说如意灸法。

在老师那里学到的灸法原本是以任督二脉为核心基础去操作的,操作过程中讲究全神贯注并随机应变。事实上
心只要进入这个操作的当下,就很容易做到随机应变

图片

全然的专注于艾灸的当下时,被操作者的呼吸状态、身体的一举一动全然暴露在你面前:温度太高会刺激身体产生收紧的反应,温度太低被操作者会感到内心不满足,身体呈现出不安,自然就需要调整艾条的高度;整条督脉灸下来,某个位置产生强烈的脉动或者似吸允的互动反应,就可以让艾热持续在此处停留直至这种反应缓和平息(一般情况下此时全身会被灸透),而有些位置艾热一到身体便产生不安或者抵抗反应,此处便不灸……

而当被灸者呈现严重的气滞、心神不宁、焦虑不安亦或头疼胸闷的状态时,老师给出的艾灸方法就是平静的去帮她灸四肢的穴位:内关、外关,太冲、太溪等。


无论在任何位置施灸,最大的讲究总是绕不开施灸者需要平心静气,专注而放松。也就是说施灸者平心静气、放松专注的程度越深,灸效也就越好。而对于被灸者来说,越是给出全然的信任、放松接纳的心态,就越是能与施灸者平和的能量相呼应、互动,体验到的灸效也就越深入、越好:原本躁动不安的心,缺少秩序的气机也会因此而扭转。通过一根艾条的施灸,亦能做到导引气机至心平气和的成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扭转乾坤也变得自然而然。(实际上就是以施灸者的身体能量状态去导引被灸者,听起来是不是好高级?)

图片


事实上,将这种灸法应用到自灸上,会变得更为简单而容易。自己给自己施灸,自身的状态、感觉、反应自己最为清楚。艾热温度的高低,身体是否舒适放松,情绪是否平和、艾灸时身体是否与艾热产生互动的反应
……
.这些状态自己心中总是最有数的。

前提就是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没有其它的干扰,同样也是心越平静、专注、放松灸效也就越深入。(其实就是以自身的平和之气去导引全身之气回归到平和。)

点燃一根艾条,安静的躺下,忘掉穴位,选一个自己想灸的身体位置,放松的将燃烧的艾条放上去,静静的体会、感觉身体的反应及变化,若灸处产生脉动或者似吸吮的互动反应,便可持续在此处施灸直至这种互动平息,亦或自己不再想继续才停止或者换位置。


不用考虑穴位,只需要根据内心的感觉来选择被灸的位置,(感觉哪里需要这种艾热能量的支持),之后便是根据自己身体的反应做出随机应变的调整。是不是简单易行?

图片

理想丰满,现实可能就有点骨感了哦。这种听起来再简易不过的方法,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反而很难
因为外在世界太丰富热闹,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被外面的各种信息填满,变得焦躁不安、难以平静

于我来说,因为有内观静坐的基础,让心平静下来就变得比较容易,很容易就能做到安静而有专注的去艾灸,有时候自灸上三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而当心能平静、专注而放松的专注于艾灸时,通过燃烧的艾条给予身体的灸热能量其实是温而不燥,甚至是温润的。这样的能量对于久病体虚的人,才能真正起到支持的效用。

通过艾灸不断的观察身体就会发现其实
灸热的能量始终都是跟随身体本身气脉运行状态而为之的。身体本身的气脉状态往上浮,灸热也会跟着往上浮,呈现出的灸热即是燥热。而一旦浮躁的气脉转而往下,灸热也就随着身体的气脉而下,途径之处化浊燥湿,形成温润的能量。

我们还能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灸热在身体的阻滞湿寒处停留,更确切的说是遇到阻滞寒湿时会被吸收,发生驱寒化湿的过程。若阻滞寒湿很轻,可能一个小时,或者更短、更长的时间里,此处便被化解开,之后灸热会继续循身体运行,走到另外一个阻滞点。这个过程就是很多的艾灸老师描述的找病过程

图片


事实上我们完全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就算没有静坐的功底,持续练习一段时间后,也会容易做到平静、专注、放松(艾灸的灸热亦能协助我们更深入的放松。)此时的我们就能在自己的身体上经历、并观察到这个灸感过程。

仔细体会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艾灸其实是工具,
让心变得平静、专注而放松才是核心。也就是在调心的基础上去艾灸。这对于现在动不动就感到焦虑的人以及久病已经导致心神不宁,越治越没有信心的人真是太友爱了。
2014-2018年这段气若游丝时日,多亏了这个简单有效的艾灸方法的陪伴和支持,到2019年我的身体状况开始质变,对于艾灸的需求也越来越少。

从开始的治疗到中间的调理再到现在的锻炼,这整个自医过程给予我的收益其实不仅仅是身体趋向于健康,更多的是面对疾病的淡定和从容。(顺便还收获了事业。)



因为是靠心意去感知身体来确定艾灸的位置、之后再随机应变去调整,因此,我将这种自灸方法取名为如意灸法”。

本文已经阐明了灸法的核心。细节、步骤和阶段可查阅以前整理的文章或点击本公众号左下角进入如意灸课堂听取如意灸系列课程(后续抽出时间来亦会重新整理整个如意灸法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