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悸动案1——症愈背后的隐患

 中医知识圈 2022-03-11

悸动案1——症愈背后的隐患

学生案例:
症状:
  • 患者脐下悸动,运动后加剧。

  • 腹内按之有硬物,不太疼。

  • 喜辛辣食物,吃完辣会很舒服,但也会咽痛。

  • 吃芝麻油恶心。


治法:
  • 用大量地黄,悸动立即消失。

  • 用引火汤,悸动减轻。但出现严重痞满、梅核气。痞满减轻,又现腹痛。用四逆散加附子,腹痛减轻,悸动又严重。

  • 在前位大夫处,累计吃了半斤多生附子。

  • 先后用过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半夏厚朴汤、桂枝加桂汤、桂枝龙骨牡蛎汤、桃仁承气汤、桂枝茯苓丸以及几种泄心汤,都无效。


疑问:是不是应该用大乌头煎,或者葛根汤加四逆汤加玉屏风散?

 

淼师:在现有信息下判断,肯定无法确诊。凭经验推测,此证类似于《伤寒论》中“心下如磐”的痰湿证,属于气机闭郁和痰湿阻滞并结的问题。

 

用了开散剂后,为何悸动就会加重呢?显然这是自身在发动正气来打开淤滞,而又不足以彻底打开的一种表现。借此体会一点——方子开对了,症状反而会加重。

 

怎么知道自己开的方子对不对呢?如果眼里只有这些症状,肯定会陷入迷惑。怎么治都不对,怎么治都是按下葫芦起来瓢。问题的核心还是整体观阴阳观。也就是把症状放在整体中考虑,考虑它的正邪(阴阳)。总有一些迹象会透露出这些信息。这些具体的思路练多了,自然能抓住其中的蛛丝马迹。

 

比如,此人吃了辛辣开散之物,虽然症状加重了,可是自身感受却很舒服。也有可能用了开散通行的方法后,一部分症状改善,只是悸动加重了。此时只盯着“脐下悸动”,按照书上写的“奔豚”治,肯定治不好。

 

这位同学用了大剂量的地黄后,患者脐下悸动消失。此时要辨别,脐下的硬肉是否改善。同样是脐下悸动消失,硬肉变软的和硬肉变硬,背后的原因完全不同:

 

  • 如果肚子变软,说明患者核心的短板是阴虚,脐下悸动是由阴虚引起的。地黄一滋阴,脐下悸动就好了。

  • 如果肚子更硬了,说明脐下悸动被地黄的内敛之性压制,身体无力悸动。只有等地黄的收敛作用结束了,身体再次伸展之时,才能再次发动正气解淤,再次现出悸动之象。

以现有的信息还无法判断本案属于哪种情况。但可以借此体会如下几个问题:

 

  • 什么情况下,方证就不好用了?

  • 哪些症状是邪气发动的?

  • 哪些症状是正气发动的?

  • 症状的好转,是正气恢复了?还是正气无力抗争了?

 

这些问题是都是关于“虚实”、“正邪”的,如果判断不出“虚实”、“正邪”,就无法确定治疗方向。而且现有信息也无法精准地给出“病位”、“病性”。没有虚实、正邪、病位、病性,诊治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法看到如理如法的病情变化。由此品味一下,为何咱们把中医证治的五要素整理为“病性、病位、虚实、正邪、传变”。没有这些判断,临床中遇到这种病就没法治。

 

这点信息虽然不能作为临床判断,但是锻炼理论推演,还是有意义的。假设模拟一种极端的情况,就给这点信息,让你治病怎么办?那就只能勉强用诊法中的第五诊试试,用相对安全的治法试探病情,逐渐理解病机。比如,此案可以用升降散合四磨汤试探一下。用药之后,立刻就能验证之前的那些推测。顺便观察一下患者大便后,症状会不会改善。因为给出了明显有胃肠道淤滞的信息。这种病机下引发的症状,一般都会在大便之后有所改善。

 

假设这个思路是对的,咱们就可以进一步验证。下午四五点左右,早上吃的饭会走到小肠末端和大肠。对于有些胃肠道偏于淤滞的人,在这个时间段会有不适感。此时就可用针法助其排便,再看悸动是否减轻。如果不会用针,就用升降散合四磨汤。力量虽弱,但三四天以后,也能看出效果。

 

注意,这个思路并非临床治病的思路。这只是一种假设,以此练习推演理论的思维。诊断的整个思维过程,其实就是以咱们的理法,对现有信息努力做出最合理的解释,作为当前的主要思维线索。临床中遇到这种难诊断的病,一定要进一步收集脉色证信息,至少有八成把握,才能确诊。当然那些很容易百分之百确诊的病另当别论。

 

平时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这么练。在理论框架下不断思考,各种情况用了各种方法带来的各种变化,久而久之理论必然实现自洽。开始推演的思路肯定是不完整、不圆融的,没关系。这就像一种临床思维的模仿,开始肯定不像,可是这种练习多了,自然就像了。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得看经典,如远公的书、《伤寒论》、各类医案······大脑会不知不觉地在你无意识状态下,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掌握一门学问,一半要靠自己学习、思考、整理、推演,另一半靠的是无意识的大脑功能自行整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