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日趋腐败的世界,把生命翻到这一页

 置身于宁静 2022-03-11
“昨夜下着今天的大雨/冰冷的天赋一样美丽”,翻开王寅新出的诗选《灰光灯》,这开篇第一首的头两句,便电流般触动了我。那让我们一再凝望并流泪的雨,时间、记忆、先知般的预言,黑暗中生命面容的呈现,似乎都尽在其中。我为触及什么而暗自惊心。

  的确,一个诗人本身即是一个“炽热的谜语”。他不仅是写出几首好诗的人,更是能带来一种美学品格和精神气质的人,或者说,是那种能把我们“带入一种命运”的人。王寅正是这样的诗人。

  精神突变之于诗人的意义

  作为一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成名的优秀诗人,王寅早期的《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朗诵》等诗已广为人知。有人把他归入“第三代”,有人用“纯诗”理论描述他。他的沉静、优雅、自如和超然,似乎已成为他的风格标志。

  但是,这却不仅仅是一个风格意义上的诗人。对我来说,王寅的创作真正让我激动和惊异的,主要是他在1991年前后写下的那一批诗,如《送斧子的人来了》(“送斧子的人来了/我们的头来了”)、《说多了就是威胁》(“抛向空中的分币必须有正反两面/亲爱的朋友,说多了就是威胁/说对了,就是死亡”),等等。在那个荒凉的、空气中还飘着几分恐惧的日子里,我几乎是满怀战栗地读到这批诗。我惊异于一个人精神内部所发生的突变。我钦佩一个诗人起身向“无敌的黑暗”“致敬”时所具备的那种勇气。我庆幸终于有更多的诗人打破禁忌,并重新发出了他们的声音。当然,在后来,我还不时诧异于人们的漠然。我不知道那些批评家们都在关心些什么,我只知道正是在这样的诗中,透出了一个时代和一代诗人最灼热的秘密。

  这一批诗,都收在《灰光灯》“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1990-1992)这一辑中。这让我不能不受震动,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诗人,居然转而召唤一条“乞灵于夏季的狗/一生孱弱的狗/……疯疯癫癫的狗/大师一生啧啧称奇的狗/长眉遮目的狗/沉默无语的狗”,并高叫道“来吧,幽灵/……沾上一脚血污/做我敢做敢当的仆从”。而在一年后,诗人还写出了同样惊人的《灵魂终于出窍了》:“亲爱的教父/向你致敬/灵魂终于出窍了”“以你全能的手/加入我所受的创痛吧”。这位“亲爱的教父”是谁?死亡大师?摘下面具、径直来到诗人生活中的命运之神?

  不管怎么猜想,诗人内心的那种决绝却是可以感到的:命运的加速运转,多年来的准备,已把他推向了一个临界点。他看到命运的利斧闪亮,但他更迫切地感到“我已不能缺席”。他那时爱用的句式还有“留给”“交付”等等,在一首诗的最后他甚至这样声称:“血已经准备好了”(《白痴之歌》,1992)。

  一个让人惊异的诗人就这样出现在我的面前。当然,灵魂还是同一个,但写下那一批诗篇的诗人却经历了换血般的阵痛。那是挺身进入命运的时日,是获得灵视、更尖锐听力和勇气的时日。那也是和语言甚至和死亡建立更亲密关系的时日。从那以后,诗歌不仅是美丽的言辞了。多年后,我读到诗人在同一时期写下的随笔《复得的诗歌》,一切都明白了:

  “生命翻到这一页,诗歌闪现了光芒。我终于打开了内心,解除了禁忌,在文字上、在脸上、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上。”

  这就是精神突变之于一个诗人的意义。失败的余烬仍在燃烧,但是生命已“翻到这一页”。他的文字成为“突然启动加速的闪亮颗粒”。他身体中的那双翅膀闪闪发亮(纵然它会被风暴折断、“遍布胆汁的颜色”)。这个“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他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他从更高的意义上,担当起了“诗人”之名。

  带有预言性的诗歌声音

  而在今天,纵观王寅三十多年来的写作,我更加感到这一“突变期”的特殊意义。这一突变,既预示了他的未来,也使他早年的诗获得了新的意味。或者说,这使他作为诗人的一生都获得了一个燃烧的內核。

  从那以后,“已无所谓什么征兆/风暴就是一切”(《风暴》,1991),纵然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不出声的风暴。多年以后,诗人在散文《我看见了白色的波兰》中引证了米沃什的诗:“只有我劫后余生,/活过咖啡馆里那张桌子,/那儿,冬天中午,一院子的霜闪耀在窗玻璃上。/我可以走进那儿,我愿意的话,/而在凄冷的空中敲着我的手指,/召集幽灵”。的确,如同之于许多中国诗人,米沃什的诗也曾像“寒冬中的篝火”照亮了他。不过在这里,我还是更多地联想到了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式的表面的超然、矜持与内在的激烈,他那不合时宜的美学品位,他的“一系列大胆的智力突袭”,他的天赋及牺牲,他对命运的洞悉,重要的是,他那先知般的声音,我都一再从王寅这里感到了:“我终于得以回忆我的国家/我的麂皮手套和/白色的风暴?已无影无踪”(《靠近》,1991),这是谁在说话?一个生在上海的还是来自彼得堡的诗人?他手中的“麂皮手套”是从哪儿来的?这是劫后余生者的絮语,还是出自一个幽灵的回忆?

  不管怎么说,在王寅90年代以来的创作中,抒情音调变了,甚至可以说他获得了某种先知般的气质。这是他和许多同时代诗人迥然有别的地方。他的声音往往也带有预言性,如“牺牲毫无光泽”,如“今天的光芒就是/未来的寂静”,等等。他的语言方式和句法也都变了。他的诗仍带着“琴弦上的痛楚”,但却愈来愈倾向于直接说出:“直呼其名吧,泪水”。他抛开繁复的修辞,想要获得一种更为直截了当的语言的见证和命名力量。

  诗人的最大美德是忠实于自己

  王寅的近作致力于一种新的、更接近于赞颂的生命境界,令人沉醉。但是,正如我们同时看到的,“嘴唇下的秘密贴着狂风”,诗人仍行走在他特有的命运中。在他的近作中,有“赞歌的沉默”,也仍有着“利斧的寂静”。我猜不少读者会喜欢《我抚摸着你的肩膀》这首诗,但它却不是一首一般的爱情诗:“在你光滑的肩膀下面/有着突出而锐利的肩胛骨/小小的、独一无二的骨头/有着精致的形状”,而结尾是:“我们侧躺在床上久久亲吻/谈论生死一样谈论爱情”!

  这个结尾的惊叹号是我加上的,因为我自己所受到的震动。在诗人迎来的“晚年”中,“音乐变慢了”,而“死亡始料不及”。他所书写的,仍是命运的抒情诗,而非消费时代的闲愁。或用他自己谈论诗歌的变与不变的话来说,在他的世界内部,“冰山依然坚硬而晶莹”。而这也正是我特别赞赏的:在一个日趋腐败的世界上,他却能保持作为诗人的纯洁品质。他曾这样宣称,他也这样做到了:“这启迪我的生物,我唯一的教师/从来是沉默的石头/但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命运。”

  而从语言风格看,相比于90年代初期的那种激烈,他的近作看上去更从容,也更精致和轻盈了。这是他长久练就的结果,他以此叙述着“锈蚀已久的夏天”。王寅是那种诗不多、也从不刻意去写的诗人。他也无意于加入这个时代的任何竞争。让我欣赏的是,有时在他那里还有着某种“美学的疲倦”,《巴黎已经令我心生厌倦》这首近作就再次显示了他要“远离”的意愿。

  王寅的这部诗选就这样吸引了我。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天各一方,但又一起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年代,“我,我们,我们这多变的时代/星辰跟随着各自的神祇/转动着颈项”(《终于有了昨日》)。而我写下这些,不仅因为我从中看到一代人青春的脸庞,也不仅因为唤起了对90年代那个特殊年代流泪的记忆,更在于在今天我们依然分享了很多。按照茨维塔耶娃的观点,一个诗人的最大美德是忠实于自己。王寅做到了这一点。正是这种忠实使他成为自己又突破自己。正是这种忠实使他一生的不同阶段相互贯穿。他的近作《雨滴中的一滴雨》,马上就会使我们想起《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的那个结尾。这是命运的闪回,也是诗之交叠。这就是诗人为什么会写下“昨夜下着今天的大雨”。在一种命运里,过去写的也就是现在要重写的,而现在写下的“终于有了昨日”。同样,不是“晚年来得太晚了”,而是它早已出现在那里。它期待我们的,无非是去辨认,去倾听:“别评论/别评论破碎的激情/别评论转瞬即逝的光明/首先是痛苦的诱惑/首先是祈祷的回声……”

  王家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