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督导评估结果】对芜湖市繁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

 听月思雨001 2022-03-12

12月27日-30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省级督导评估组对繁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组通过核查材料、座谈交流、陈述答辩、推门听课、随机访谈、实地查访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掌握芜湖市繁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此次督导评估共核查中小学校10所,其中小学6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分别召开了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40余人参加的四场座谈会,深入学校课堂听取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6个学科共7节课,随机访谈了部分学生及家长,查访区委编办、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部门,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数据。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一)资源配置

《办法》规定,资源配置评估有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经核查,繁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公办小学15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截至2020年底,29所学校7项指标均基本达到评估标准,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经初步测算,小学、初中七项指标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298、0.227。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初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130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为2.07;小学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176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为1.46。

(二)政府保障程度

《办法》规定,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繁昌区政府保障程度的15项指标中除教学点公用经费投入、音乐教室数量、美术教室设施配备等个别指标基本满足条件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了规定要求。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20年截至目前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7.48%,交流轮岗骨干教师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例48.89%,分别高于规定标准7.48%、28.89%。

(三)教育质量

《办法》规定,教育质量评估有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繁昌区教育质量的9项指标均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指标比较突出的是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9.1%,公办学校零择校;教师网络专业课培训合格率为100%,班班通学科应用覆盖率为100%;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制定章程,学校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2020年安徽省实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语文和劳动教育学科的学生学业水平达到Ш级以上。

(四)社会认可度调查

《办法》规定,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须对社会认可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针对上述内容,省级督导评估组通过座谈交流、随机访谈等形式,对繁昌区不同群体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经初步调查,繁昌区社会认可度调查结果超过85%的规定要求。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成立繁昌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印发《繁昌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建立包保责任制,将创建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考核内容,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较为浓厚的创建氛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实施县镇学校扩容工程。投入1.3亿元,新建城东小学、城关二小,扩建繁昌三中、四中、城关四小教学楼及运动场,有效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二是实施乡村学校固基工程。改善赤沙九年制学校、孙村中心小学、横山中心小学等办学条件。三是实施特殊教育暖心工程。投入150万元建成3个特教资源教室,保障了适龄“三残”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四是实施校园安全密网工程。全区中小学校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048只,校园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并与公安“雪亮工程”联网,守护广大师生安全。

(二)科学谋划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实行学位预警机制。根据学区人口及生源变化情况,对可能出现超出学位承载能力的学校,实行预警机制。严格控制“热点”学校学生流入,及时优化学区划分。按照城区规划和学位需求情况,通过新建、扩建、改造,增加资源供给,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二是推行集团化办学。印发《繁昌区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繁昌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结对共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共建,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初步建立起区内区外共建体系,现有5个教育集团,10对结对共建学校,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实现了“上好学”的愿景。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一是招考增量。2019年,招考中小学教师48名,确定乡村教师定向培养6名。在编制满员的情况下,2020年招考中小学编内编外教师269人。二是盘活存量。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近两年全区教师交流176人、支教78人。三是提高质量。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出台《繁昌县教师发展研训一体化工作方案》,将“教研”与“师训”统筹整合,优化教师专业成长通道。预算安排约100万元,作为35个“研训项目包”专项经费,保障了研训工作的顺利实施。两年来,全区教师获得市级教学教研二等奖以上450余项,培养出安徽省最美教师、模范教师等3人、市级学科名师工作室2个。四是保障教师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各项补贴与公务员实行同步落实,繁昌区行政事业单位发放的各类奖金,所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同等享受,确保了公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标准。2019年繁昌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121158 元,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收入108238元。

(四)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学校文化建设

一是德育实效凸显。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动计划》,制定《繁昌县学校德育常规活动制度化安排(试行)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构建“大思政”格局。扎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常态开展,实践教育形式多样。二是实施“一校一品”,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制定《 繁昌区实施“一校一品”,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硬件环境提升。先后举办7场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及一线校长来繁昌,助力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实验小学每学期更换一次学生自己题写的校名,播撒童真;城关三小4个固化节日活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横山中心小学实施融乐教育,突出民俗特色,荣获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峨山二小以莲育人,培养“行品优雅”的至美小莲娃;黄浒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明显,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芦南九年制学校的动感篮球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芜湖恒杰中俄双语学校的幸福教育,让每一名孩子快乐成长;繁昌三中大力推行“活力教育”,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特色学校;繁昌四中秉行“诚毅谦雅”校训,践行生本教育,建设有温度的校园。

三、督导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希望繁昌区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进一步履行政府主体责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教育费附加要全部用于教育。加快既有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发挥效益。结合城乡建设规划,谋划一批新项目。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运用。及时更新教育装备,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2019年教学点公用经费投入缺口35850元,要及时足额补拨。

二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加强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研究,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三是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落地生根,畅通教师交流轮岗渠道,保障所有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创新教师研修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培训针对性。提高教科研等专业素质,提升信息化运用能力。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加速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四是进一步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要严格落实学校章程,细化措施,规范管理,务求实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的同时,突出抓好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做到与办学思想、教育实践深度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