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金色年华554 2022-03-12

有句话叫做“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都是普通人平凡而真挚的情感,然而在古代帝王的家庭生活中这些情感一旦牵扯到权力斗争就变味了。自古以来帝王家父子兄弟之间为了权力自相残杀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那么帝王家究竟有没有真挚的兄弟骨肉之情呢?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卫国宗室有这样一对兄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弟骨肉之情。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话说卫国在当初周王朝分封诸侯时本来是第一大国,可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这个老资格的诸侯国早已不复昔日的风采。邻近的郑国率先崛起壮大令卫国眼红不已。可卫国自己别说要学郑国对外扩张了,即使是管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都做不到。卫国进入春秋时代后接连发生了几次内乱极大损耗了自身国力。公元前718年流亡在外的卫宣公被国人请回去收拾残局,可这位本来就接手了烂摊子的卫宣公却以烂为烂继续把国家往沟里带。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一上台就率先崛起的小霸主郑国对着干:他邀请南燕一同去讨伐郑国,结果反而被郕国这个弹丸小国趁卫国国内空虚之际趁机揩油。后来齐国出面充当和事佬组织郑、宋、卫几方讲和。可事后郑庄公继续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以“不朝周”为名对宋国大打出手。本来郑国打宋国与卫国没直接关系,可郑庄公却派人过来要求卫国一同出兵伐宋。卫宣公选择和宋国站在一起,结果被郑国以“不听王命”为由给收拾了一通。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再后来郑国和周王室发生了矛盾。卫宣公见机又来插手,结果再次被郑国打得一败涂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卫宣公不得不屈服于郑国的淫威。卫宣公在外面老挨郑国的揍,在国内也搞得是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卫宣公这个人有很多缺点,不过最为人诟病的是他在男女关系上的荒淫无度。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无独有偶《左传》中也记载道:“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这两段史料记载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卫宣公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还生下儿子公子伋(也作急子)。像卫宣公这种勾搭父亲姬妾的行为是当时的宗法礼制所难以接受的。可作为一国之君大权在握的卫宣公却对此不管不顾。话说这卫宣公对夷姜爱得死去活来,所以自然爱屋及乌颇为宠爱夷姜生的公子伋。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让自己的弟弟右公子职负责教导公子伋。等公子伋稍微长大一些后又把他立为太子。公子伋成年以后在叔父兼师傅右公子职的操持下准备迎娶齐国宗室的宣姜。谁曾想等到新媳妇过门的时候身为公公的卫宣公居然看上了儿媳妇。色迷心窍的卫宣公把自己的老脸扔到九霄云外就直接代替儿子完了婚。本来要嫁给太子伋的宣姜就这样摇身一变戏剧性地成了未婚夫的后妈。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为了顺利迎娶宣姜还下令在河边筑造了一座新台。当时的卫国人根据这件事模仿宣姜的口吻写了一首诗——这就是《诗经·邶风 ·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不得不佩服当时的人嘲讽起自己的国君来是何其无所顾忌。我们只要看看这首诗的白话文版本就知道卫国人嘲讽自己的国君是有多么大胆。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先秦诗鉴赏辞典》把这首诗翻译成了通俗的白话文:河上新台照眼明,河水溜溜满又平。只道嫁个称心汉,缩脖蛤蟆真恶心。新台高高黄河边,黄河平平水连天。只道嫁个称心汉,癞皮蛤蟆讨人嫌。下网拿鱼落了空,拿个蛤蟆在网中。只道嫁个称心汉,换得缩脖丑老公。这首诗直接把人家卫宣公堂堂一国之君比做丑陋的癞蛤蟆也确实够辛辣的。当然文学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论年龄、相貌配这个新媳妇确实有够磕碜的,不过宣姜的婚后生活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哀怨。恰恰相反卫宣公娶了这么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可是宠爱得紧。事实上宣姜的婚后生活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随着宣姜的日渐受宠自然使太子伋的生母夷姜备受冷落。卫宣公这个人总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异性:当他喜欢一个女人的时候可以为她做任何事,可当他移情别恋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搭理以前跟过自己的女人。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当年宠爱夷姜的时候那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自从有了宣姜以后卫宣公就基本上再也不理睬夷姜了。夷姜想着自己日渐人老珠黄、儿子又前途未卜可谓是备受煎熬。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夷姜万念俱灰之下上吊自杀了。夷姜一死就给了宣姜扬眉吐气、子以母贵的机会。话说宣姜给卫宣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这两位公子都被交给左公子泄(卫宣公的另一个弟弟)教导。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宣姜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中更加偏爱小儿子朔,所以就想着怎样能让公子朔取代公子伋的太子地位。卫宣公其实早就有废长立幼的念头——说到底他毕竟是抢了公子伋的未婚妻。尽管公子伋本人倒是没说什么,可做贼心虚的卫宣公自己感觉膈应啊。卫宣公觉得与其父子俩这么不尴不尬相处着倒不如早日做个了断。这样也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了。不得不说卫宣公这种心态实在是有够阴暗的。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卫宣公这个当爹的所作所为可是比老虎还毒啊。退一步咱们姑且不说公子伋是卫宣公的亲儿子,可即使单从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而言也是你卫宣公理亏啊。合着你亏欠了人家、对不起人家,完了你又觉得不好意思面对人家,所以你就索性把人家直接干掉?就算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可要这么做也太丧良心了吧?更何况这还是对自己的亲儿子下手实在是有够狠的。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卫宣公心里这种阴暗面被宣姜敏锐捕捉到了,所以她就成天在卫宣公身边吹枕头风。卫宣公本来就有收拾公子伋的念头,那么再加上宣姜一撺掇就更加坚定了他除掉公子伋的决心。夫妻俩合谋了这样一个计划:让公子伋出使齐国,然后在路上设下埋伏假扮强盗将其杀害。当然这种事毕竟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因此卫宣公不能安排朝廷官方的人动手,只能是在外面雇凶冒充强盗干这事。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问题是雇来的刺客不认识刺杀目标啊。那年头又不想现在还可以先看照片。卫宣公在安排刺客的时候就吩咐他们见到手持白旄者就杀。所谓白旄是指当时代表国家出访的使节在旗帜上系的白色牦牛尾。令人唏嘘的是与公子伋一道命丧黄泉的还有宣姜的长子寿。原来公子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对父亲卫宣公、母亲宣姜都相当孝顺,对并非一母所生的兄长也颇为友善。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宣姜做这一切尽管是为了把小儿子朔扶上太子的宝座,可她也并没把自己的计划瞒着大儿子寿。公子寿知道这个计划以后很是为难:他不愿见到兄长枉送性命,可毕竟这件事又牵涉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公子寿一开始并没把这个计划告诉兄长,而是苦口婆心劝兄长不要接下出使齐国的任务。公子伋被弄得一头雾水:我奉命出使好端端的,可你为什么非要阻拦呢?公子寿见劝不动兄长又提出要在兄长临行前一起喝酒践行。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公子伋觉得这个理由很正当就欣然同意了。公子寿一个劲儿给兄长灌酒终于把他给灌醉了,然后公子寿就自己拿着白旄冒充使者前往齐国。等到这边公子伋酒醒了以后却发现弟弟偷偷拿着自己的行头冒充使者上路了,再联想到弟弟之前一系列反常的举动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时公子伋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所以就赶紧去追弟弟。可公子伋这边紧赶慢赶到底还是晚了一步。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公子伋行至半路遇见了一群形迹可疑的黑衣人手里正拿着出使外国的使节所持有的白旄,然而却并没见到弟弟公子寿。这时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了公子伋的心头——他几乎是在一瞬间洞悉了一切。公子伋上前假装问那些黑衣人:“主公所命,了事否?”黑衣人一听以为是自家主子派来接应的人就回答说:“事情已了结”。然后这些人就拿出了一个盒子,公子伋把盒子打开一看赫然正是公子寿的人头。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公子伋顿时仰天大哭道:“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你们杀错人了。你们现在杀了我回去复命还可以抵误杀之罪”。黑衣人一听说杀错了人也担心回去交不了差,于是索性管你俩谁是真的谁是假的都一块儿杀了。公子伋在卫国很得臣民百姓爱戴。以前卫国人作诗嘲讽卫宣公时就曾感慨卫宣公这样一个阴暗无耻的人却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事实上当时很多卫国人都把国家的未来寄托在这位太子身上。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然而偏偏由于卫宣公自己的愚蠢害死了公子伋,更令人感慨的是公子寿作为宣姜的儿子却为保护大哥而死。按说公子寿本来是公子伋之死的潜在受益人之一:尽管母亲宣姜更偏袒弟弟公子朔,可公子寿同样也是有机会坐上太子之位的。在当时“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继承制度下大哥公子伋死了之后在制度上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公子寿。当然更偏爱公子朔的卫宣公和宣姜会不会立公子寿为太子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中国史连载:最是无情的帝王家究竟有没有兄弟骨肉之情

无论如何公子寿即使不能坐上太子之位,但要舍出命来保护兄长需要多大的决心与勇气?由此可以看出公子伋和公子寿都有着相当高尚的人品。卫宣公得到了两个优秀的儿子,却因为他自己让两个儿子在一天之内同时死于非命。卫国人为此写了一首名为《二子乘舟》的诗纪念两位公子。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恋意难除。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远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