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国人的信仰是对信仰的信仰

 昵称48087789 2022-03-12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被低估了的四大名著

我国有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搬上荧屏后,最受欢迎的是《西游记》,获奖无数的也是《西游记》,然而被低估得最严重的也是《西游记》。民间素来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一说。这两部名著都被抬到思想层面。《红楼梦》的地位则更加崇高,后世研究《红楼梦》的人发展出了“红学”,而研究者被赞誉为“红学家”。

《西游记》因其诡谲奇特的神怪幻想,又被某些学者解读为封建体制下的东方志奇小说。常常被认为是以想象力和佛道故事为背景的神话传说。而我们一旦以神话的视角来代入《西游记》中,我们读出来的无非是光怪陆离的臆想,而不能深入到其精彩的内核之中。但是,倘若我们像是水浒三国一样,借史书来彼此对照,我们又会发觉,原型故事玄奘西行少了几分韵味,天庭建制和西方佛国又多了些许人情,大唐的盛景见不到,一路上的风光全是幻想和空谈,就好似是东拼西凑而来的四不像。有些好事者,把《封神榜》,《大唐西域记》,《红楼梦》等书籍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神话宇宙,以此来理解《西游记》中的漫天神佛,以及考据其出生背景。这又使得这部作品一下子被拔高了,同时也被削弱了本来的内核。

图片来源网络:三国演义‍

图片来源网络:水浒传

图片来源网络:红楼梦

图片来源网络:西游记

90年代起,《西游记》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好评如潮。这一火,就是三十多年。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能有这样的辉煌战绩。也鲜少有一个文化产品,可以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广为人知,家喻户晓。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对《西游记》中的经典桥段耳熟能详。而,可惜的是,因为《西游记》中塑造了太多经典的神仙和妖怪的形象,导致了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这些表面的符号所牵引,而忽略其内在的一脉相承的信仰。毫不夸张地说,西游记为什么可以成功,无论是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还是改编后的电视剧,为什么都可以深刻地影响到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因为《西游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西游记是一部存在着多个维度,多种解读可能的奇书。而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这些多元解读最后都不得不绕回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主线之上,这个主线就是: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宗教性质的信仰。虽然唐僧西行取经,的确是为了取佛经,但内在的核心却不是这部所谓的真经,而是取真经是为了普渡众生。无论是历史上的玄奘和尚,还是小说中的唐僧,最核心的,最纯粹的那一部分,就是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对佛的信仰,而是对人的信仰。

玄奘不等于唐僧

吴承恩了解了玄奘西行的故事之后,被故事所打动,被激发了灵感,于是在小说盛行的明朝,信笔写下了自己理解的《西游记》。相比起原型故事,吴承恩用了神魔的背景框架,并且创造性地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现状含沙射影一般地潜藏在作品中。期间不乏有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言论,基本上都是借孙悟空之口发出。如“玉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这样的创作,在那个想象力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呼唤通俗志怪小说的年代,可谓是惊世骇俗。《西游记》一下子就在街坊邻里之间流行起来。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巧思,却因为其过于巧妙而把故事最底层的结构给遮蔽了。这部作品不庸俗,却常常使得人们没有动力去细致地研究这些布置精妙的暗喻和转喻,只停留在表面的设定和故事的离奇之上。

借助了玄奘的故事,就免不了谈及佛学。而书籍的主线是西天取经,又进一步放大了佛家的地位。佛教徒们因而热衷于将故事的表面意思理解为虔诚的宗教传奇。我们知道,文学艺术并不等同于历史典故。艺术创作,也不需要严丝合缝地扣住历史真实和历史必然。《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玄奘写的是《大唐西域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吴承恩想要表达的,不仅仅只是唐僧的虔诚,他更想表达的是这一路的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

明明可以一蹴而就,比如孙悟空的筋斗云,但是偏偏要要肉身走完这十万八千里。而每一次又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这些危险里面,有伤害,有试探,有诱惑。而且,这一条路从一开始,就没有终点。玄奘西行,没有遇到大小雷音寺。而唐僧遇到了,也领到了无字真经。这说明,一开始,唐僧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什么地方。

信仰和真理的追求

事实上,《西游记》所谈及的,正是对信仰,乃至对真理的探求。这是讲历史必然,讲血性和反叛,讲时代血泪的其他三部著作所无法比拟的。《西游记》是饱含思想闪光的作品。

唐僧,为了集体的未来而选择孤身前行,以凡夫俗子之躯,踏上漫漫西行路。这时候,他“敢问路在何方?”既是向天地发问,也是在向自己发问。如果我们能够穿过吴承恩布下的层层迷雾,包括什么李世民送行,金蝉子转世,菩萨指路之类的干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其实就是主体,就是你我心中的那个“我”。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要往何处去?”我们知道我们从爸妈肚子里来,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拍着胸脯地说自己可以如何如何走到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

唐僧不知道。因为“主体无知”。这就是《西游记》里面核心的内容,也是埋藏在最深之处的思想闪光。而唐僧为什么还是出发了?因为“主体是被他者驱动的”。唐僧去取经,是为了成佛吗?如果是,那么他就是欲念使然。那么,唐僧去取经,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再受苦,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执念?如果放下一切,了却红尘,方可了悟。那么,唐僧如此行为,如此执拗,又怎能说不是另一种我执呢?所以,从一开始,《西游记》就不仅仅只是宣传佛学的传奇故事。

唐僧出发了,孑然一身而走。正如我们所有人的宿命,终于是要自己踏上自己的生命之路的。但是唐僧,又和我们不同。这种不同使得他足以十四年来风餐露宿,十四年来斡旋仙魔妖怪之中,十四年来坚守本心不曾动摇。这就是信仰,这不是对佛的信仰,而是对自己的信仰。这也是整部《西游记》中剥离表象之后最熠熠生辉的哲学内核:“主体虽然因他者而驱动,但主体信仰主体本身,因而主体可以实现意义的再创造。”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我们自降生之后,就陷入茫然,只知人终有一死,只知人都是向死而生。但是当我们敢问路在何方之时,信仰会告诉我们路在脚下。这是我们对人的信仰,对人的力量的信仰。这种信仰,将踏平坎坷,历经风霜,于他日修正成果,无憾于今生。

——《优秀传统文化:寻根溯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