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兖州古佛寺道观初考

 日月存心 2022-03-12

兖州古佛寺道观初考

杜心广

古九州之一的兖州,是有着四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最先建立孔子庙、颜子庙、佛寺和道观的宗教文化名城(注1),儒、释、道三教文化在此高度集中,多元文化在此交汇碰撞,相互接受、融合成长、发展,作为鲁西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兖州又是各级州、大都督府、镇台、道台、知府、县衙门的所在地。城区内除了鳞次栉比的各级衙门,就是星罗棋布的庙宇、寺观,象征着古城人神共治的理念。

在山东全省数兖州古庙最多,最集中,几乎各街道、村庄都有庙宇、道观、堂、阁,有“庙城”之说。民国九年(1920)出版的《山东乡土调查录》记载:“滋阳县宗教共有佛寺32座,道观47座。(注2)另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兖州府文庙,颜庙、县文庙。陋地村颜庙以及颜子祠、尧祠、三皇庙、和圣祠、文昌阁、奎星楼等儒教建筑。

唐、宋、金、元、明、清时代,兖州城乡所建庙宇越来越多,尤其释道两教相互结合很普遍。城内很多主要街道,乡下不少村庄都以庙宇、寺观的名字命名。1989年出版的《兖州县地名志》中,以庙宇、寺观,殿堂命名的街道,村庄就有80多处,还有很多村庄有庙宇不以庙宇命名的,或一个大村有多座庙宇的村庄。(注3)例如漕河镇西曹村原有东西两座寺庙。

儒、释、道三教并存,相互结合体现在各寺观,庙宇内的建筑格式上,佛寺里都有中国儒教传统里的龙、凤形琉璃砖雕和木雕、石雕。也有专供奉玉皇、关帝神像的庙堂,有的也有道家人士管理,道院中也有供奉石佛,铜佛的佛殿。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三教高度结合,“三教合一”的局面。

南宋时期出版的《三教出兴颂》其卷首曰:“原夫三教圣人出行于世,实为天下帝王人物治道之主”。末章曰:“鼎分三足还归一,依斯言也,三教之道尽于是矣。

儒、释、道三者并存于世,不可缺一也。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道,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一善道也”。(注4)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一、尊胜寺

兖州历史上有一志书失载的千年名寺“尊胜寺”。据樊英民先生《兖州现存有关佛教的碑刻选录》记:1995年在兴隆塔前出土一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尊胜寺”碑记:“兖郡尊胜寺与兴隆寺并列而兹则居前。明永乐年间姚少师广孝曾游此地,制文镌石,咏叹其盛,徘徊不忍去。是其护国佑民已非一日矣。迩来 居人安堵,时和年丰,要皆享神福也。但历时久远,风吹雨侵,庙貌金身不无残败之虑,……众善会社,捐资同心修理,殿宇神像,焕然聿新,且建醮演戏,……”此碑记中所题姚广孝是明初高僧,曾助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而夺取皇位,立有大功,被封为太子少师。他于永乐初曾到兖州,驻钖于尊胜寺很长一个时期,在此制文镌石,赞咏此寺的盛景,不愿离去。从中可见当年尊胜寺的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可与兴隆寺并列。“重修尊胜寺”碑的出土既可补该寺在史志中之缺,又更证明了佛教文化在兖州历史上的繁荣和昌盛。

二、石佛寺

石佛寺原位于城东北豆腐店村以北,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寺内有历代重修碑记,石佛寺是因寺内有一大石佛而得名。据说该石是陨石从天而降,经技艺高超的石匠,就地昼夜雕刻成佛,并修寺建刹。

该村曾因寺得名石佛寺村。因该寺年代久远,该村流传“先有石佛寺,后有兖州城”之说。

石佛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雄宝殿、后殿、钟楼、碑亭、灵石、灵泉井、井亭和东西厢房组成。寺院红墙碧瓦、殿宇楼阁气势恢宏,松柏苍翠、古木森森。那一株千年龙爪血柏,树高数丈,粗可三人围,树皮暗红色,树根红色,流出的柏油如血,弯曲倒垂的老枝似龙爪;古桧树、古银杏树如华盖遮荫;数百年的古杨树,高十余丈,树洞大如屋;古老的娑罗、玉兰满院生香。大雄宝殿的大石佛,是弥勒佛,高约丈二,面如满月,双目微睁,鼻若悬胆,满目笑容,袒胸露腹,身上披着通天袈裟,衣纹流畅。左右侍立着如真人般大小的神采各异的彩塑十八罗汉,寺内香火旺盛,终年不断。大殿东侧立有一九尺古碑,碑上一边刻书体右行的梵文碑文,一边刻汉字碑文。碑前有一圣水灵石井,井沿为八角琉璃砖砌成,所以有“八角琉璃井”之称。井周围护有石栏杆,井上覆有“圣水井灵石亭”。井底有一灵石,上面刻有宋淳化五年(994)刻的咒文,历代被视为天旱求雨的灵石,所以此井名曰:“石佛灵泉井”。每逢大旱之年,府、县官员都要沐浴更衣来此拜石佛求雨。求雨时先下井取出灵石,找一裸体男童头顶灵石坐在轿中,官员们赤脚跟在轿后手拿柳枝,去金口坝求雨。

明万历年间(1596年)《兖州府志》卷二十二《古迹志》中将滋阳县石佛寺圣水井列为十大古迹之一:“圣水井在兖州府治东北二里许石佛寺门东,井底有石碑,上刻古篆。岁旱致祭取碑,出井即雨”。

《兖州府志》卷二十五《寺观志》中将石佛寺列为滋阳县十八名寺之一,排列于兴隆寺之后:“石佛寺在滋阳县城北二里,内有圣水井”。

明清两朝“石佛灵泉”都是滋阳八景之一。《滋阳县志》收录鲁王府辅国将军朱当氵眄、清代知县仲宏道、莫炽赞颂石佛寺灵泉、灵石的诗词三篇。朱当氵眄在八景诗中有:“停轡垂杨问古泉,澄潭清冷沛桑田”之佳句。莫炽在“迎石佛寺灵石”诗中称其为:“为霖似汝真堪用,有德于民乃谓神。”

古时石佛寺灵泉井古亭边常有文人雅士在此或谈经论道,或休憩、围棋。傍设茶灶,煮泉品茗,谈对终日,风韵潇洒、神致幽闲。千百年以来,石佛寺、圣水井、灵石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捐资重修、细心呵护,始终使古景如旧,灵迹更新,古木逢春欣欣向荣于澄潭宝刹之间也。在众多重修碑记中,载入《滋阳县志》卷十一,清代文学家张性梓的《重修石佛寺灵石井亭记》详细描述了当年石佛寺的盛况。碑文记载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石佛寺僧人元增与邑人募捐重修石佛寺灵石井亭。碑文赞誉重修落成之时“灵迹更新,古景如归,而枯杨生稊亦将欣欣然向荣于澄潭宝刹间也”。

2012年春天高洪岩同志领笔者去豆腐店村中看了一遍新发现的清嘉庆十四年(1809)的一通古碑,是山东分巡兖沂曹济兼管水利黄河兵备道王如金撰并书的《重修石佛寺灵石亭圣水井记》。碑文中盛赞石佛寺灵石,大旱之年求雨必应,润泽生民有功。记载了王道台与滋阳县赵知县带头捐款重修石佛寺灵石井亭的经历和重要意义,是“顺民情以崇祀典”。同时在该村发现由村民发掘的一通无年款记载的功德碑,碑中记载了:“兖州府滋阳县东隅社豆腐店督工,总纠首杨毓秀,张应春领众仝重修石佛寺碑记其中督工总纠首86人,众仝231人,信女54人,石佛寺住持寂善和三个徒弟以及谢土僧人10人总计人数385人。”由此可见这次重修石佛寺的规模有多大。可惜石佛寺、灵石亭、圣水井都毁于近代战争,笔者现在调查豆腐店村中还能找到圣水井的遗址,希望今后能发掘这一著名古井,那石佛寺当年的盛况只能从古人诗篇中去回味了。

这清幽绝俗的千年古寺,规模宏大,寺内禅院能接待远道而来的云游僧人和香客住宿,战争年代,寺内曾驻扎过军队。寺外有寺院的墓葬区墓塔成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出土过埋葬僧人用的瓷缸。解放初期,寺内有住持师徒四人,住持法名本宝,大徒弟觉唤,二徒弟昌合,三徒弟龙冉,上世纪五十年代石佛寺倒塌后,师徒各奔他乡谋生,龙冉去了北京某佛寺。

自古兖州城东北的石佛寺就与兴隆寺一样,同为佛教圣地,钟鼓和鸣,遥相呼应。现石佛寺虽被毁,但寺庙遗址、圣水井、灵石依然可寻,而且遗址上没有建筑物。现在又有发掘出土的两通《重修石佛寺碑记》,如加以重视发掘,将会有更多的石佛、古碑出土。

现在的石佛寺遗址正位于兴隆文化园东西区之间,村民们建议上级有关部门重修在我市佛教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石佛寺,与兴隆文化园东西区结合起来,将更能弘扬我市的佛教文化。(画家周广河绘《滋阳八景》石佛灵泉。见第1图)、(王传学绘石佛寺见彩图161页)。

清代著名学者牛运震在《春日兖州览古赋》中同时赞誉兴隆塔与石佛寺:“开觉路于大野,得禅宗于秘笈。古庵之塔影难攀,石佛之灵泉可汲”。

当年石佛寺以南还有一古佛庵,大殿里供奉木雕如来佛像,庵内有二个比丘尼。

三、佛爷庙

城内中山西路中段路北,原来有一座佛爷庙。清康熙十二年(1673)建庙,中奉弥勒佛石像。庙座北朝南,正对佛爷庙街丁字路口,街因庙得名。根据佛爷庙的建筑规模和龙形琉璃砖雕制式来看,应为清朝皇家敕额寺。

进佛爷庙庙门,有五层石台阶,庙内红墙碧瓦,有三个大殿,中大殿供奉弥勒佛石像,两侧是铁铸的十八罗汉像,前后殿和东西廊房内供奉有带螺髻发型的如来铜佛百余尊。前殿内做法事,亦称为法堂,法堂前有铜香炉和铜磬等祭器。老僧静梵为住持,大徒弟名叫心一,下有性真、性和、性山三个小徒弟。

日军占领兖州期间,心一当汉奸为日军服务,庙门前挂一木牌,上写“鲁西南佛教总会”,心一为会长。这一时期兴隆寺也属他们师徒几个管理。

解放后,石佛被拉倒砸毁,铜佛等祭器卖到废品收购站,庙内建筑改作县文化馆,用了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路改建,拆庙将丁字路口改作十字路口。

四、诸天寺

《兖州县地名志》记:诸天寺村位于城东南近郊,是唐代以前就有的村庄,因南濒泗河,古名:临泗里。明代中后期,鲁王府第七代鲁敬王在此建诸天寺一座,供奉诸天佛像,村遂更名为诸天寺。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诸天寺在南关迤东,舞雩台西,鲁敬王建。”原诸天寺由山门,前后大殿、两厢配房和寺后面的一砖塔所组成。

寺内供奉的诸天佛像,是指佛门三界佛像。诸天佛书言: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无想天,总谓之诸天。明代寺内由住持、僧人管理、祭祀。寺内红墙绿瓦,脊背上有琉璃鸱吻和龙形砖雕,瓦当、滴水上均有龙形图案,足以证明诸天寺为明代皇家所建佛寺。

原诸天寺庙后有一砖塔,高约五米,塔顶端置一石雕葫芦,百姓称之为“和尚塔”。文革中拆除该塔时,发现塔下有一地宫,直径约2米,地宫内有一琉璃砖雕的诸天寺模型,出土后被埋到田地里。

民国年间,诸天寺香火旺盛,有不少庙地,有一连家道人管理。

解放后,山门、前大殿等建筑年久失修,逐渐倒塌,后殿做小学教堂用了几十年,殿内墙上曾有壁画。

现仅存的五间后大殿废墟长约17.5米,宽约4.5米,全砖木结构,四梁八柱,重梁起架,琉璃瓦覆顶,四角山檐下各有卍一字型砖雕。现该殿已倒塌十几年,仅余一面西山墙没倒,上有一鸱吻砖雕,正摇摇欲坠,面临倒塌。

五、漕河镇西曹庄石佛寺

漕河镇西曹庄东部有一石佛寺,废墟现在仍存,传说是唐代建寺,现前墙与屋面坍塌,两山墙与后墙基本完好,是迄今所发现我市唯一寺庙遗迹比较完好的一处佛教寺院。

原石佛寺山门内有前后两殿,前大殿供奉关帝,后三间寺院供奉如来佛石雕像。寺院内东有钟楼,大铁钟约六百余斤,西有厢房,供奉石雕小佛陀像数个。寺院原有古银杏树三棵,二大一小,大的是唐银杏,树干粗,三人合抱不拢,解放后大银杏树砍伐后,现有的银杏树,高近二十米,树胸围2米,为我市年代最久远的一棵佛门圣树。树旁原有清道光年间重修寺庙碑记。

寺内原来供奉的如来佛坐像有三米多高,为唐代佛像的代表作,造像形态丰满,耳轮垂肩,眉如初月,螺发右旋,赤珠冠顶,袈裟博大,精雕细刻的衣着线条明快,丝绸质感飘然若飞。如来佛像胸佩圆盘大的护心铜镜,两侧有泥塑彩绘的十八罗汉侍立,当年石佛寺香火旺盛,有庙田二十多亩,为一连家道人管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石佛像被人从寺内拉出来,佛头被砸断,佛像底座上还藏有一本佛经。据附近村民说:三间佛寺内原有一眼古井,大石佛拉倒后,有人将小石佛数尊,填入井内埋上土,寺庙作小学教室之用。约十几年前夜里,有人将砸坏的大石佛偷走了。

2002年,市林业局对该寺内银杏树普查时拍照,三间佛寺还基本完好(见第4图)。约三年前寺庙被大雨淋塌,但其中三面砖墙基本完好,在每个屋檐角上,各有砖雕的一个字,合起来是“风调雨顺”四字。石佛寺虽然部分坍塌,但却是研究我市唐代佛教历史的唯一实证。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清理石佛寺废墟,发掘寺内古井中石佛,重建西曹村石佛寺。

六、华严寺

原华严寺在城西旧关村东,护城河以西,该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鼎盛。佛以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派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中的一派,因而专立寺院。

因其寺中供奉二郎神杨戬,又称为二郎庙。华严寺有山门、法堂、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阁、僧房组成,有房屋数十间,最兴盛时有庙地千余亩,住持、僧众七十余人,参禅、吃饭、作息以鸣钟、击鼓为号。1939年,中国佛教协会滋阳分会在华严寺成立,会长法名悟禅,住持、僧徒会员110人左右。民国后期,华严寺逐渐衰落,其寺院建筑毁于近代战争。

另外,我市农村原有的唐代寺庙遗址还有两处,一处在大安镇二十里铺村,一处在小孟镇西吴寺村。新驿镇店子街村旁原普济桥上有一唐开元十一年立的石碑,碑上刻佛龛,中间为一坐佛,两侧各立一侍佛。

唐天宝十年(751),诗仙李白在兖州为唐代皇家赐额寺崇明寺,写下了一篇佛教颂文《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长文中盛赞崇明寺的恢宏建筑和壮观的佛经幢、寺塔。然而历经一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除了李白留下的这篇著名文章外,在兖州已经找不到任何有关崇明寺的佐证。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赵恒登泰山封禅,返东京途中经兖州治所瑕丘县城,敕升兖州为大都督府,命右正言、知制诰李巽权知兖州,赐所登城门名为“回銮覃庆”,会群臣于延寿寺,次日到曲阜祭孔(注5)。由此可见,宋代兖州城里的延寿寺是皇帝驻跸的大寺。其建筑规模之大,设施之豪华是可以想像的。但是自明朝以来,兖州地方志书上却没有关于该寺的记载和遗迹,全都湮灭在历史长河里。

我国在金、元时代又大兴佛教。元代佛教被作为国家宗教,地位崇高。据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和《兖州县地名志》记:我市农村有不少金元时期敕建、初建和重建的寺庙。如大明禅寺金大定三年(1163),在颜店镇故县村敕建一座,金大定六年(1166),在小孟村敕建一座。小孟镇西吴寺村有一座金大定八年(1168)建的普济寺,有古桧树三株。嵫山上有一座元至正年间建的洪佛寺,清代改为洪福寺,有古柏二株;新兖镇薛庙村有元代以前建的蟠龙寺;颜店镇翟村有元代建的僧纲寺;张刘村原有二寺,一为大觉禅寺,一为张刘寺,寺中有一石佛骑狮像,连底石为一;新驿镇邢堂村原有元代建的正觉禅寺和崇庆寺;大安村原有元泰定年间建的皇姑庵。

另外,城乡其它各小寺院、尼姑庵规模较小,通常为一师一徒,寺庵建筑多为民宅四合院格局,每处庙田不过十几亩。

根据1947年统计,境内寺院、尼庵有50处,信徒163人。另办有佛教讲习班一处,有僧侣教员10人。解放后,僧尼陆续还俗。

改革开放后,全市佛教信众逐渐增多。自老子著《道德经》,为道教文化之始。唐代初期道教传入兖州等八个州。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李治亲往泰山祭天封禅,经过兖州,敕建紫云、仙鹤、万岁三观。宋建隆年间(960至962),宋太祖赵匡胤下诏:祭泰山于兖州。之后兖州城乡建起了许多祭泰山神的东岳天齐庙和祭祀碧霞元君的老奶奶庙、娘娘庙。宋代在丁家郗村首建玉皇庙,元大德六年(1302),在嵫山建太元观。加上历代就有的玄帝庙、龙王庙、城隍庙、二郎庙、关帝庙等道观、道院到处可见。至清代末期,大观门街有一万寿观,而唐代敕建的三座道观,已没有记载,由此可见战争和朝代更迭对庙宇的破坏有多么大的威力。

清末民初,兖州府城隍庙在城东南隅米营街附近,滋阳县城隍庙在道台衙门西南方向。现古楼社区拆迁工程保留一玉皇庙,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皇、玉帝。该庙为三间,东西宽11.5米,进深7.5米,房内有明柱8根,前后设廊,廊房内有廊柱,前廊两侧有券门,重梁起架,八砖登顶,原脊背和戗脊上有砖雕,筒瓦覆顶,现全换上大瓦。据清康熙版《滋阳县志》记:本街明代为钟鼓楼长街,后建了玉皇庙,街因庙得名“玉皇庙街”。为城区内唯一道教建筑,于2009年旧城改造时期拆除。

兖州道教宋代以玉皇庙为中心,元代以太元观为中心,明代以天仙庙为中心,明末和清代至民国年间以关帝庙为中心,为道教总管。1947年滋阳县道教分会共有道徒73人,其中乾道46人,坤道27人,有道观10处。解放后,道观多数倒塌,道教活动全部停止。

七、太元观

原嵫山东巅有元代道教名观太元观。太元观初名太玄观,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圣讳而改名太元观。该观元、明、清历代扩建整修。至清代末期已成为重垣围绕、殿宇巍峨的古建筑群。该观内有昭烈惠应侯庙。

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二十四祠庙志记:“昭烈惠应侯庙在县西三十里嵫阳山,不祥所始,故老相传,宋真宗东幸阙里驻跸山下,从骑多病,祷于是山,其夜上梦山神俯伏于前曰:蒙陛下恩赐祭卫骑已瘳诘,朝视之果然,乃賜封是号,或曰金章宗,祈嗣所封也”。明代太元观为嵫阳县四大祠庙之一。

太元观从东往西依山而建,有四处院落。高大的庙门座北朝南,门中间有一石匾,上刻“太元观”三字,门西庙墙上嵌一横石,上镌嵫山八景名称。入庙门顺山势拾级而上,有并排殿宇两座。东殿为玄帝殿,供奉“真武玄天上帝”。西殿为山神殿,供奉被宋真宗赵恒东巡驻跸此山所封的“嵫山山神”、“昭烈惠应侯”。原太元观以东有昭烈惠应侯祠,祠内有元代至正年间立的古碑。碑记称:“宋真宗东巡驻跸此山。马瘏,梦一老者为马治疾。及醒马果愈。因封山神为昭烈惠应候,与之立祠,四时享祭。”山神白面微须,神像前有木牌位。旧时百姓信奉山神,大旱之年来此求山神降雨。山神神龛上有木匾,上书“泽润生民”四字,两旁有善士题写的谢雨时送的对联曰:“膏泽下于民,统滋邑黄壤,均被浸灌;甘露遍于野,合环山赤子、咸荷生成。”

山神殿后是关帝殿,殿中奉关帝和刘备、张飞塑像。关帝殿后为玉皇殿,中奉玉皇大帝像,两厢房内各有两尊天神。由关帝殿向西地势渐低,至山腰处,又有一处院落为观音殿。中奉观音,趺坐莲台,是送子观音(俗称送生娘娘)塑像。像前有数个裸体婴儿若干,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旧时妇女不孕,来此求子者甚多,众殿之中,唯送子观音殿香火最为旺盛,来此上香求神赐子的香客不断。

观音殿以西有二处四合院,一为道士住所,一为“经堂”。经堂是道长习静潜修之处,院内芳草满地、花木扶疏,极为幽雅。北屋五间,室内明窗净几、黄卷青灯,壁上多名人字画,堂内藏道家经卷,颇具仙风道骨之韵。

嵫山太元观道士属“全真龙门派”,近代以翟巽修、彭本瑞两位道长道行最高,为本观整修道观、扩增祭田贡献很大,且对《道德经》的研究有深厚的造诣,寿至九十有余。观内常住道士十余人,有很多祭祀田,并饲养不少牲畜。

嘉庆年间,游山文士写了嵫山八景,其中二景“奎星夕照”、“宋跸遗踪”是写太元观。徐铭绅先生“嵫山漫话”中记:“奎星夕照”,即(太元观)奎星楼夕阳西下时,霞光反射到楼上,最为佳景。宋跸遗踪,指元代石碑记宋真宗驻跸此山事。碑在太玄观门内,高八尺,螭首赑屃驮载,为此山古迹之最有研究价值者。

2011年6月10日笔者与臧建立先生一起去嵫山访得太元观最后一个健在的道士高志义,据他说:从小家境贫寒13岁拜师进入太元观,当年的观主是吴教斌。一开始高志义干些烧水侍候来客的杂活,那时观里的土地130多大亩,三犋子牲口,一辆大车,山后有一大井,井上有一用牲口拉的全木结构的大水车,也称为“笨水车”,解放后山后的庙地和水车归颜家村所有。太元观里由一百多间房好几处院落,前后五个大殿组成,第一殿里供奉玉皇大帝,第二殿里是关公,第三殿里是娘娘殿,第四殿是玄帝殿,第五殿是嵫山山神殿也称为昭烈惠应侯庙。观内道士们不种地、不做饭,雇有种地户、做饭户。除观里十几个吃饭外还有路过此山的道士们来吃饭,称作“挂单”。

民国年间,吴教斌曾被邀请到北京开过道教的会议。吴教斌的徒弟吴明秀是高志义的师叔,解放前夕吴明秀去了北京白云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天吴明秀带领国家道教协会会长一行数人乘三辆轿车来寻访太元观,来到一见不仅太元观消失了,嵫山东峰也被开山的炮炸平了,只好悻然离去。

高志义自幼跟师父学铁弹子功,也略通医道。嵫山太元观在宋元时代是我县最大的道教中心,兴盛了六百多年的道教建筑,于嵫山东峰一起,毁于近代的开山采石。(注6)

明代鲁王就藩兖州后,兖州的道教又有很大的发展,虽然鲁王朱檀与道士们炼丹论道中毒少亡,而世袭的鲁王仍然非常重视兴建道教建筑,有的请皇帝敕建,也有不少是以鲁王和其他藩王的名义兴建,以至于以托梦的借口兴建,也有鲁王妃修建的寺庙,如吕公堂是鲁敬王妃何氏所建。

有明一代兖州增建了许多道教建筑,如遍布城乡的观音堂、老子庙、人祖庙、吕祖祠、白衣堂、百子堂、五圣堂等(注7)。

八、天仙行宫和天仙庙牌楼

原兖州城东的天仙行宫,亦称为天仙庙、娘娘庙,为明朝鼎盛时期鲁王命王府的工匠所建。根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15岁的第十子朱檀作为首任鲁王就藩兖州,不久朱元璋将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之女与其第十子完婚,封为鲁王妃。可惜鲁王在任仅4年,因“饵(音:耳)金石药”中毒身亡,其子肇辉刚刚满月。这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鲁王妃以超人的智慧和胆识、撑起危局,既要与王府的官员们处理内外政务,又要抚养教育幼子成才,至肇辉14岁袭封第二代鲁王。

这一时期正逢明王朝的永乐盛世,朱肇辉在母亲和王妃的辅助下,承先启后,励精图治,政绩卓然,很得成祖皇帝的赏识。永乐十四年(1416)成祖朱棣赋《敕侄鲁王肇辉诗》褒奖鲁王。朝廷调拨金银让他扩建王府。鲁王把这一切视为是上苍派泰山碧霞元君来保佑他,而鲁王又是大孝之人,时常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和王妃的辅佐之功。所以他仿效祖父朱元璋以孝治天下,要在王府以东建一座很大的娘娘庙来供奉她们。

2008年9月据天仙庙村退休教师颜景春说:整个天仙庙行宫占地约12亩,分为天仙牌楼、庙门楼、九间碧霞行宫大殿、正殿后面为藏书楼、五间殿,内有关帝殿、三皇殿,还有火神庙、土地庙、东西廊坊、道院、跨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仙庙古建筑群。天仙庙素以牌楼的精致、庙门楼的高大、正殿的宏伟和一年一度的骡马大庙会而著称,为当年兖州府辖内最大的庙宇。当年,从鲁王府至天仙行宫有五里石板神道,神桥和神路街因位于神道之上而得名。(1912年,修津浦铁路将神道占用)高大宏伟的天仙庙牌楼,座北朝南建立在天仙庙村丁字路口中央,由砖石砌成的高台上。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5米,高约1米,占地约300平方米,为全木结构建筑。

从路面上牌楼有五步石阶。朱红色的牌楼主柱粗大雄厚,直径约2米,主柱和侧柱下各有精雕的石鼓柱础。两主柱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抱鼓石坊脚用铁箍连在一起。

牌楼的主体、侧柱和额枋之间搭配均衡匀称,叠梁重架彼此章制,浑然一体。牌楼为六柱、三间、三楼式、歇山顶,是用金丝楠木等珍贵木料建造而成。斗拱飞檐、递进起翘、势若飞鸿。那脊背上的琉璃鸱吻,狮驮宝鼎等各种走兽金碧辉煌、耀眼夺目。正间额枋间是透雕的木雕二龙戏珠,坊柱与横梁之间的额枋前后,两面都有绘有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木雕和彩绘图案以及龙凤、花鸟等图案,如《二十四孝》图等等。那立柱与横梁之间饰以透雕的雀替,枋檐下的五层出云头状斗拱上,都有鲜艳的勾金沥粉彩绘,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甚为壮观。

牌楼正中两面各悬挂着两块匾额,正面上边是蓝地描金的大篆体“东鲁具瞻”四个字;下面是蓝地白字的魏碑体“天仙庙”三个大字,此三字据说为明代礼部尚书王铎所书。背面两块匾额上书“碧霞仙境”,下书“朝山胜槩”(音:概),其中一匾据说为当年某兖州知府所书。四块匾除“天仙庙”三字是刻在坊额上,其他三块均为悬匾。

整座天仙庙牌楼均用明代各种高超的榫卯工艺相扣,偌大的牌楼上没有一根钉,整个牌楼既精美华贵又稳固牢靠。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和几次中强级地震破坏,仍巍然耸立。

每个翘角飞檐下都悬挂着八角风铃。风起铃声悦耳,为牌楼增添不少灵气,亦为人们起到观测风向的作用。

天仙庙的庙门楼外是八字形影壁墙,门两侧各有一个大石狮子。高大的庙门楼下有三个拱券式门洞,红漆庙门上镶嵌着铜砲头钉。庙门楼为城门楼式,宽敞的三间带出厦的琉璃瓦门楼。天仙庙二门上有一镏金字大匾上题“固若金汤”四个大字。

九间碧霞行宫大殿又名“金汤阁”与曲阜大成殿相仿,建在宽大的石板平台之上。正间神龛里供奉着碧霞元君(即俗称的泰山老奶奶)的镏金铜像,铜像前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牌位。左右两侧的泥塑金身像,左边的是鲁王的母亲,右边是鲁王的夫人。铜像和塑像的大小如同真人一样,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每个塑像都有木雕的神龛。娘娘像眉清目秀,雍容华贵,形象逼真,貌似天仙,极富端庄之美。庙因此而得名,村因庙而得名,并延续数百年至今没变。天仙庙为明代皇家道教建筑,采用皇家专用的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料建成。

正殿后面的二层楼内供奉着关帝神像,三皇殿供有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先祖的神像,两侧都供奉着神采各异的塑像。天仙行宫由道教管理,道长为周围十几个县的道教总管。

天仙行宫的门楼和大殿上都是重梁起架、八砖登顶、五脊六兽。五颜六色的琉璃瓦覆顶和脊背上的鸱吻以及飞檐下的彩绘斗拱,显示着皇家建筑的尊威和华贵。院内有御敕龟趺螭首碑(见第9图碑座还有存在)和明清两代各界名人捐款修庙的功德碑。

如清光绪十二年县令李兆霖捐款修天仙庙,邑人为其立碑颂德,有“神鲁班李兆霖巧修天仙庙”的传说。庙内建筑上石雕、砖雕、木雕的造型图案随处可见,做工十分精湛。内墙上布满各种劝人向善的壁画。整个天仙行宫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天仙庙为明代兖州府境内规模最大的庙宇。

几百年来,在天仙庙村还流传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传说鲁王在修天仙行宫时,他的孝行善举感动了上苍,神灵特地来帮助他,所用的木料都是从庙东的一口古井里冒出来的,一直到庙建完,木料也不往上冒了,一根不少,一根不剩,恰到好处。

据明朝《兖州府志》记载:“天仙行宫在县城东北一里许,鲁府建楼阁,香火辏集,每四月八日数郡毕至。”

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娘娘庙牌楼前都表演场面宏大的民间娱乐节目,四方观众云集,人潮涌动。兖州民谚赞曰:“天坛地坛不如朱二花园,朱二花园不如娘娘庙前。”

每年一度的四月十八娘娘庙骡马大会,前后会期八天,庙会上可谓商贾云集,人山人海,买卖兴隆。百里之内,周围十几个县客商都来兖州赶会。庙会上设有骡马牲畜市、农贸物资、生产资料市,一切生产、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各种小吃、饭馆一应俱全。庙会上既有打拳卖艺玩杂技的,也有专设的日夜场戏楼,演出山东梆子等戏曲。

庙会期间也是天仙庙香火最旺盛的时候,众多善男信女年年来此上供进香,求子祈福,岁岁香火不断。庙会延续至上世纪末期后中断。

日伪统治时期,滋阳县知事汉奸金甲一为霸占天仙庙娘娘像内藏的宝物,以将娘娘像移至城内观音堂保护为名,在迁移中,将宝物从像内盗出,这是汉奸金甲一在兖州犯下的又一罪行。

天仙庙牌楼、庙门楼等建筑也是人们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每当泗河决堤发水时,这里也成为人们的避难场所。天仙行宫古建筑群,大多都毁于多年的战乱,解放初期只剩下一少部分房屋,被用来办学。

1936年,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学大师刘敦桢先生,与梁思成夫妇在来兖州考察兴隆塔的同时,考察天仙庙牌楼,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上依稀可以看到明代的宏伟建筑。1953年前后,滋阳县政府文教科孙科长曾多次到天仙庙村考察,设计维修牌楼,终因找不到技艺高超的维修古建筑工匠而放弃维修。

1966年8月底,文化大革命之初的“破四旧”狂潮席卷兖州,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天仙庙牌楼与范氏牌坊同一天被拉倒。当年的天仙庙村生产大队负责人,将牌楼上拆毁的金丝楠木等珍贵木料,按每户人口数量,锯断按堆分给各户社员们,作为煮饭的烧柴之用。据兖州铁路老干部段廷学回忆:当年他们住在天仙庙村附近,每当做饭的时候,天仙庙村上空的炊烟里,飘荡着烧金丝楠木时散发出的一种特别奇异的香味。珍贵的明代文物建筑惨遭如此命运,是兖州历史文化中悲哀的一页。现天仙庙村街道上仍可见其庙柱上的柱础遗留在地面上。

九、息马地关帝庙

原中御桥西,府河北的息马地街,是因为明代鲁王梦见蜀将关羽在此息马,遂在此建关帝庙。而后人便将此处称为息马地街。

息马地街中段的关帝庙,占地为五千平方米,大门内有雕龙的琉璃照壁墙,院内青石铺地,殿堂楼阁等建筑130余间。关帝大殿座北朝南,前为东西辕门,旗杆高五丈有余,两侧有戏楼。石牌坊、庙门、关帝大殿与春秋阁四组建筑全在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谨、庄严肃穆。钟楼、鼓楼左右相衬,钟楼上曾有一古方铜钟,还有一金铁钟。钟上列有捐款的人名和官衔,有铭文九行,落款日期为宋正隆三年十月十一日记。关帝庙建成后,鲁王向庙内施玉圭、王灯、铜炉各一。玉圭为绿玉,上尖下方约25公分长,约10公分宽。为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王灯为鲁王曾用过的,用和田白玉制成的碗状带盖的油灯,直径约15公分,高约10公分(注8)。

至明朝崇祯年间,邑人苏志宁在此倡议扩建息马地石坊、文昌阁等建筑。建成后,此庙为当年兖州知府祭祀关帝之庙,亦称为府关帝庙和汉寿亭侯祠。因府衙东邻关帝庙,清代以前的府前街,称为“武圣街”。

传说,该庙建设时,曾受我县山西移民的大力赞助,并请来关公故乡的工匠来帮助施工。

庙门前的息马地石坊为四柱三间式,通体雕琢。四柱顶端各刻有一个坐狮,主柱两侧基座上有两只前立后蹲的石狮,两侧柱前后为抱鼓石坊脚。石坊正间额坊上有楷书体“息马地”三个大字,两旁题字一边是“圣神文武”,一边是“亘古一人”。

进入息马地石坊后的关帝庙门,正中是关帝大殿。

关帝殿里供奉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之神位”的木雕大牌位和关帝塑像。关帝大殿是关帝庙的中心,重檐翘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内墙四周有各种彩绘壁画。大殿东为药王殿,西为马王殿,陪殿前有东西廊房。

关帝殿前是清朝道光辛丑年间,邑人从城西北天医庙移来的一只无铭文的双耳、四足、通体雕有纹饰图案的千斤古铜方鼎。鼎后面的基座上是2米多高的汉白玉八楞经幢。经幢为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立,正书体。)(见第12图)。关帝殿前一侧有一个高约1.5米直径约30公分的石刻拴马桩,相传为当年关公在此拴过马。

关帝殿两侧的东西廊房内,各有一匹石雕的红马和白马。石马下有石座,如真马一般大小,雕刻精致、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廊房边设有栅栏,既便于观瞻,又起着保护石马的作用。

关帝大殿后的春秋阁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歇山重檐,斗拱层层叠立玲珑奇秀。二楼正间宽敞精致的木雕神龛里面,供奉着关帝木雕坐像。关帝像奇伟如生,与它庙异,相传为关帝真像。红脸、美髯、绿蟒袍甚是威武。该像是关帝夜读春秋像,关公左手托书右手扶髯,左有关平秉烛,右有周仓扶青龙偃月刀侍立两旁。那铁铸的青龙偃月刀足有200多斤重。据传说关帝木雕像设有机关,人一按动膝盖,关帝像就站立起来。春秋阁旁的侧殿内各供奉着一排头上布满螺髻发饰的铜佛坐像。

息马地汉寿亭侯祠,自古就是兖州名胜之一。为历代官员祭祀关帝之公祠。老百姓更是敬仰关帝忠义,并将其神化,认为来此有求必应,以至大旱之年求雨的祭礼也在此举行,求雨时,百姓抬关帝木雕像和关公大刀在城内游行。年年在此祭祀,岁岁香火不断。据传说春秋阁旁原有一千年古槐,树不高而粗,三人合围合不拢,周长约七米多,已朽裂中空,仅靠皮层支撑全树,仍枝繁叶茂。树中大洞内曾有巨蛇,有人看见蛇出洞缠树三圈,而蛇尾仍在树洞中。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孔尚任曾赋诗赞此古槐。

清同治六年二月,春秋阁毁于火,经邑人乔溶、房建领等人募资重修,至秋工竣如旧制焉(注9)。

春秋阁前有一古井,石井圈周围那一道道被井绳勒出的深沟,象征着古井年代的久远。百姓们传说井内有一灵石,大旱之年淘井时,将灵石搬上来晒三天必定下雨。

关帝庙内原有东西戏楼,规模差不多大,为单层建筑,高5米,宽10米,进深8米。斗拱叠立,木、石雕刻彩绘华丽。脊背和戗脊上的琉璃人物走兽,做工精细。关帝庙建成后,每逢春节、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和关公生日,庙内到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在戏楼唱大戏,逢大旱之年求雨后,也要唱戏三天,以示酬谢。唱戏期间,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注10)。

汉寿亭侯祠旁有文昌祠,两祠内有古松等树数株,古松、铁干擎天,蟠曲如龙,枝繁叶茂,四布如偃,蔚为壮观。石坊、古祠、苍松在此连成一片,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填词、大加赞誉。清代知县高其任赋诗赞汉寿亭侯祠古松诗曰:“息马孤松立,苍龙拱殿门。 天空横老干,地脉启灵根。 顶曲盘如盖,枝垂覆若盆。 英风千载聚,劲节万年存……”(注11)

而每当暴风雨来临之际,那呼啸的狂风撼动松枝,传来阵阵海浪般的松涛声,仿佛是那赤兔宝马嘶鸣着,在呼唤它的主人。1939年,滋阳县道教分会成立,会址设在息马地关帝庙,会员55人,负责人是汉寿亭侯祠最后一个道士叫苑丙坤。民国年间县民众教育馆曾设在此,并办过小学。1956年后县图书馆设在此,便将千斤古铜方鼎和铜佛卖给废品收购站了。

此庙解放前就已破坏严重,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58年曲阜与我县合并后,明鲁王施的玉圭、王灯被曲阜文管会收藏。1986年县电视台在此建电视发射塔后,息马地石坊、春秋阁等建筑全被拆除。

本文于2006年11月4日在《济宁日报》发表。

十、颜店镇玄帝庙

颜店镇政府所在地路北,有一我市最大的玄帝庙。道教称真武大帝为玄元上帝,简称玄帝,玄帝庙全称为“北方真武玄元上帝庙”。旧传玄帝是管水之神,庙以北原是赵王河的转弯处,此地易受水灾,所以建庙以镇水患。该庙为道院,始建于明代。原玄帝庙有前后四进院落,红墙绿琉璃瓦,雄伟壮观。清代重修过,将缺失的琉璃瓦换成灰色简瓦、瓪瓦。现庙内仅存一前大殿,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五间,长17.25米,进深10.5米,硬山顶,五架梁皆为重梁,梁下墙内外各有二十根大圆柱,前后设廊,檐下设斗拱。整座大殿座落在一米高的砖石砌的台基上,殿内原有明代壁画。1985年玄帝庙大殿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12)。

玄帝庙大殿年久失修,后墙和屋面坍塌,仅余两山墙和庙内大圆柱、大木梁正面临倒塌的危险(见第13图)。最近市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重修。

十一、响铃阁

颜店镇蒿庙村,原名蒿家胡同。明弘治年间(1488至1505)建碧霞元君阁一座,村改名蒿庙。庙内原有明泰昌年(1620)重修碑记。响铃阁为砖、石、坯、木结构,三间二层,长10.5米,进深6米,硬山顶,上覆灰色筒瓦、瓪瓦,前面设廊。阁内供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木牌位和神龛内的木雕碧霞元君像,木像前有一护心铜镜。响铃阁前后楼檐下各有38根木椽,在楼檐下往外伸出,每根木椽上有一吊环悬有一铁铸铃铛,风起76只铁铃铃声清脆响亮,阁因此得名(注13)。

响铃阁一层券门两侧各有一石雕木棂型石窗,上层有3个券形木窗。脊背两头有两个砖雕鸱吻相对,脊背中间为一排精美整齐的蟠龙形砖雕,叫做“龙脊背”,戗脊上也有龙形砖雕在文革中被破坏。由此断定响铃阁应为明代皇家敕建,或鲁王修建的皇家建筑庙宇。

阁内一层有明、暗八根大圆柱,木楼梯上原有木雕花扶手。二楼木楼板,圆木柱上重梁起架,八砖登顶。响铃阁原为前后两院,前殿设香案、香炉、烛台等祭祀用器。据村民们说:明清两朝响铃阁香火旺盛,前来烧香求神者络绎不绝。在拆除坍塌的前殿夹皮墙中,发现许多铜钱,可能是历代庙中收集的施主们的香火钱,以备以后修庙之用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阁上铁铃全被玩童们破坏。现除戗脊上砖雕缺失,墙体有裂缝以外,其余部分基本完好,响铃阁是目前我市现存的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道教建筑。

新驿镇半边店村原有一清代建的庙宇一座,大殿檐角下系有铁铃、风吹铃响,村民俗称“铃铛庙”。

十二、柿仙堂

原柿仙堂遗址在三河村以西,为明代滋阳王所建。明代鲁藩滋阳王府在今少陵台以北地段。据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滋阳王夜晚得病,梦一道人手拿红柿子,边卖边吃,吃得很甜,王爷也很想吃柿子。至天明,王爷差人去寻梦中卖柿子的道人。差人寻至城东门外,果见一道人手捧红柿求售,如王爷梦中境一般。时值晚春四月,而道人手中红柿,如同初摘下来一样新鲜,问其价,道人曰:五十金也。差人想买而钱没带够,作很为难状,道人曰:但拿去与人治病,没钱不要紧。滋阳王食其红柿后,病情立见好转,忙派差人去还钱。差人寻道人于三河村西还柿子钱,道人却不受,差人忙问尊姓大名,道人曰:“双口也”。遂入一门,拂袖而去。

差人回秉王爷,滋阳王这才恍然大悟,是纯阳祖师吕洞宾显灵,以柿疗人,治好自己的病。王爷感念吕祖之恩,遂在差人见吕仙之处建柿仙堂,内设吕祖祠,堂内有一门,门上有草书“柿仙门”三字(注14)。堂内有一明代古碑,碑上有线刻吕祖画像飘逸生动,吕祖长髯飘拂,广袍大袖,双手手心向上叠于胸前,足穿芒鞋。像的上方有赞像文字九行,行草书:“有唐鸿儒,妙参至道。点丹之金,恐误世而独嗟;画壁之鹤,聊皆俗自笑。疏疏者髯,婴婴者貌。波摹剑佩之形,固是逼真之描。逍遥之神,亦为酷肖。嘻!从来大吕之音,协于黄钟,即千百万祀而恒鼓吹于玄造!”(注39)堂内大殿上有对联为证,赞吕洞宾以柿疗人,故云柿仙:“神而明之,以人治人,如是如是;医者意也,若药勿药,仙乎仙乎!”(注15)祠外原有赞吕仙古碑数通,祠内外松柏苍翠,古木参天。

十三、赤帝阁

金口坝以西,柿仙堂以东原有一赤帝阁,又称炎帝阁。神农炎帝是三皇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国农业的始祖神,列刻远古帝王图第三格。炎帝的神像为:头戴贤冠,身着窄袖紧身服,手持一把耜,呈现一普通劳动者形象。

史书记载:“神农宜教田,辟土种谷,以赈万民。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根据清末外国传教士拍摄的照片来看,红墙内有一两层楼式建筑,一层是大券门,二层为三间楼房,内供赤帝神农塑像。歇山顶,飞檐翘角,两脊头有鸱吻砖雕,筒瓦覆顶,戗脊上有五脊六兽,二层砖砌走廊上有香客数人,另一处为道士住房,从赤帝阁建筑格式上看,应为明代鲁王所建庙宇。

十四、沧浪庙

原西关大校场(今山拖发动机厂)以东,赵家村以西有一座北朝南的沧浪庙。庙内供奉着鸡嘴雷神像,雷曰天鼓,雷公即神话中的雷神。《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沧浪庙外柏树林苍翠,庙内大门、大殿古色古香。清朝末期为一年青和尚住在庙内,香火还算旺盛。

解放前后,庙内住了一个疯癫道人名叫燕四,那时庙已破败不堪,无香客光顾,燕老道已破衣褴褛,无以为生了。

十五、大榆树村碧霞元君祠

原城南大榆树村,紧靠泗河西岸有一碧霞元君祠。据该村村民说:“该祠当年规模不小,有前后大殿、钟楼、东西厢房等建筑,也有不少古碑刻。该祠始建年代无考,近代倾圯后,仅存一口小铁钟,存放在村小学内。铁钟上有云纹图案,铭文记:“(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初四日造,山东兖州府城南大榆树、官庄、五圣堂信士、善人董宗圣、妻赵氏(施)花瓶一对、磬一科、堂钟一口(大字铭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圣祖康熙皇帝东巡祭孔后,来兖州尚家花园驻跸。次日去邹县祭孟途中,私访来到大榆树碧霞元君祠,突降大雨,住在该祠避雨。

康熙走后,兖州府百姓士绅捐资重修碧霞元君祠。为纪念康熙圣驾来此一住,村名改为大雨住。现发现的该祠铁钟,验证了改村名的这段历史。

十六、天齐庙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宋赵恒诏兖州长史以天书降六月六日为泰山日,建道场设醮,钦定六月六日为天贶节。从此全国各地都建“泰山神庙”、“天齐庙”、“碧霞元君祠”。而尤以兖州建庙最多(注16)。

据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四秩祀志记载:泰山神庙、东岳庙、东岳行宫明代鲁王创建、重建的就有六座。原前海乡明代的杜家村、董家街两村,因村内有“东岳天齐庙”,而两村合并改村名为天齐庙村。庙内有清顺治年间重修天齐庙碑记,每年庙前都有大型庙会。而近代以上所述泰山神庙、天齐庙都在历史沧桑之中被湮没了。

现小孟镇白家王子村有天齐庙一座。据村民说:原天齐庙内有二层钟楼,上悬一有铭文的大铁钟,有庙门、东西厢房,庙内外古松柏苍翠,也有不少古碑。现仅存一座三间大殿,东西长11.5米,进深4.5米。为砖、石、坯、木结构,四梁八柱,灰色筒瓦覆顶。脊背和戗脊上有部分龙形砖雕,可能为明代鲁王所建的天齐庙。

现墙内原有壁画已看不清楚,墙体裂缝很大,面临歪斜倒塌,屋面已多次重修,有多处用新式大瓦换上原有的筒瓦、瓪瓦,急需重修保护这唯一存在的天齐庙。

十七、蚂蚱庙和庙会

原旧关村北去往宁阳、汶上的大路上有一城门洞似的建筑叫做“北阁”。北阁里原有一岳王庙,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岳王庙门一侧铸有秦桧夫妇的跪像,民国初年,铁像头已被人砸掉。北阁以外路东是刘将军庙,是为纪念南宋年间以勇猛、正直著称,为民驱蝗灾有功的刘宰将军所立。刘将军驱蝗保民,死后被封为神,特建庙祭祀,而年代久远后百姓们讹称为蚂蚱庙。

蚂蚱庙以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骡马大庙会而著称,方圆数百里百姓都来兖州赶会,会期前后七天。庙会上,北阁附近搭起几个大戏台,日夜场演出山东邦子、河南豫剧、鲁西南四平调等传统地方戏曲。戏园外有玩杂技、耍猴、马戏团和打拳卖艺的,各类商业、手工业、畜牧业、木铁器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行业都分行划市分段拉起帆布、白布大蓬,庙会绵延数里,四方商贾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每逢庙会上,庙里的老道在庙门前玻璃盒内放一十几公分长的大蚂蚱,供人观看。道人称那大蚂蚱是“蚂蚱神”,起名“蹬倒山”,看“蚂蚱神”的人随意向道人施舍点零钱,此是蚂蚱庙会的一大亮点。兖州每年一度的三月初三嵫山会。三月十八的蚂蚱庙会,四月初八的大安会,四月十八的天仙庙会,不知延续了多少年,从没中断过。解放后北阁拆除,为方便公路交通,蚂蚱庙会南迁到西关外至赵家村一带举办,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里,庙会又迁到市中心街道和泗河滩,直至近年因社会经济大发展而结束它的使命。

延续了数千年的庙会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扩大了城乡物质、生活和文化交流,满足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文化的需求和需要,在生产、生活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极为匮乏的年代里,人民群众为能逛庙会、听戏、到庙会上吃点东西,视为自己一年奋斗的理想和必需,至今老人们仍念叨着庙会上所发生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孙辈们听。

作为军事重镇和古战场,兖州城乡能保存下来的古寺庙和庙内文物如凤毛鳞角,对剩余的少量古寺庙和文物要倍加珍惜和爱护,对面临倒塌和已经倒塌的要加以抢救性维修和申请给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加以保护。古寺庙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修复古寺庙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之心。我们不能让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在我们这一代完全消失,只留下一个地名而已。

国家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据中国佛教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的宗教,估计中国至少有一亿佛教徒,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各地恢复、重建古寺庙的步伐正在加快。近几年来,笔者在全市城乡寻找古庙宇,对其进行了初步考查。对现存的古庙宇遗址拍照、录像和测量,查找已毁的古庙老照片,查阅古籍史志和古碑文,调查有关资料和各种民间传说,写出本文初步考查资料。

笔者建议发掘兖州宋代道教文化,与重建兴隆寺等古庙宇,恢复我市佛都历史地位的佛教文化一起,把我市建成文化旅游城市。

面对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让它在今天再次展现出无可伦比的灿烂,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作用,为净化人心、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注释:

(注1):《颜子研究》174页颜廷潮文“早期颜庙的历史考察。”

(注2):《兖州县志资料》第一期89页《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滋阳县部分。

(注3):《兖州县地名志》

(注4):《续藏经》第101册第414—415页。

(注5):《宋史》真宗纪。

(注6):《兖州政协文史资料》第一期徐铭绅文章“嵫山漫话”。

(注7):《兖州县地名志》。

(注8):《兖州县志资料》第一期89页《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滋阳县部分。

(注9):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四。

(注10):《兖州市建设志》。

(注11):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

(注12):《兖州市志》·卷二十五文化。

(注13):《兖州市志》·卷二十五文化。

(注14):清光绪年版《滋阳县志》·卷十四。

(注15):樊英民提供“吕祖像碑记”。

(注16):《兖州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一期。

(注17):《山东省志·泰山志》。

配图:

第1图:周广和绘石佛灵泉。

75 74 三、兖州宗教文化 三、兖州宗教文化

第2图:诸天寺遗址和砖雕。

第3图:漕河镇西曹村石佛寺现状。。

第4图:2002年市林业局拍摄西曹石佛寺和古树。

第5图:重修万福寺碑

第6图:唐开元年普济桥佛像碑(水利局供稿)。

第7图:玉皇庙雪景,2009年11月拍摄。

第8图:1936年刘敦桢拍摄的天仙庙牌楼。

第9图:残留在天仙庙村的碑座,2006年拍摄。

第10图:天仙庙村街道上残留的庙柱柱础,2006年拍摄。

第11图:关帝庙石坊,1907年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第12图:关帝大殿及铜鼎,石经幢,1907年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第13图:颜店玄帝庙大殿,2007年拍摄。

第14图:正在维修的玄帝庙大殿,2009年拍摄。

第15图:颜店响铃阁全貌,2007年拍摄。

第16图:柿仙堂内景,1907年外国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第17图:赤帝阁外景,1907年外国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第18图:沧浪庙外景,1907年外国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第19图:大榆树碧霞元君祠堂钟,2009年拍摄。

第20图:天齐庙砖雕

第21图:白家王子天齐庙,2008年拍摄。

第22图:庙会全景,1907年外国传教士拍摄,薛玉贤收藏。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笔者拍摄。

本文自2008年6月开始采访编写,2013年12月定稿。

笔者在此特向本文提供照片的薛玉贤先生,向居住在古庙宇附近接受录像采访的孟昭福、王兴光、王申光、兖州铁路段廷学书记、天仙庙童振勇书记、老教师颜景春、范家庄徐景和、大雨住村书记董家安,白家王子白书记,诸天寺李书记、何保伸、太元观道士高志义等先生致以衷心地感谢!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三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