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树节

 娄旭在玩儿 2022-03-12

2022年3月12日

壬寅年二月初十

今天是 植树节


植树节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上学的时候 参加过植树节活动

甚至还搞过市区级的知识竞赛

直到现在还保存着一枚纪念章

工作以后 也参加过植树节种树

那时候轻工部有林场在十三陵

刨完树坑后还跑到某陵去探险

再后来 这节似乎变得越来越淡

现在可能知道它的人都不多了


昨天是 农历的二月初九

壬寅年 癸卯月 癸亥日

也可以称之为<仲春亥日>

在明清时 这是一个大日子

是皇帝亲耕一亩三分地之日

耕耤礼植树节连一起了 缘分 
就顺便说说亲耕耤田的事儿

海昏侯墓青铜鼎 铭文 昌邑籍田铜鼎

民之大事在农 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

农耕文明特性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

耤田最早就是氏族村社共耕的公田

耤田上的收获 用于祭祀等公共开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 耤田有了新的定义

周代开始 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耤田

《周礼》古之王者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 而必私置耤田 盖其义有三焉 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 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 勤则不匮也 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也

天子种田 为的是充当天下的表率

最终变成为有政治意义的礼仪模式

至明清时期 各典章制度高度完备

耤田享先农礼 成为一项重要典章

北京先农坛 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们

祭祀先农并举行亲耕耤田礼之处

先农坛中 明清皇帝的耤田非常大

总占地面积达到一千七百亩之多

主要种植五谷蔬菜 以供祭祀之用

这些耤田基本上都由坛户来耕种

专门单留出了一块<一亩三分地>

供皇帝带着王公大臣们亲自耕种

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这么来的

亲耕的时间 定在每年仲春亥日

耕耤之日清晨 皇帝到达先农坛

先要去西侧先农神坛祭拜先农

然后具服殿更换龙袍准备亲耕


亲耕时 皇帝右手执耒 左手执鞭

由二耆老牵牛 农夫二人扶犁

步入一亩三分地 亲自三推三返

顺天府尹捧青箱 户部侍郎播种

种下稻 黍 谷 麦 豆等五谷杂粮

完成耕耤礼后 皇帝登上观耕台

三公九卿再行五推五返 九推九返

耕耤礼成 乐队奏导迎乐<祐平章>

皇帝便可起驾离先农坛回宫了


皇帝每年亲耕种出来的粮食

会收储到神仓 以充祭祀之用

所以神仓又称<天下第一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