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白羲晊隶书鸳鸯志《乙速孤行俨暨妻贺若氏碑》

 青木森森 2022-03-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乙速孤行俨(635—707)唐书无传,其他史书亦不见载。今据碑文得知:行俨,字行俨,本姓王,原籍山西太原。五世祖(乙速孤)显为北魏骠骑大将军,因功显赫,遂赐姓“乙速孤氏”。自此以后,始为京兆礼泉人。祖父晟,在唐任上开府右武侯骠骑将军,父神庆,右虞侯副率,检校左领军卫将军,上柱国。行俨“以将门子弟授振威校尉,普济府在果毅都尉”。中宗神龙二年(706),“墨制授忠武将军,守右武卫将军……专委北军之任”。殁于景龙元年(707)阴历十二月十五日,终年72岁。景龙二年,葬于“礼泉县白鹿乡李中川先府君之茔”。

       乙速孤行俨(636~708),姓乙速孤,名行俨。唐代将军。京兆郡醴泉县白鹿乡李中川(今礼泉县叱干镇)人。检校右领军卫将军乙速孤神庆长子。麟德元年(664)授宣德郎、虢王府记室参军事。咸亨元年(670),以将门之子授振威校尉,守普济府左果毅都尉。后历任兴国府右果毅都尉、黄城府左果毅都尉。永昌元年(689)改任地方官,历任绵州(今四川绵阳东)司马、资州(今四川资中北)长史、万州(今四川万县)刺史及检校永州(今湖南零陵)刺史。圣历二年(699)起,历任使持节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广州(今广东广州市)、泉州(今福建泉州市)及黔州(今四川彭水)等州都督。他任职民族地区,注重民族关系。神龙二年(706),中宗墨制授其为忠武将军,守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特敕专掌京师屯卫兵。景龙二年十二月十五日(708年1月22日),罹瘫而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