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的一首词,上阙多入丽语,下阕纯写柔情,终成千古绝唱!

 新用户40828904 2022-03-13

《苏幕遮》创作于范仲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之时。庆历三年,范仲淹因提出“十事疏”,主张推行新政。庆历四年受到朝中保守派的反对,被排斥出朝廷,被贬至陕西。该词上阙写秋景,下阕抒发秋思,情景交融,层层渲染,表达了词人去国怀乡的羁旅愁思。

《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阙借景抒情,下阕直抒胸臆。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述:“一切景语皆情语”。“碧云”“黄叶”“秋波”“寒烟”“斜阳”“芳草”,所有的风景都渗透着悲伤的情调。由远及近,尽是一片苍凉肃杀的秋色,毫无温情可言。随着日暮的降临,愁思愈显浓重。所有的思乡情愫在这一刻全然迸发,斜阳犹可见,可故乡的芳草却远在斜阳外。那通往家乡的道路铺满芳草,而词人却只能在沙场遥望故乡的方向,两相对比,怎能不让人感叹芳草无情。

秋意浓,秋思更深。下阕“黯乡魂,追旅思”,直接道出词人的惆怅。奈何长夜漫漫,却辗转难眠,除非梦回故乡,才能让他一夜好眠。“明月”一轮高悬夜空,纵使“千里共婵娟”,却始终难以摆脱心头的忧伤,只会越发思念故乡的亲人。此时,若还独倚高楼,形单影只,更显孤单寂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本欲借酒消愁,不想“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最后化作缕缕“相思泪”。字字珠玑,如泣如诉,无不饱含词人的思乡情切。

清代文学家汪中评论此词云:“此词目触秋色,牵引一片相思之作也。”词作中,一景一物无不染上词人浓重的羁旅愁思,并牵动着我们的心。“以秋景写秋心”,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而柔、媚、艳、雅为词之正宗,而该词取其首,正凸显宋词的柔美本色。

鉴赏本词,我们除了看到词人借忧伤的秋景抒发浓重的秋思之外,也要看到隐藏在词人心中的另一抹忧伤。词人因主张新政而受到排挤,最终遭到贬谪,远赴陕西主持抵抗西夏的军事,此属无奈之举。上阙的“碧云”乃日暮之云。简短的两字,蕴含了词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或许还暗喻词人英雄迟暮,无力回天的无奈感。下阕“相思泪”,不仅为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流,亦或是为自己未酬的改革理想和满腔的热血而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