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伯鹰临《阴符经》笔力雄瞻,气势古淡,比沈尹默临的更洒脱劲健

 泊木沐 2022-03-14

民国时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文化上,体现在书法艺术,产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书法大家,诸如沈尹默、潘伯鹰等,提到潘伯鹰,我们不得不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位大家,因为笔者对他颇为欣赏,这是一位书、画、小说都相当精绝的人物,笔者认为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的书法,他诸体皆能,颇有建树,楷书著称于世,潘伯鹰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尤其是褚楷,他笔下的《阴符经》不仅仅有褚楷之形似,更具褚楷之风神。

潘伯鹰,字伯鹰,号凫公,现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小说家,他工书法主要以“二王”、赵孟、褚遂良为基,是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楷书《阴符经》,从该作品上看笔力雄瞻,气势古淡,自然天趣,笔势纵横清晰,时而笔势翻飞,才采用横笔取势,宽博中不失虚灵,尤其是撇捺上更见特点,撇捺开张,对比非常之强烈,线条时而纤细,时而浑厚,波折起伏,变化多端。

潘伯鹰临《阴符经》在运笔上也是非常之讲究的,字字间俯仰呼应,牵丝暗连,应该是运笔极快所致,我们知道褚遂良也是“二王”的追慕者之一,所以他的《阴符经》本身就具有“二王”笔意,潘伯鹰和沈伊默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是却相差16岁,他们俩共同的点就是都对褚楷颇感兴趣,二人交往甚深,和沈伊默临的《阴符经》对比看,潘伯鹰笔下的《阴符经》更为洒脱,劲健,应该在沈尹默之上。

无论是潘伯鹰还是沈伊默,他们都是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书法大家,在解放之后,他们俩的书法多出版为字帖,成为那段时期学校学习书法的必备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