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咯血(肺结核大咯血)医案

 学中医书馆 2022-03-14

男,48岁,5月6日初诊。肺结核病史10余年,近半年来多次咯血。5天前因咯血量多而入院治疗。诊断为肺结核伴大咯血。经用垂体后叶素、输血、口服云南白药等治疗后,咯血减少。昨夜咯血又复增多。症见消瘦,咯出均为纯血,鲜红色。盗汗烦躁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诊为血证(咯血)。拟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连、旱莲草各15g,黄芩10g,阿胶(烊化)12g,白芍20g,生地黄 30g,鸡子黄1枚(纳入煎好去渣的药液中),白茅根25g。 水煎服,早晚各1剂。

次日复诊:咯血减少,血液中挟有痰液,能入睡,药已见效,守方3剂,每日服1剂。3天后复诊,已无咯血。改用百合固金汤调治而愈。3年随访,未再咯血。

体会: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黄芩、白芍、 阿胶、鸡子黄等5味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余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所引起的出血,每收良 效。

黄连阿胶汤原为仲景治疗少阴热化(阴虚火 旺)不眠证之方,后人有将其用于治疗血证。明。张景岳《血证·咳血论治》曰:“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咳血”。指出阴虚火旺,灼伤脉络,是致发出血的原因。本方黄连、黄芩清热泻火,阿胶滋肾水、止血,鸡子黄养血宁心,白芍养阴。综观 全方,具有滋阴清热,安神止血的作用。此方用于治血证,历有记载,如《医宗必读》日:“黄连阿胶汤,治温毒下痢脓血”。《榕堂疗指示录》曰:“淋沥证,茎中烦痛而血多者,黄连阿胶汤奇效。”但多围于便血、尿血。中医治疾,长于辩证。临床尽管病种不同,出血的部位不同,然证则一,均属阴虚火旺之症,故用黄连 阿胶汤加减治疗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