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眼看水浒:武松“血溅鸳鸯楼”一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新用户49686918 2022-03-14

有人认为《水浒传》中武松“血溅鸳鸯楼”一案手段残忍,滥杀无辜。但在笔者看来,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武松“血溅鸳鸯楼”一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文章图片1

血溅鸳鸯楼

从社会背景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武松犯下“血溅鸳鸯楼”一案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那是一个黑暗腐朽、颠倒黑白的社会。那个社会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个特点:那是个政治黑暗、动荡不安的社会。那个社会是封建皇权说了算,遇到了昏聩不已的宋徽宗,朝政当然黑暗腐朽,也就自然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了。

宋徽宗带头搞花石纲之类的,对老百姓敲骨吸髓,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于是就有了孙二娘和张青夫妇在孟州十字坡这样的黑店。杀人越货也习以为常,可见那个社会动荡不安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个特点:那是个基本人权都毫无保障的社会。什么叫基本人权呢?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存下去的权利。那个时代哪有什么基本人权呢?太尉高俅因为年轻时候被东京禁军教头王进的父亲棒打过,就要挟私报复,想要整死王进,王进见机得早,只得带着老母亲远走避祸,连饭碗也不要了,逃到了延安府去了。

再说那些在孟州十字坡酒家无辜丢掉性命的过客,就因为不知道孙二娘夫妇开的这家酒家是黑店,在这店里稀里糊涂被孙二娘用麻药麻翻了,劫了财物,人长得瘦小的,尸体被丢进河里;长得壮硕的,被孙二娘做成人肉包子。这又哪里有半点基本人权可言呢?

第三个特点:那是个贪官横行、无法无天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从朝廷要员太师蔡京、太尉高俅,到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再到孟州牢城营管营相公的儿子施恩,不管是权倾朝野的朝廷要员,还是一个州县的狱吏,都在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断盘剥普遍百姓。

梁中书两次送给老丈人太师蔡京十万贯生辰纲,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折算,十万贯相当于如今的一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梁中书这个市级领导送给蔡京这个正国级领导的生日贺礼就是一亿元人民币。那个社会黑暗腐朽、贪官横行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

文章图片2

武松

​其二,从犯案诱因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犯案诱因则是令人极为同情的。

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王婆害死,武松为报杀兄之仇,愤而杀死潘金莲、西门庆,得到官府从轻处罚,只是判处脊杖四十、刺配孟州牢城营。武松谨遵法度,老老实实跟着押解公差到了孟州,他只想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因为他还想刺配结束后,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武松在孟州牢城营受了施恩的好处,不得不帮他出面打跑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酒家。武松哪里想得到,他会就此陷入了孟州张团练和施恩两大黑恶势力“黑吃黑”的争斗之中而不能自拔。

张团练明面上败了,就暗地里勾结张都监,想要弄死武松。因为他认为只要弄死武松,施恩就不在话下了。武松被蒙在鼓里,还天真地以为遇到了“恩相”张都监,张都监如此赏识、器重他,他感激涕零。

直到中秋之夜,张都监“图穷匕见”,陷害武松,把他打入大牢,想要弄死武松,这才让武松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太天真,掉进人家挖好的陷阱里了!

施恩得知武松性命危在旦夕,觉得愧对武松,想尽办法营救,终于让武松得以被从轻发落,刺配恩州。事情到了这一步,武松恨归恨,至少还没有对张都监等人动杀心。可是,愚蠢又贪婪、凶残的张都监、张团练,铁了心要弄死武松,安排两个押解公差和蒋门神的两名徒弟,要他们在飞云浦结果武松的性命。

此举彻底激怒了武松,武松在飞云浦解决了两名公差和蒋门神派出的两名杀手之后,怒不可遏,心一横,索性趁着夜色摸进城去,寻到张都监府上,在鸳鸯楼一股脑儿把张都监府上所有人都杀了个干干净净。

可见,武松“血溅鸳鸯楼”一案完全是张都监和张团练等人自己给逼出来的,他们想方设法要置武松于死地,武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此展开疯狂报复。有人认为武松滥杀无辜,可问题是,当初陷害武松,要置武松于死地的,可不都是张都监府上这些人么?在武松看来,即便是张都监府上的狗都是有罪的,都是该死的。

文章图片3

西门庆

其三,从案件性质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武松“血溅鸳鸯楼”一案的性质则是暴力反抗黑暗统治,甚至具有一定的正义性。这就应了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武松此前的举动是极有法度的。哪怕是他为了给哥哥武大郎报仇,豁出自己的性命不要,也没有滥杀无辜,对同样罪大恶极的王婆,他都没有下手杀死,只不过把王婆的罪证和口供弄到手以后,把她押解到官府,交由官府处置。

从潘金莲被唆使、诱导和西门庆勾搭成奸,到唆使潘金莲和西门庆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武大郎,这里面王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引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就算武松杀死她,对她来说,其实一点儿也不冤枉。

倘若武松真是个嗜杀之人,他怎么可能会不杀死王婆呢?在武大郎被害死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王婆才是一个真正罪大恶极的元凶。

但武松始终恪守法度,事情做得极有分寸。为什么武松这样一个始终恪守法度的人,会在鸳鸯楼大开杀戒呢?说到底,都是被张都监和张团练等人给逼的。他们越是把武松往死里逼,武松仇恨的怒火就越是高涨,报复的欲望就越强烈。

文章图片4

武松和张都监

综上所述,武松所犯的“血溅鸳鸯楼”一案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武松犯下的“血溅鸳鸯楼”一案,实际上就是一起典型的官逼民反而导致武松疯狂报复的杀人案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具有反抗残酷迫害的正义性质,警告了那些贪官污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