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残忍”的老师吧 文/金汇昆 “以前我对'限时完成’的含义理解的不太深,现在我更理解了。课上我限时让学生完成几道题,时间到了,马上收起。即使没有做完,也收。”二月末的一次交流中,我一位老师这样跟我说。 当时,我们在讨论限时完成的问题。 “对,学生必须树立起时间观念,看起来这有点儿'残忍’,但这对以后很有好处,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绝对不行,做题也是一样的,做题也是在做事情。”我回应道。 当下的一件件教育小事情进一步启发我要做一个“残忍”的老师,而不是“善良”的老师。所谓“残忍”,是要果断指出学生的问题,尤其是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故意存在的问题,故意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学生在假学习或不学习,尤其在课堂上,学生走神、故意不听课的情况时有发生。 “小窦,刚才上课你怎么回事儿?”今天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叫住了小窦。 “老师,我没有跟上您讲课的节奏,您问我'简’的意思,我在思考前面的内容。”小窦小声地说,面露惭色。 “应该是没听讲吧,我刚讲过,然后提问,你就说不上来了。”我把他拉到走廊的一边问。 “嗯。”说着,他低下了头。 ![]() “这样可不行,怪不得这段时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整个人也没精神,以后可不许这样了,回去好好温习,下节课还提问你,赶紧回去吧,马上上课了。”渐渐地,我把质问变为嘱咐,主要是看他今后的表现吧。 “好的,谢谢老师。”说完,小窦回教室了。 这样的情况在小闫身上也发生过,看着没事,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不说话,也不玩东西。可是心不在课堂上。按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正常的,因为几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保不准谁会走神、想别的事情。更何况是几十人的课堂呢,既然如此,重点就不是事情发生之后的处罚,而是预防事情的发生。 如此,研究高效课堂就显得很重要。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觉得评价依据应该是学生的收获。学生收获多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在这个问题上,我要做出深刻的反思,甚至是自我批评。在前一段时间,我只顾自己完成讲授任务,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接收情况,结果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最近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让我对自己以往的问题有了清楚的思考,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识到课上提问这一师生互动方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还是一种很重要、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一些知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可以掌握的很好。如果这样的话,提问就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这样的话,提问教学就应该是一门很丰富的学问,也应该被我们深刻研究。 提问学生,研究提问学生的艺术,做一个“残忍”老师吧。 榷山 壬寅杏月(03.14)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
|